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时通讯应用Telegram近期出现了一款名为Funstatgrtbot的监控机器人,该服务引发了对用户隐私保护的重要讨论。
数据泄露
即时通讯应用Telegram近期出现了一款名为Funstatgrtbot的监控机器人,该服务引发了对用户隐私保护的重要讨论。
据调研,这款机器人已经建立了覆盖至少6年的Telegram公开数据索引库,其采集的数据规模惊人:
累计抓取560亿条公开信息
涉及8.6亿用户资料(占Telegram总活跃用户的86%)
覆盖3600万个公开群组和频道
关键数据分析维度包括:
用户画像分析
精确到年的发言活跃度统计(最早可追溯至2019年)
高频活跃时段分析
群组成员关系图谱
社交网络映射
用户参与的公开社群清单
社交关系重合度分析
群组动态监控(实时追踪加减群行为)
目前该服务暂不提供具体聊天内容查询,但其数据架构已完整记录发言元数据。考虑到Telegram此前长期标榜隐私保护,此次大规模数据抓取事件暴露了平台在数据防护方面的重大疏漏。
业界观察:
合规性争议
虽然采集的是公开数据,但规模化聚合分析可能涉嫌违反GDPR等隐私法规
数据二次商业使用的法律风险
行业警示
Discord曾于2022年遭遇类似危机
社交平台公开数据管理面临新挑战
隐私提醒: 用户应当注意:敏感对话请使用密聊或私密群组 , 定期检查公开群组参与记录 ,关注平台隐私政策更新
平台方需尽快:
建立爬虫识别与拦截机制
完善数据访问权限管理
提供用户数据追踪工具
随着数据价值的提升,公开社交数据的商业化利用已成为灰色地带,这要求平台和用户都需要提高数据安全意识。
网罗圈内热点 专注网络安全
支持「安全圈」就点个三连吧!
来源:小岳科技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