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工业结晶领域全球瞩目的学术盛会——第30届工业结晶国际研讨会(BIWIC2025)在天津举行。本次会议荣誉主席为王静康院士和德国Joachim Ulrich教授,由天津大学与河北工业大学联合主办。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位学术界权威
本报讯(记者 彭未风)9月3日,工业结晶领域全球瞩目的学术盛会——第30届工业结晶国际研讨会(BIWIC2025)在天津举行。本次会议荣誉主席为王静康院士和德国Joachim Ulrich教授,由天津大学与河北工业大学联合主办。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位学术界权威专家、产业界领军人物及青年学者等参会,共同聚焦工业结晶科学与技术的创新突破,探讨AI赋能、绿色制造等前沿议题,为推动该领域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
会议以“智能结晶赋能产业创新,绿色工艺引领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主题,设置多场特邀报告与口头报告,涵盖静态混合结晶器设计、手性药物对映体分离、溶析结晶沉淀技术、模板生物结晶等关键领域,还涉及AI与自动化技术在结晶过程中的应用等前沿方向。同时安排了国内外一流仪器装备、先进技术成果、海报展示、产学研对接、特色活动及学术参观访问等环节,以更好地促进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
据介绍,作为国际工业结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BIWIC国际会议自1990年在德国不来梅首次举办以来,已先后在近20个国家成功举办29届。此次是该会议第二次在中国举办,也是继2012年后再次落户天津,充分体现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在工业结晶领域研究实力与产业基础的高度认可。
当前,工业结晶技术是化工、制药、新能源等战略产业的核心支撑技术,其创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 “双碳” 目标意义重大。BIWIC2025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球工业结晶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分享创新理念的高端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该领域的国际合作与技术进步,为工业结晶技术在制药、化工、新能源等众多产业的广泛应用与升级发展注入了新的
来源:天津教育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