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春二月,斑斓倚丽的香樟树叶儿,在料峭的春风中舞动着优美的旋律,纷纷扬扬地飘落到大街上,为即将吐绿的新叶儿腾出了一片天空。服役了一生的老叶儿,终于可以躺在大地的皱褶里安静地歇息了。
早春二月,斑斓倚丽的香樟树叶儿,在料峭的春风中舞动着优美的旋律,纷纷扬扬地飘落到大街上,为即将吐绿的新叶儿腾出了一片天空。服役了一生的老叶儿,终于可以躺在大地的皱褶里安静地歇息了。
香樟树,常绿乔木,是南方著名的行道树、庭院树和风景树。在我们这座四季如春的滇中小城,40多年前,在拓展建设县城新街道的过程中,修建了一条笔直的,在城南连通照壁山龙泉公园,在城北连通五桂山公园的通衢大道,官方命名为桂山路,因道路两侧的人行道栽种了那时小城还很稀罕的香樟树,因此,民间又名香樟树街。这条街道,至今也是我们这座小城的打卡点。这些枝叶婆娑的香樟树和小城居民一同成长,见证着小城翻天覆地的变化。
40年,对一座城市来说,还很年轻。但对一个人来说,已是进入年富力强的时期了。
二月下旬的一天早晨,我走在香樟树街上,在飒飒的春风中,片片黄叶从枝梢雪片似的飘下,落入我的头上、肩上、脖颈上,凉凉的,痒痒的,勾起了我往日时光的回忆。
我家从乡下搬迁到离香樟树街不远的居民小区居住已近30年了。30年来,这些当初只有手胳膊粗,一、二层楼房高,还没有覆盖路面的香樟树,现在,已经长成水桶粗,四、五层楼房高,完全覆盖街道的大树了。这些大树,给小城里的居民留下过多少绿茵,陪伴小城里的居民度过了一个个难熬的寒暑,也给南来北往的鸟儿,留下了多少飞翔停留时的玩耍空间。这些大树和街道居民一同走进历史的深处,走进年复一年的年轮里,刻下了一件又一件刻骨铭心的往事。
在香樟树街的新平会堂,那时还是小城标志性的崭新建筑,是新平县举行各种重要会议的地方,同时也是发出重要声音的场所,鼓舞着新平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抒写出新平人民奔赴向往的奋斗目标的美丽画卷。在火热的改革开放大时代背景下,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在会堂进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从此,激发了我埋头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在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征程中,我多次昂首走进会堂,参加过党的代表大会和各种类型的表彰会、培训会、文艺演出会。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现在,新平会堂已搬迁到城西新址,老会堂已经停止使用。但会堂前的香樟树依然还是当初那样的傲然挺立,饱经沧桑地站立在街道上,为小城居民和四面八方的来客释放着最深情的绿意,送上最清新的空气,飘落最美的黄叶,迎接一个又一个灿烂的黎明。
在香樟树街的东进综合农贸市场,是改革开放初期建成的新兴市场,对推进新平城市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那时市场主要售卖时装、鞋帽、家用电器及日用百货,也是逢街天赶集时的地点。逢集日,高品丰,人气旺,销售足。时任云南省委书记普朝柱同志作了“发展经济,繁荣市场”的提词,极大地鼓舞了新平人民,市场一度向前发展,成了新平热闹的东大门地标。闲暇时,我也时常走进市场,逛游一番,购买日用百货和生活用品。现在,赶集已搬迁到商贸城,市场也转向经营餐饮、按摩等服务。餐饮业异常火爆,成了新平的大排档。亲戚朋友从老家来找我玩的时候,我有时也会领他们去大排档消费,感受浓浓的人间烟火,也感受那热闹气氛。按摩店顾客也不少,经过上岗培训的盲人按摩师,技艺娴熟,服务热情,我有时血脉不通,脚手麻木,也会穿过香樟树街去观顾,让按摩师按摩,一个时晨下来,身子轻松了不少,心情也舒畅多了。
我家的孩子在上新平县桂山一小的时候,放学了,常常跑去找地处香樟树街的县农机校的同学们玩耍。那时我家还没有手机和电话,我经常拔腿穿过桂山公园长长的坝埂,去农机校把孩子喊回家吃晚饭,做作业。我们爷儿俩踏着衔山的落日,手拉手一同走在光影斑驳的香樟树下回家。如今,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走出新平,在外地参加了工作,并结婚生子,有了自已的家庭,远离我们独自生活。孩子们也如同香樟树街香樟树上吐绿的那抹新叶,找到了自已的空间,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现在,只要在新平县城的日子里,无论是清晨或傍晚,我时常去香樟树街散步。在阳光明媚的早晨,走在香樟树街上,抬头看着枝梢上那些青翠欲滴的绿叶儿,我会感到生命的活力,脚下迈出的步子也更坚实有力了。在夕阳晚照的黄昏,走在香樟树街上,那窸窸窣窣飘落下来的花穗,我会感到生命延续的魅力。植物这样传宗接代,人不也是一样,世世代代,在这美好的人间接力。2024年龙年,我也人到码头车到站,年满60周岁,光荣退休了,走进了人生的又一个驿站。现在,安静地在家里休息,享受余生的每一个春天,托起人间最美的夕阳,读自己喜欢的书,写自已喜欢的文字。
自然界里落叶树木大多是秋天落叶,春天发芽长叶开花,夏天结果,秋天成熟。而常绿树木落叶一般是间歇性的脱落,但是,比较集中的落叶时间还是在春天,春天一边长叶一边落叶,待黄叶落尽的时候,新叶也基本长齐全了。
风中的香樟树,落叶舞春风,新叶迎朝阳。他们都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中完成华丽的转身,温馨着一代又一代的小城居民不断新生和老去。在时间的长河里,总是风水轮流转,天道有轮回,人间值得。
《云南政协报》是云南省唯一一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大报,“文苑热土”是由云南政协报创办的文学副刊品牌栏目。作为传承文化、启迪思想的重要阵地,“文苑热土”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创新的理念,致力于挖掘和展示具有时代精神与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为进一步丰富文化生态,促进文学交流,现面向全国文学爱好者及作家,发起“文苑热土”新媒体文学作品征集活动。
一征稿要求内容原创:投稿作品必须为未公开发表过的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套改或一稿多投。我们尊重每一位作者的创作成果,也期待您用独特的视角和笔触,为我们带来新鲜的文学体验。
题材广泛:鼓励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您可以深入挖掘各地的地域文化,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也可以关注当代社会现象,用文学的方式探讨人生哲理;更可以描绘各地的自然美景,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祖国大美河山的美丽与神奇。
语言精炼:注重文字的美感与表达力。我们期待您的作品语言生动、情节引人入胜,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字数限制: 散文、小说类作品一般不超过3000字,以保证作品的精炼和易读性;诗歌不超过50行; 报告文学不超过8000字。
新媒体适应性:作品将在《云南政协报》微信公众号“文苑热土”栏目推送。鼓励作者考虑新媒体平台的传播特点,创作出适合网络阅读的文学作品。如采用短小的段落、生动的对话、引人入胜的情节等,让作品更加贴近读者,易于传播。
二投稿方式投稿邮箱:请将作品发送至 3822183642@qq.com。
投稿格式:作品以Word文档附件形式发送,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
联系方式:请在邮件正文中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及通讯地址,以便后续联系。
三注意事项投稿作品一经采用,即视为作者同意《云南政协报》拥有该作品的发表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
投稿者应保证作品的原创性,若因抄袭、侵权等行为引发的法律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
我们期待您的佳作!
二审:欧阳文军
终审:张居正
来源:云南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