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从20岁学写诗,写到今年九十岁高龄,已有67年之久了。回顾写诗的体会,最主要的就是思维的形象化,最好的标准就是形象化的抒情,因此语言表达和意境表达都相当重要。诗的抒情语言,由近到远,由小到大,一滴水见太阳的表达,是诗的最好体现。写诗名家说,做人要老实,写起诗
写诗的形象思维
作者 | 冯恩昌
我从20岁学写诗,写到今年九十岁高龄,已有67年之久了。回顾写诗的体会,最主要的就是思维的形象化,最好的标准就是形象化的抒情,因此语言表达和意境表达都相当重要。诗的抒情语言,由近到远,由小到大,一滴水见太阳的表达,是诗的最好体现。写诗名家说,做人要老实,写起诗来要“不老实”,就是思维要灵活,不能榆木脑袋不开化,要有虚实并举的方式,而写来有生活的新鲜感。
诗的形象化,多用比喻、变型、拟人化等手法,运用得越巧妙,越确切,含意会越深远。写诗最忌的是照葫芦画瓢,照实写实可说写不出好诗来。
我在学写诗的几十年里,诗稿投到报刊社,编辑最多的回信是:“写得太浅薄,含意不深,读来没有新鲜感。”这是对诗歌最切中要害的毛病。诗的好坏不论长短,三四句的一样最好,流传百世,几十行或上百行写不出新意来,就是最大的失败。大胆的形象,而又运用得当,写出的诗越能启发教育,越发是质量高的诗。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对河边的柳条我写过多首,最早的一首写于80年代初:
柳条
柳条儿
一道绿色的小溪
牵着春天的浓烈气息
走遍天涯播撒诗情画意
所到之处枯萎绝迹
长出生命的艳丽
人间五彩缤纷的春天
诞生于纤纤柳条的梦里
这首诗的语言,有一句含意比较形象化,柳条“一道绿色的小溪”,比方有新鲜感,把柳条变成一条小溪,向四面八方流淌,传播春天的消息,播撒新鲜的生命。这样运用是很确切的,时光到了2000年,我又写了一首微型诗《柳条》:“一条绿色水渠,从云缝里流来悠扬小曲,告诉人们春天来了的消息。”由“小溪”比作“水渠”,进了一步,就觉得也合情合理。第二首是告诉人们春耕季节到了,可以农事行动,意义也很深远。不过我写的形象小诗,还是浅薄了一些,,就觉得重量太小了。看了冰心一首《春水》:“紫藤萝落在地上了,花架下,长昼无人,只有微风吹着叶儿响。”这首名作,形象化就深刻多了,让人能思考的久远。
在诗的形象化中,言物比人,言人比物,拟人式的比喻很多。柳树比少女,奇石比老翁,吊瓜比黄狗等,我曾写过一首吊瓜诗,诗文曰:“一只黄狗,被绿绳儿牵着/横卧屋面,睡得十分香甜。”文中没有提到吊瓜,可读后谁都知写得是吊瓜。这样的诗有真正的形象化,写得不“真”却是“真”,比真的还要真,拟人的写法就出这种效果。我写过一首桃花姑娘,把村姑比作红娘,说她给桃花授粉,就很确切了。“春日殷勤做红娘,秋风飘来顶头红。”就觉得入情在理,写得很合适了。
诗的语言,不是普通的叙事语言,用散文的语言分行排列,作为诗,怎么写也成不了诗。诗的语言是形象化的跳跃性的语言,不是表达具体就好,而是含义表达深远,有琢磨头才行。所以说,写诗的人必须具有形象思维,方能写出有新鲜感的诗来。
冯恩昌,曾任临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县文联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田园派著名诗人、作家,“农家小院派”代表,冯惟敏传说传承人,已出版文学专著32部,《糖葫芦》《故乡蝉歌》入选全国全日制中学阅读课本。
来源:玩转临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