摘要:两个好友一拍即合,计划各自出资20万元投资养鸡项目。谁知,合同签订后,一方并未如约出资,并在管理鸡场过程中弄虚作假,由此引发纠纷。近日,北流市北流镇平安建设综治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联合当地派出所、司法所进行调解,最终化解了这起纠纷。
两个好友一拍即合,计划各自出资20万元投资养鸡项目。谁知,合同签订后,一方并未如约出资,并在管理鸡场过程中弄虚作假,由此引发纠纷。近日,北流市北流镇平安建设综治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联合当地派出所、司法所进行调解,最终化解了这起纠纷。
2024年上半年,林清(女,化名)和梁海文(男,化名)经过市场考察后,认为接下来的一两年内肉鸡市场前景广阔。两人经过商量,签订合同,约定各出资20万元共同养殖7000羽肉鸡。合同约定鸡场由梁海文全程管理,每月领取工资。此后,根据合同约定,林清先是转账9万元、现金支付6万元给梁海文用于购买鸡苗,在购买饲料、支付鸡场租金等方面又投入2万多元,先后共计投入17万余元。
然而,在养殖过程中,林清发现鸡场问题重重:出栏肉鸡质量远不及预期,且因肉鸡按“羽”售卖,梁海文竟多次以1.5公斤左右的肉鸡偷换养殖场内2公斤多的肉鸡出售,私吞差价。不仅如此,鸡苗数量也与合同约定的7000羽相差甚远。林清质疑后,梁海文承认以次充好,双方随即起了争执。事后,梁海文表示不再管理鸡场,并同意赔偿损失。此后,林清独自管理鸡场,并多次联系梁海文要求其赔偿损失,但是梁海文不仅不接电话,还将林清的微信拉黑,玩起“失踪”把戏。眼看自己的投资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林清遂向辖区派出所报案,称自己遭遇诈骗。
辖区派出所接警后展开调查,却也难以联系上梁海文。林清情绪崩溃,甚至产生轻生念头。为帮助林清渡过难关,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她,并告知她:法治社会下,任何问题都能够通过法律途径公正解决。
为化解矛盾,帮林清追回损失,综治中心联动派出所,多途径联络梁海文。今年1月23日,辖区派出所终于联系上他。面对工作人员,梁海文态度强硬,不愿意配合调查。工作组并未放弃,持续耐心劝说。6个多小时后,梁海文终于松口,同意于次日上午10时,前往派出所调解。
调解当日,综治中心采用“背靠背”调解策略。工作人员先向梁海文解读了民法典中关于合伙合同的法律规定,指出其行为已构成违约;又引导林清平复情绪,核算实际损失。随后,双方依次提供证据。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帮助两人细致地对每一份证据进行核查。
经对相关证据核查,工作人员发现,梁海文实际仅投资了9000元,而林清累计已经投入约17万元。且梁海文购进的鸡苗不仅品种不符,数量也仅有约3000只。面对这些问题,梁海文沉默不语,再度引发林清情绪失控。
面对僵局,工作人员再次对梁海文进行释法说理,以真诚打动了他。经过数小时努力,当日14时许,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梁海文当场转账10万元给林清,并承诺于2026年2月22日按照双方投资差额结清剩余账款。至此,这起投资纠纷得以化解。
|作者:钟小伶 何诗才
玉林政法
来源:玉林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