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检微2173期>籽籽同心“石榴红” 检徽映耀“团结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7 20:15 1

摘要:梧州地处三江交汇之处,是广西的东大门,素有“千年古郡、百年商埠”美誉。这里现有常住人口280万,汉族人口最多,另有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9.91万人。近年来,梧州市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采取

梧州地处三江交汇之处,是广西的东大门,素有“千年古郡、百年商埠”美誉。这里现有常住人口280万,汉族人口最多,另有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9.91万人。近年来,梧州市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采取“检察+民族团结”工作模式,推进“四大检察”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深度融合,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留下坚实的“检察脚印”。

政治引领聚合力

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近年来,梧州市检察机关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将其纳入全院重点工作谋划开展。按照“党建引领促创建”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思想教育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有力抓手,把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等纳入检察干警全年政治理论学习计划,依托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专题培训,采取“线上+线下”学习模式,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常态化,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警维护民族团结的思想自觉。通过举办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党日、书画摄影展、演讲比赛等活动,在思想上不断铸牢检察干警的民族团结意识,进一步树牢“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思想,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提供了坚强思想保障。

梧州市检察机关将“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坚持把检察机关“一院一品”的检察文化品牌建设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有效载体,积极打造“石榴红”检察服务队、“检护·六堡茶香”、“益新”公益诉讼团队等工作品牌,以“石榴红”铸牢民族团结基石,以“检察蓝”守护茶乡“生态绿”,奏响了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推动民族团结教育不断深入人心。

法润瑶乡检察情

传播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

“大家快来啊,县检察院和公安局的同志正在我们瑶乡的大榕树下表演普法节目。”不一会儿,夏宜瑶族乡政府旁边的大榕树下的普法小舞台围满了群众,现场气氛高潮迭起,观众的掌声、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接到骗子来电话,你是听了某理其,留其偷鸡冇得失把米 ,立即挂断拉黑他……”清澈嘹亮的蒙山山歌穿过百年大榕树,响彻街头巷尾。“‘三月三’马上就要到了,蒙山县检察院将山歌歌词集反诈骗、反邪教、禁毒等法律知识相结合,这种普法方式真是新颖又有创意,我们在学山歌之余还懂得了不少法律知识咧。”瑶族大叔一边在学唱《反诈骗》蒙山山歌一边对参加文艺汇演的干警竖起大拇指说道。

夏宜瑶族乡,是梧州最大的少数民族乡,瑶族人口占总人口超过80%。“……各位父老乡亲,浓队今日在这里共同唱响民族团结的时代之声,共谱平安法治乡村的壮丽篇章!”接地气的方言报幕声在圩日的一片吆喝声中格外引人注目,群众们纷纷闻声踏来,在熟悉的乡音中也让法律入脑入心。

法进瑶乡深处,情满村民心怀。近年来,梧州市检察机关以“西江检察蓝”志愿服务品牌为抓手,选派优秀检察官组成工作队,充分发挥懂法律、政策通的优势,就婚姻法、继承法等相关法律问题答疑解惑,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说法,用执法办案中的典型案例释法,更好地为各族群众提供均等性、普惠性、便利性法律服务。依托4·26世界知识产权日、12·4国家宪法日、“三月三”广西特色民族节庆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各民族地区开展普法活动,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同时为了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宣传氛围,梧州市两级检察院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持续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法治宣传周”等活动,深入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努力讲好新时代民族团结故事。

检护民生显真情

浇灌民族团结进步“幸福花”

“这笔钱缓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要不是你们检察机关和政府的帮助,家里无法安心过个年,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这是2025年1月16日,藤县检察院联合宁康乡政府到救助申请人林某家回访的情景。

林某系少数民族瑶族同胞。2024年,林某的女儿林某某因遭受不法侵害,身心受创,而加害方没有给予任何赔偿,林某因多次索赔未果而心存不忿,且对司法机关的处理决定不服,于是来到藤县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信访。

藤县检察院依法受理了林某的监督申请,且在接访过程中了解到,林某的情况可能符合司法救助的条件。通过检察干警入户走访调查核实发现,林某家庭为脱贫户,家中共有7口人,分别是林某夫妻及5个未成年子女,林某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因为女儿林某某在遭受侵害后,精神状态较差,林某不得不在家照顾女儿,家中失去经济来源,且加害方暂无赔偿能力,目前仅靠低保金维持生活。

该院通过“妇女儿童权益”绿色通道,为林某快速办理司法救助,依法保护困难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为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推进检察信访工作法治化,实现“事心双解”,在依法办理林某申请监督案件及林某司法救助案件过程中,藤县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宁康乡“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黄洁华联同藤县宁康乡政府工作人员到林某家开展释法说理、心理疏导工作。由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等因素,起初,林某对办案团队的释法说理不太理解。为此,办案团队邀请了乡政府工作人员做“向导”,更好地向林某把事说清、把理讲明。经过检察官和乡政府工作人员的释法说理,林某表示理解了司法机关的处理决定,同时对检察机关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关心、关爱表示了感谢。

近年来,梧州市检察机关坚持将检察为民办实事与民族团结进步紧密结合,坚持“四下基层”,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健全线索移送、多级联合救助、多元帮扶、常态化回访等机制,通过经济救助、精神抚慰、社会保障多项举措传递和延续检察关爱。选派18名检察官担任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藤县检察院的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法入选梧州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先进典型。

检护六堡茶飘香

共画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山坪村是六堡镇一个偏远的小瑶寨,检察官与这里结缘缘于一次抗洪救灾行动。2019年6月26日,六堡镇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暴雨袭击,导致当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在得知灾情后,梧州市两级检察院迅速成立抗洪救灾应急小组,选派20名检察干警赶赴一线开展救援工作,而其中山坪村受灾最为严重。到达这里后,救灾小组立即联系全国人大代表、山坪村村支书祝雪兰,并与村委、村干部召开紧急会议,共同商议灾情统计、灾后重建、救援物资发放等工作。在得知当地许多农户的农田、茶树以及茶叶被山洪和塌方的泥土破坏冲毁,损失较为严重,救援小组便挨家挨户上门询问并详细记录受灾情况,同时协助受灾村民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及时帮助他们恢复生产,并送上救灾物资及慰问品。

这次抗洪救灾行动过后,细心的检察官发现这里山路蜿蜒曲折通行不便,茶农的生活较为闭塞,而法律资源也相对匮乏。“他们不方便出来,我们就送服务上门!”为真正走近茶乡,切实帮助茶农脱贫增收,苍梧县检察院与山坪村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建协议书》,定期到农户家中走访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并结合民法典及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法律法规、惠民政策进行普法宣传,“零距离”解答他们关心的劳务合同、借贷纠纷等问题,获得了瑶乡村民的热烈欢迎。

“一盏六堡茶,满溢团结香。”为护航顾茶树保护、茶文化传承、服务六堡茶产业健康发展,梧州市检察机关积极构建“检察+乡村振兴”“检察+民族团结”“检察+绿色发展”多元保护模式,妥善落实梧州市人大交办的加强对六堡茶非遗传承人姓名权保护的事项;聚焦六堡茶种植区域耕地资源保护、灌溉污染治理、环境整治等领域,常态化开展公益诉讼监督专项行动,办理相关案件32件,守护六堡茶纯净“底色”。

“感谢检察机关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山坪村,助力我们用小叶子种出了强市富农的大产业,我和全村瑶族同胞都切实感受到检察机关的护航就在身边。”祝雪兰深情地对检察官说道。在携手将日子越过越好的同时,各族同胞的感情也愈发深厚。

下一步,梧州市检察机关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努力答好新时代检察工作人民满意答卷,为加快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良好局面的壮美广西贡献法治力量。

供稿 | 赵 珈 各基层院

一审一校 | 周 帆 丁 羽

二审二校 | 赵 珈 梁孔南

三审三校 | 何凯兵 贾亮城

你“在看”我吗?

来源:梧州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