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头牛有啥看头?怎么还成了传世十大名画之一了呢?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7 21:05 1

摘要:《五牛图》是画在黄麻纸上的。在此之前,纸张多用于书写,绘画以绢帛为主。所以,《五牛图》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它标志着纸张在绘画领域的成熟应用,对后世纸本画发展影响深远。

在古代,马相当于豪车,所以画马的作品很多。

但牛就等于是拖拉机,属于生产资料,所以画牛的人很少。

可偏偏唐朝有个画家,他就喜欢画牛,他还留下了一幅《五牛图》,成为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建议手机横向观看)。

《五牛图》,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黄麻纸本设色,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不就是画了5头牛吗?有啥稀奇的?

第一,《五牛图》是画在黄麻纸上的。在此之前,纸张多用于书写,绘画以绢帛为主。所以,《五牛图》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画,它标志着纸张在绘画领域的成熟应用,对后世纸本画发展影响深远。

《地主庄园图》

第二,不是所有画在纸上的都能称为国画。1964年新疆吐鲁番出土的东晋时期的《地主庄园图》,虽然也是画在纸上,但其技法更接近墓室壁画,所以不算“中国画”。而《五牛图》的作者韩滉(huàng),本身就是一名画家,他看到黄麻纸,质地粗糙,吸墨不均匀,干脆就用含墨较少的涩笔,和纸张特性相配合,很好的将牛的粗厚疏松的皮毛质感表现了出来——这就是艺术家创作和一般人随手画画的区别。

韩滉(723年-787年),字太冲,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中期政治家、画家。韩滉工书法,草书得张旭笔法。画远师南朝宋陆探微,擅绘人物及农村风俗景物,摹写牛、羊、驴等动物尤佳,形成了田园风俗绘画一派,对后世耕织图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第三,中国古代没有解剖学,但韩滉画的时候,根据牛的肌肉骨骼来变化线条粗细,这证明了古人对动物的观察了解也是很深入的。

第四,古代国画没有透视一说,但韩滉通过细致的观察,把第三头牛的正面透视给画准了,这真的是难能可贵。

第五,你有没有发现,画家适当放大了牛眼,而且这五头牛的眼睛,都是在看着你的——它们仿佛隔着屏幕在和你交流,这已经是达到“传神”的水平了。

其实,有人曾经和韩滉讨论过如何画牛。

某人问道:“近来论画者谈及驴、牛和马,皆认为是常见之畜,最难状貌图形,不知吾兄有何高见?”

韩滉回答说:“此话有一定道理,因牛马都是人们熟悉的家畜,平日所常见,画家稍有不慎,或者偶有误笔,人们就能发现,所以一般画家都不涉及此类题材。不过,我以为自古迄今,农事为天下之本,而耕牛则为农家之宝。只要画家能够细心观察,还是可以画出特色的。”

所以,《五牛图》被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称为“稀世名笔”,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来源:一笑聊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