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陕西国土空间规划再落重子!神木、府谷、定边三地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正式获批,未来十年将全面重塑陕北发展版图——神木剑指“高端能化与生态治理双核驱动”,府谷打造“黄河金三角产业枢纽”,定边解锁“旱区农业+能源革命”新密码!这些规划不仅是
陕西国土空间规划再落重子!神木、府谷、定边三地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正式获批,未来十年将全面重塑陕北发展版图——神木剑指“高端能化与生态治理双核驱动”,府谷打造“黄河金三角产业枢纽”,定边解锁“旱区农业+能源革命”新密码!这些规划不仅是区域发展的“战略地图”,更与每个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你家门口会建新能源基地吗?产业升级能否带来高薪岗位?生态修复如何提升居住品质?一文解码三地规划亮点,揭开家门口的“黄金机遇”!
神木,这片充满希望的西北热土,正以“国内领先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核心区”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区”的双重定位,勾画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规划中,神木严守耕地保有量130.1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108.97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高达1576.48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37.46万亩以内,展现出对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
在产业链布局上,神木依托陕煤集团等龙头企业,推动煤炭清洁利用,年度目标产值突破500亿元。新能源转型方面,将建设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预计年发电量达到30亿度,占到全省光伏产能的15%。在生态经济方面,红碱淖湿地的修复工作正在进行,以发展生态旅游,期望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0万人次。
在投资脉络图中,包西铁路复线改造后,神木至西安的货运时间缩至仅5小时。锦界工业园区将扩容,新增氢能产业链项目,吸引投资超过50亿元。黄河沿线将布局“生态+农业”示范带,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区域发展分析中,神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战略,联动鄂尔多斯、榆林,致力于打造“陕蒙能化走廊”。规划建设“矿区修复+光伏项目”,每亩废弃矿地的年增收预计可达到2000元,惠及3万农户。
对于广大读者而言,新的就业机会将随锦界工业园新厂的投产而来,新增岗位达到5000个,技术工人的月薪更是高达1.2万元。
同时,生态补偿提升至每亩60元,覆盖8万林农。交通升级使神木至榆林的城际公交频次增加至20分钟一班,通勤成本因此降低了40%。神木的规划,描绘出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生活富裕的未来图景。
府谷,这座秦晋蒙黄河金三角的璀璨明珠,正以“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核心承载区”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双重定位,推动能化产业的再升级。
规划中,府谷严守耕地保有量100.0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84.13万亩,生态保护红线317.04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控制在18.12万亩,确保可持续发展。
在产业链布局上,府谷将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府谷电厂三期年发电量预计提升至200亿度,以保障京津冀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同时,金属镁的深加工也在同步推进,依托全球最大金属镁生产基地,目标年出口额期待突破50亿元。文旅联动方面,府州古城将进行修复,打造“黄河文化+工业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目标设定为30万人次。
投资脉络方面,新建的黄河大桥将联通山西保德县,有效降低物流成本25%。经济开发区内将试点建设“零碳产业园”,引入风电装备制造业,力争实现年产能1000台。皇甫川流域的整治工作将新增耕地5万亩,并配套智能灌溉系统,整体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区域发展分析显示,府谷借助“西煤东运”通道,顺利融入京津冀能源供应链,规划中的“府谷-保德”跨省合作区,将推动煤化工与山西铝业的深度协同,年产值有望增长20%。
对于当地居民而言,新能源的红利即将显现,预计农户屋顶光伏的年收益将超8000元,覆盖1.5万户。府州古城的改造后,商铺租金随之翻倍,手艺人的月收入将直逼万元大关。
与此同时,教育资源也在持续升级,新建的职业技术学院将定向培养能化技工,并全免学费,为更多年轻人提供机会。府谷的规划,展现出一个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的美好明天。
定边,这座坐落于陕甘宁蒙交界的活力之城,正以“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基地”和“综合服务节点”的新定位,探索西部发展的新路径。
规划中,定边将严守耕地保有量393.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362.39万亩,生态保护红线535.06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被控制在9.56万亩,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产业链布局上,定边推广“光伏+农业”新模式,覆盖10万亩农田,有望实现亩均增收3000元。马铃薯深加工产业方面,将建设亚洲最大马铃薯全粉生产线,年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
在油气勘探方面,定边将继续推进长庆油田扩产,新开油气井200口,带动相关产业就业1万人。
在投资脉络中,青银高速定边段的扩容将使至银川的车程缩短至1.5小时。盐场堡镇将建设“风光储一体化”基地,规划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
此外,新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将有效降低损耗率至8%,助力“定边羊肉”直供长三角美食市场。
区域发展分析表明,定边将融入“呼包鄂榆”城市群,致力于打造“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规划中的“红色旅游+光伏”线路,目标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同时带动周边餐饮业增长30%。
对于广大农民朋友们,农业补贴将提升至每亩200元,惠及12万农户;而新能源就业方面,光伏电站的运维培训基地已开班,结业即可上岗,月薪起薪为6000元。
生态修复部分,白于山区的荒漠化治理工作也在持续展开,计划新增林地10万亩,空气优良天数预计增至330天。定边的规划,无疑预示着一个农业高效、能源创新、生态优美的明朗未来。
从神木的“能化生态双驱动”到府谷的“黄河金三角枢纽”,再到定边的“旱区农业革命”,陕西三地的规划正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你家就在这个“黄金板块”吗?快在评论区晒出你的坐标,聊聊你最期待的变革吧!点击关注,每日追踪家乡蜕变的足迹!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