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三东方甄选直播间突然黑屏,弹幕炸出十几万条骂声。结果你猜怎么着?停播3天,带货销售额不降反升23%,品牌合作报价每场涨了40万。
你说董宇辉是不是疯了?900万人在线等着买货,他直接关直播去啃猪蹄了。
上周三东方甄选直播间突然黑屏,弹幕炸出十几万条骂声。结果你猜怎么着?停播3天,带货销售额不降反升23%,品牌合作报价每场涨了40万。
这事儿让我想起小区门口修了八年的地铁站——有时候拼命挖,真不如学会什么时候该停工。
咱都干过这些傻事吧?
衣柜里挂着5件没拆标的“战袍”,下个月花呗照样分期新款
熬夜给老板做PPT,转头看他带着小姨子去三亚团建
收藏了217个自律视频,最后只学会了双击屏幕点赞
说实话,我上个月还把《断舍离》读了三遍,结果书架上又多了本《囤积是种病》——当代人啊,都是思想上的极简派,行动上的破烂王。
当年小米被骂“抄袭保时捷”,雷军咋回应的?“我们先照葫芦画瓢,再把瓢雕成青花瓷。”结果SU7一上市,骂得最凶的车评人抢着下单。
这让我想起楼下煎饼摊王姐——别人都加烤冷面、手抓饼,她就把薄脆做到全市最脆。现在开上宝马了,摊子还支着:“加料?您往前再走两步,那家啥都有。”
头条内部朋友跟我说个秘密:那些日更30天的账号,75%撑不过半年;反倒是每周憋篇狠货的,广告单价能翻倍。流量这玩意儿跟谈恋爱似的,追得越紧,人家跑得越快。
❶ 给欲望办葬礼(带点邪乎劲儿)
上周末我把信用卡冻冰箱了,跟闺蜜说:“再乱买包,你就把我妈腌的酸菜扔了。”别说,这招比记账App好使——人对自己狠不算本事,能让别人帮你狠才是真功夫。
❷ 学学菜场大妈砍价
我们主编老李特绝,甲方说“要追热点”,他回:“追也行,得加钱。”现在客户反而不敢随便提要求。这年头,你越难搞,别人越觉得你专业。
❸ 给自己发“摆烂许可证”
我认识个95后编剧,接活必签“三不合同”:不熬夜、不改第三稿、不参加酒局。现在活多得接不过来,甲方都说:“这孩子有性格,写的东西肯定不套路。”
别信“吃亏是福”
楼下房产中介小王,客户让他半夜带看房,他直接群发:“抱歉,我的服务时间是朝九晚七,其他时段收费双倍。”结果上月成了销冠。
“不要”才是新性感
某情感博主自曝收完88万彩礼退婚,反而涨粉50万。她原话特敢说:“收了钱才发现,这男的全家还没我的爱马仕值钱。”
越自私,越值钱
金融圈流传个公式:真实身价=市场报价-你不好意思收的钱。我闺蜜自由插画师,报价单第一行就写:“讲价一次加收20%,因为要花时间治愈心灵创伤。”
那些劝你坚持的人,可能正偷偷删聊天记录
刚刷到董宇辉复播视频,他啃着猪蹄说了句大实话:“不要直播间?不可能的!但老子要站着把钱挣了。”
来源:浩仔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