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9日,江苏时代新能源灯塔工厂LY7项目在常州溧阳高新区正式投产,同时LY8项目启动。LY8项目计划于2026年3月底建设完工,这标志着宁德时代在溧阳的第七期项目深入推进。从2016年江苏时代落户溧阳开始,历经九年时间,溧阳这座县级市已悄然成长为全国最大的
8月29日,江苏时代新能源灯塔工厂LY7项目在常州溧阳高新区正式投产,同时LY8项目启动。LY8项目计划于2026年3月底建设完工,这标志着宁德时代在溧阳的第七期项目深入推进。从2016年江苏时代落户溧阳开始,历经九年时间,溧阳这座县级市已悄然成长为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集聚区。
江苏时代LY7项目投产LY8项目启动仪式。图片来源/常州发布
产业集聚,溧阳成新能源发展重要支点
宁德时代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动力电池制造商,也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在溧阳建有全资子公司江苏时代、江苏力泰,及合资公司时代上汽、上汽时代,年产能占集团总量近四分之一,宁德时代董事长兼总经理曾毓群在LY7项目投产仪式上表示:“今年是宁德时代落户溧阳的第九年,溧阳基地已经成为宁德时代最大的基地之一。”
宁德时代在溧阳的持续扩张是溧阳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溧阳依托全国县域规模第一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与智能电网产业优势,打造“两网一中心”(智慧能源网、智能运载网和零碳场景创新中心),并建成覆盖产业园区、绿色工厂、智慧楼宇、田园乡村、道路港口等运载场景的五大微电网示范项目。
走进位于溧阳高新区创智园的零碳场景创新中心,通过微电网管控平台大屏可以实时看到园区电能的源、荷、储、充数据,截至2025年5月,一期项目产生效益超800万元,减少碳排放近5000吨。在创智园内,“头顶”光伏板的园区道路是常州首个、省内规模最大的光伏道路项目,道路两旁设有光储充一体示范站点,其中分布式光伏、大容量储能电池、智能充电桩等产品全部来自时创能源、江苏时代、英飞源等溧阳本地企业。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溧阳市动力电池产业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30.5亿元,同比增长21.5%,保持在全国县域的领先地位。目前,溧阳高新区已集聚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科达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吸引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100家,产品涵盖正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电解液、电池包、结构件、锂电装备等,是国内产业链最完备、产出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
外资加码,创新生态激活产业新动能
在溧阳市南渡镇,欧洲新能源材料巨头绿能起源(GEO)亚太区总部建设工地上,工程车辆穿梭忙碌,研发中心大楼已初见雏形。GEO在南渡镇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2023年11月,GEO总投资5000万美元,在南渡镇启动研发中心项目,2024年5月,再度追加投资3000万美元,从最初仅有17名成员的团队,到如今已壮大至近百人。
目前,研发中心的办公区域已全面投入运营,电池制备线及各类关键实验设备也即将启用。GEO全球人力资源总监李希哲表示:“在南渡这片充满希望的研发基地上,GEO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号召,致力于打造全自动化的无人工厂。”
坚实的创新平台为产业崛起和投资加码提供了核心支撑。溧阳高新区已汇聚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等高端科创平台,以及近100家省级研发机构,形成强有力的技术策源体系。通过“产业创新联盟”“揭榜挂帅”等机制,溧阳充分调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性,推动重大科技攻关,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动力电池、智能电网、智能制造等多领域互联互通,构建了从创新端到制造端、发电端到储能端的全链条融合发展体系。
应用拓展,“电动溧阳”打造绿色出行新样板
作为电动中国示范区建设的“先行者”,2021年3月,溧阳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电动溧阳”专项基金,2021年6月,溧阳市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电动溧阳”的实施意见》,并提出将不断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电动化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体系。截至2023年12月,溧阳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5215辆,渗透率达36.42%,已达新一线城市水平。为实现“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的目标,溧阳建成充电站198座,公共站点72个,小区站点115个,专用电站2个,内部站9个,覆盖镇(区、街道)、文旅景区、公交客运、高速服务区等多个场景,让电动汽车车主“回得了家、出得了城、下得了乡”。
溧阳市充电站。图片来源/中国溧阳
在产业支撑方面,溧阳实施“链式突破”战略,通过链主企业牵引聚能、创新生态筑基,构建了动力电池、绿色储能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依托江苏时代、德龙集团等链主企业的技术优势,溧阳成功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实现了新兴产业从“单点突破”到“集群跃升”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微电网示范项目的拓展和零碳场景创新中心的落地,溧阳不再只是单一的新能源产品生产者。这里正从卖绿电产品转向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为全国乃至全球输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溧阳方案”。九年前播下的种子,已成长为参天大树。这座县级市的绿色能源革命,正以其完整的产业链、创新的科技支撑和广阔的应用场景,展示出一幅未来能源生态的生动图景。
文/袁昕
资料来源:中国溧阳、常州发布、常州政企通、溧阳高新区、中国电力报、投资溧阳、溧阳日报
来源:上游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