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兔“战事”:一份中报里的“双线胜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3 16:50 1

摘要:冰与火之间,8月29日,极兔速递甩出了一份中期业绩。这份财报,像一个精巧的切片,显影出全球两大核心市场的血管脉络,和一家中国背景的全球化公司的进化肌理。

文源 | 源媒汇

作者 | 柯基

牌桌上,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这就是2025年的全球物流。

在中国,“反内卷”已成趋势,价格战的骨牌应声而倒;在东南亚,TikTok等流量机器疯狂轰鸣,社交电商的红利泼天而下。

冰与火之间,8月29日,极兔速递甩出了一份中期业绩。这份财报,像一个精巧的切片,显影出全球两大核心市场的血管脉络,和一家中国背景的全球化公司的进化肌理。

数据很惊艳:上半年总收入55.0亿美元,同比增长13.1%;经调整净利润1.6亿美元,同比飙升147.1%。尤其是在东南亚,包裹量同比暴增57.9%,市场份额飙升至32.8%。

不过,比数字更值得深究的,是数字背后的故事。

这不仅是一家公司的业绩解读,更是一个观察全球电商格局演变和中国物流企业出海进化的绝佳样本。

01

东南亚——利润引擎的全面启动

东南亚是极兔的利润引擎。这是它的龙兴之地,也是全球化叙事的压舱石。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2025上半年,32.3亿个包裹,同比飙升57.9%。市场份额如同潮水,将版图扩大到32.8%。六年,它始终坐在这片战场的第一把交椅上,这不仅是数字增长,更是对市场脉搏的精准拿捏。

“天时”显而易见。东南亚电商风口正劲,华创证券数据显示,其2024年GMV已蹿升至226亿美元。这场狂飙,为所有独立的第三方物流都打开了巨大的窗口。

极兔作为独立的电商赋能者,在平台“神仙打架的战场”上,始终是门好生意。

但风口之上,摔死的猪也多,极兔在构建自己的反重力引擎。

财报里一个不起眼的数字:单票成本,同比下降16.7%。这才是题眼。降本,这两个字,极兔在中国这个“经验熔炉”里,已刻进骨髓。现在,它把在中国验证过的精细化管理、成熟设备与大数据经验,整体移植到了东南亚。这就彻底告别了靠烧钱换规模的初级玩法,进化为一种由内部管理驱动的、可持续的“成本优势”。

这是一种肌肉记忆,一条真正的护城河。

更有意思的信号,是客户结构的变化。“非平台客户业务包裹量显著增长”,这透露出一种战略转向。这意味着,那些更挑剔、客单价更高的本土品牌,开始信任极兔,这一转向不仅能快速提升利润,更让极兔降低对电商平台的过度依赖。它正从一个被动的“履约工具”,转变为主动的“产业服务商”。

这两大进化,直接体现在了财务数据上:上半年,东南亚市场收入同比增长近三成,达到了19.7亿美元;经调整EBITDA更是同比暴涨50.5%,达到3.1亿美元。盈利能力,前所未有的强劲。

所以,极兔在东南亚的成功,绝非仅仅是搭上了电商增长的快车那么简单。它率先完成了从“追求规模”到“追求有质量的规模”这一关键的战略转型。它在享受红利,更在定义格局。

02

中国市场——经验熔炉的韧性与蓄力

视线转回中国。如果说东南亚是火焰,那2025上半年的中国快递市场,就是一块等待重塑的钢铁。

这里是极兔的经验熔炉,最考验韧性的战场。华源证券与兴业证券的报告都指向一个事实:失控的价格战后,行业盈利能力被压缩到冰点。终于,国家邮政局再次吹响哨声,强力的政策倡导,正引导行业从价格比拼转向价值竞争。

新周期,正在开启。

在这场价值回归的浪潮中,极兔的答卷是:稳住了。包裹量增长20%,市占率稳在11.1%,并保持盈利。在存量搏杀中,这本身就是胜利,更表明它已为行业的新阶段做好了准备。

但极兔在中国的真正“护城河”,并非宏观数字,而是它完成了从“电商履约方”到“产业服务商”的角色进化,实现对中国产业带的深度下沉。

这种转变,在一系列的案例中,变得无比鲜活。

在“百里棉乡”湖北天门,服装产业带近年因直播电商而一夜爆发。瞬间激增的订单,是财富机遇,也是负担,直播带来的瞬时“爆单”随即转化为物流的“转输”负担,打包都来不及。

怎么保证48小时内发货?这是生死线。

极兔的解决方案,是前瞻性的重资产投入。双层交叉带等自动化设备,让“当天揽收、当天发走”成为可能。大促期间,极兔的市场人员甚至会提前沟通,安排人手驻场,帮商家一起打包。

此等服务,已经超越了物流本身,成为企业的“商业伙伴”。

如果说服装还是常规操作,那么生鲜,则是快递行业公认最难啃的“硬骨头”。湖北荆州的莲藕,时效要求极高。去年,“与辉同行”直播间一场带货,为当地一家食品龙头带来了20多万单的“甜蜜烦恼”。订单要求48小时内发完,当时运力紧张,多家快递公司都婉拒了这笔“烫手芋”。

关键时刻,极兔洪湖网点顶了上去。负责人廖炯迅速调集多辆17米挂车,一天之内,硬是完成了超过8万票的发运。这种在极限压力下的履约能力,靠的不是运气,而是重资产投入的转运中心、云端运力调度系统和“兔优达”等高端产品的组合拳。

图片:极兔速递的转运中心 | 来源:公司官网

而在云南,面对代表中国品质的保山咖啡,极兔的服务商角色更加深入。它与当地咖啡产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提供的,是“从田间到舌尖”的一站式供应链服务。为此,极兔甚至成立了极兔云仓,成为首家入驻保山现代物流产业园的企业,为咖啡商家提供仓储、分拣、打包、一件代发。

来到广东澄海这座“中国玩具之都”,问题又不一样。玩具包裹,体积大,形状不规则,极度占用仓储和运输空间。极兔澄海网点的解法是,采取“少量多次”的多频次收货模式,并上线了尺寸更大的专用生产线。这看似简单的调整,却有效解决了当地商家的仓储和发货难题。

从广东澄海那些形状不规则、对防损要求极高的玩具,到深圳华强北那些客单价高、对时效和服务敏感得近乎苛刻的3C产品,极兔都在用同样的方式,将自己编织进产业的肌理之中,主动去理解每一个行业的痛点,然后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上述案例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共振,共同勾勒出极兔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升华:从一个履约工具,到一个深度融入产业链的“供应链服务商”,进而形成极兔最为核心的竞争力。

这是一种“蓄力”,当“反内卷”已成为当下行业的核心叙事逻辑之际,当竞争回归价值本身,它在产业带的深厚积累,将成为最重要的新增长点。

03

全球化蓝图——未来引擎的盈利拐点

如果说东南亚是“利润中心”,中国是“规模中心”和“经验熔炉”,那么以拉美、中东为主的新市场,则是极兔寄予厚望的“未来增长中心”。

这份2025年中报,极兔直接道破玄机,这个未来引擎,迎来了历史性的盈利拐点。

财报明确指出,“新市场经调整EBITDA首次扭亏为盈”,其意义非凡,远超数字本身。数据层面,新市场上半年包裹量同比增长21.7%,收入达到3.6亿美元,同比增长24.3%。

这背后,是极兔与全球及本土电商平台的紧密合作。例如,在墨西哥和巴西,它与拉美最大的电商平台Mercado Libre的合作,有效拓宽了业务来源。

2025年,极兔与Mercado Libre达成合作,成为其第三方配送服务商之一,标志着极兔从“跨境电商专属物流”向“本土电商生态服务商”转型。Mercado Libre在墨西哥和巴西的GMV占比超过60%,极兔通过系统对接和资源整合,为其提供多平台订单合并处理和差异化配送方案(如经济型3-5日达、加急1-2日达)。

不过,盈利拐点是财报数据上的明线,暗线则是极兔全球化战略的有效性和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

在巴西,极兔试图深入当地生活,将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进行本土化改良。依托本地化团队与密集网点,解决巴西“大而分散”的物流物流痛点。国海证券分析师认为,在巴西市场,极兔的优势体现在先发优势和平台协同两个方面。

一方面,极兔在圣保罗建设自动化分拣中心,截至今年6月,日均包裹处理能力超过100万件;另一方面,极兔在积极拓展巴西网点,截至2024年,布局的网点数已经超过650个,特别强化了偏远地区的覆盖。

类似巴西这样的案例并非偶然,它背后是极兔全球化扩张的核心逻辑,即一套可标准化的、跨区域赋能的全球化方法论。

这套逻辑的本质,就是将在中国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竞争最复杂、迭代速度最快的“经验熔炉”里,被淬炼出的精细化运营模式、技术系统和管理经验,进行系统性地梳理和输出,然后,高效地复制到各个新市场,并结合当地情况进行灵活的本土化落地。

至此,极兔的全球版图,被清晰地定义为三大协同中心:东南亚是“利润中心”,提供稳健的现金流和利润支持;中国是“规模中心”与“经验输出中心”,贡献全球最大的业务规模,并作为运营模式和管理经验的“中央厨房”,持续为其他市场赋能;新市场则是“未来增长中心”,承接成熟的运营模式,快速实现规模化和盈利,打开未来的增长空间。

这三大板块,并非各自为战,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持、自我强化的全球增长飞轮。中国的经验赋能东南亚和新市场;东南亚的利润反哺全球扩张;新市场的增长则为整个集团的未来注入了未来的想象空间。

一个精妙的逻辑闭环,已然形成。

结语:兔子还在奔跑

极兔这份2025年的中报,向市场展开了一幅全新的画卷:一个正在完成“三大身份进化”的、更多维度的极兔,已经浮出水面。

它正从“高性价比竞争者”进化为“成本领先者”,从“电商履约方”进化为“产业服务商”,从区域范例进化为具备全球化方法论的“全球化玩家”。

将其所有战术动作统一归结起来,这是一次从“市场竞争者”向“产业价值创造者”的深刻身份转变。

当然,在全球化的征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极兔的故事,无疑已经为行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启示。这条路,还很长。兔子,还在跑。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来源:源媒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