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阵地深夜遇袭失联,团长急忙呼叫炮火覆盖,军长:先等一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7 22:21 1

摘要:1985年云南的冬天特别寒冷,位于边境的小县城麻栗坡突然热闹起来,军绿色的大卡车一辆接一辆开进山沟,原来是参加轮战的兰州军区47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到了。

1985年云南的冬天特别寒冷,位于边境的小县城麻栗坡突然热闹起来,军绿色的大卡车一辆接一辆开进山沟,原来是参加轮战的兰州军区47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到了。

随同47集团军前方指挥所一同进抵麻栗坡的是带队的时任军长钱树根,这位打过仗的老兵知道,这次轮战任务可不简单。

毕业于解放军重庆炮兵学校的钱树根是建国以后第一代军校学生,1956年毕业以后就被分配到47军当见习排长。

随后他历任炮兵指挥排长、团、师参谋、师炮兵科长、团长,可以说炮兵是他的老本行,在47军前后工作了快30年的他对老部队更是感情深厚。

中央军委之所以选中47集团军参加轮战,背后有着特别的考虑,因为之前47军曾长期在广州军区部署,1960-1970年代越南战争期间,军委曾经有必要时派出陆军参加抗美援越的打算,而47军正是候选部队。

钱树根在老山

为此,47军在长达十五六年的时间里长期在海南、广西的亚热带山区进行丛林作战训练,从上到下都对丛林作战、行军、生存那一套比较熟悉。

1960年代的广西、海南,很多地方都是杳无人迹,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人走进去根本找不到路,漫山遍野都是蛇虫鼠蚁,还有豹子、野猪等凶猛的野兽。

由于部队装备水平比较有限,日常训练条件艰苦,但这丝毫没有磨灭广大指战员的热情和积极性。

此次47集团军参加轮战的主要部队是139师加配属军炮兵旅,这支部队的前身从红军时期就立过汗马功劳,而且一直是战斗力比较强的甲种师。

后来听说要长期作战,兰州军区又把21集团军的61师也调来参战,再加上其他支援部队,最后足足用了100多列军车才把人员和装备都运到前线。

钱树根与参加拔点作战勇士握手

47军进入老山战区后,发现这里的山和海南的山还有一些区别,清一色的尖石头山,到处都是喀斯特地貌的窟窿眼儿。从老山到八里河东山这六十多里地,敌我阵地都快贴脸了。

最夸张的是某阵地靠个大石头当双方的分界线,咱们战士在这头撒尿,越南兵在那头都能听见动静。

等雨季一来更遭罪。猫耳洞里潮得能拧出水,战士们成天泡在水里,裤裆都烂了,浑身长疮。后来实在没办法,发明了“作战裙”——其实就是块布围在腰上。

有战士开玩笑说:“咱们这是穿着裙子打仗,回去怎么跟对象交代啊?”

由于战区气候异常潮湿,战士们带来的干粮往往没有多久就变质发霉了,这些吃不了的干粮引来了大批老鼠,而且老鼠的胆子大得很,除了吃粮食,还喜欢咬人,很多人在睡着的时候都被老鼠咬伤过耳朵、鼻子、嘴唇。

三个蚊子一盘菜,十只老鼠一麻袋

老鼠一多,另一种不速之客蟒蛇也随之而来,老山的蟒蛇不是很大,但一条也有两米多长,能把胆小的吓个半死。

一开始,大家见到蟒蛇就毛骨悚然,毫不客气地杀掉,但后来发现蛇对人没什么兴趣,反而喜欢吃老鼠,因此人和蛇居然分居猫耳洞两头,相安无事,也算是战场的一幕奇观。

当然,比起到处出没的老鼠、蟒蛇、苍蝇、蚊子,越南兵更不好对付。他们在这片山地打了十几年仗,比初来乍到的47集团军将士们更熟悉地形。

不过解放军这边有强悍的炮兵,当时47军装备的火炮种类众多,有152mm加榴炮、130mm加农炮,122mm榴弹炮、85mm加农炮,以及120、82、60mm迫击炮,还有130mm火箭炮和多种口径的无后坐力炮。

钱树根总结说,别看老山的阵地战打得凶,其实七成都是炮战,我军的炮弹管够,而越军别看装备的火炮也不少,但那边打几炮就得歇菜。

我军炮兵在老山始终占优势

刚接手阵地那会儿,部队的打法堪称豪横,只要看见可疑目标就要求火力覆盖,每天光炮弹就要打掉120多吨。

这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天打掉3000发炮弹!钱树根是炮兵出身,看着运输队累得吐血往山上扛炮弹,心疼得直嘬牙花子。

终于有一天他召集炮兵指挥员们开会:“咱们得学会计较着打!”

他教大家用进口的炮位侦察雷达,把敌人常藏身的地方标成重点区域。还搞了个“炮弹银行”:普通目标用迫击炮,重要目标才上大口径火炮。这么一调整,每天炮弹用量直接降到20吨,相当于原来用量的零头,可把后勤人员感激得不行。

不过该大方的时候绝不含糊。有次打掉越军偷袭,钱军长拍桌子决定:“炮兵给我敞开了打!”那天炮兵阵地上火光冲天,后来统计打出去的炮弹壳都堆成了一座小山。

钱树根在炮兵阵地

最让钱树根难忘的是1986年10月-1987年1月四次连级规模的主动进攻作战。每次都要挑300来个敢死队员,趁着夜色摸进越军阵地。

按军委规定,打完必须把伤员、烈士遗体、文件资料全带回来,连片纸都不能落下——这可比打仗还难。

第一次突袭前,有个年轻的战士怯生生地问:“首长,听说茅台酒是国酒,我们能喝一口再上吗?”

钱树根听到后马上让后勤部把麻栗坡全县的茅台都买来。誓师大会上,军长、师长、政委们亲自给每个战士敬酒,好多小伙子拿着搪瓷缸边喝边哭。

后来这就成了47集团军的传统,只是每次喝完酒,总有几个搪瓷缸、碗再也等不到主人回来……

向勇士敬酒

47集团军进入老山时还是轮战的高峰时期,一开始,越军的夜间偷袭相当猖獗,他们时不时地潜伏在我方阵地前面的草丛灌木里,等夜幕降临再动手,也会有偶尔得手占领我军阵地的情况。

有天半夜,前沿某哨所在爆发了一阵激烈的枪炮声之后突然失联,该方向的阵地相当重要,得知消息的团长急得跳脚:“肯定是被兔崽子们偷袭得手了!快让炮兵炸平那片山头!”

师里把请求上报前指,钱树根思考之后却拦下了开炮射击的命令:“万一是电话线断了呢?”他要求团里派一位副连长带一个加强班摸黑去查,结果发现真是电话线被炸断了,哨所里十几个战士还在死守阵地呢!

后来这个哨所被授予“钢铁哨所”称号,团长也为自己的不冷静主动做了检讨。

钱树根常说:“当指挥员最怕脑袋发热,有时候慢半拍反而能救命。”他要求每个一线指挥员必须亲自定期检查电话线路,后来还真发明了“双线并走”的布线方法,此后阵地通讯就很少断过了。

慰问指战员

47集团军的轮战部队有个怪现象:别的部队打仗就是打仗,他们却天天叮叮当当敲石头。这是因为钱树根下了命令:“咱们待一年,就要给后面兄弟部队留下能扛十年的工事!”

就这样,战士们白天打仗晚上当泥瓦匠,硬是在石头山上凿出了带顶棚的战壕。最绝的是炮兵阵地,用钢筋水泥浇出半地下掩体,越军炮弹打过来只能蹭掉层皮。

有老兵笑称:“咱这是打仗还是搞基建?”结果第二年换防时接防的部队感动坏了,他们住进了带排水沟的“战地别墅”。

别看钱树根打仗时凶,心思却比谁都细。听说前线战士天天吃罐头,他专门给每个猫耳洞配了煤油炉和固体酒精。

有次收到家乡送来的香肠腌肉,他全部送到了最前沿的哨所。突击队员出征前,他挨个检查装备,连鞋带都要亲手系紧。

47集团军“北虎”行动出击合影

最揪心的是处理烈士后事,每次有战士牺牲,钱树根都坚持亲自整理遗物,有次在烈士口袋发现半包没吃完的饼干,这位铁血将军忍不住落下了眼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跟越军斗智斗勇也是门学问,因为发现越军特工会混在当地老百姓里侦察,47集团军落实了“口令三变化”:每天早中晚各换一套暗号。还搞出“真假炮阵地”,用稻草人当假炮兵,真的火炮打完就转移,留下稻草人越军吸引的炮弹。

而风靡一时的还有“罐头地雷阵”,自从得知越军喜欢晚上偷袭后,我军干脆把吃完的罐头用铁丝网串起来挂在阵地前方,一旦越军来袭,撞到空罐头就会叮当作响,气得越军在广播里骂:“中国军队太狡猾!”

部队轮战结束回撤时,钱树根特意去看了看那些亲手修建的工事。朝阳照在水泥掩体上,他忽然想起那些喝茅台酒牺牲的小战士们,他们的年龄永远停在了十八九岁。

47集团军在老山作战期间共毙敌2440人、伤敌4151人、俘敌6人、毁敌车22台、炮302门、工事2000余个,我军在战斗中负伤892人、牺牲149人。

47集团军战士把遗言写在衣服上

如今的老山主峰上每当山风吹过猫耳洞遗址,仿佛还能听见当年将军的怒吼:“炮兵准备!坐标XXX,全营齐射!”

这段用血与火写就的历史告诉我们:战争不仅是钢铁碰撞,更是智慧的较量。那些曾在猫耳洞里啃着压缩饼干、围着“作战裙”的年轻人,用最宝贵的生命守护着最神圣的誓言:祖国山河,寸土不让!

来源:每日一段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