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数分值比例较高,其中微分学和积分学考点最多,大家要重点复习。根据出题规律,有些考点出现频次非常高,而且十几年间轮着出现,不存在考点过时的说法。如果能将高频考点都需要熟练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满分240分,及格分公共+专业基础达到132分及格!
公共基础:
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法律法规>信号与信息技术>流体力学>工程经济>电工电子技术。
岩土专业基础:
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岩体力学与岩体工程>职业法规
如果你的复习时间非常紧张,知识点不能全部学完,那就要按这样的顺序、有取舍的复习,做到专注重点,高效拿分!
01:高等数学
高数分值比例较高,其中微分学和积分学考点最多,大家要重点复习。根据出题规律,有些考点出现频次非常高,而且十几年间轮着出现,不存在考点过时的说法。如果能将高频考点都需要熟练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分别有3道题,对于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知识还没有完全还给老师,这两部分比较容易得分的。
对于高数备考要讲究方法,一方面要高效利用时间,学会一个考点马上投入习题练习中去,真正掌握;另一方面是熟练掌握知识点在题目的考察运用,比如:直线与平面方程位置,可能考察夹角,可能考察方程,可能考察线与平面的关系;能够把这一类知识点的题目考法掌握对于高数的学习事半功倍。
另外,高数要多做题,考前多刷套卷和错题,保证题感和知识点的熟悉度,否则长期不做题肯定会下滑。
02:材料、理论、流体力学
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是我们以后专业考试的铺垫内容,尤其是材料力学,是我们以后学习钢结构、混凝土等课程的基础,其中拉压剪扭弯内力下的应力和变形是工程的基础,一定要好好学习,方便后续理解!
理论力学中,静力学和动力学考点最多,需要多加关注。但运动学是动力学学习的基础内容,所以运动学也是要重点关注的。
材料力学中,在拉压剪扭弯这几种内力的应力和变形计算中,弯曲内力、应力、变形计算还是难点,需要重点掌握。在此基础上组合变形是以上知识的综合应用,新知识比较少。应力状态分析是研究一点不同方位的应力,是难点内容,要注重理解莫尔圆,从而更形象地理解解析法。
流体力学其中流体的主要物性、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基础考点最多,需要多加关注。
流体力学很多考生都会放弃,但是很可惜,主要记住牛顿内摩擦定律、静压强公式、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公式就可以解决很多题目了。
03:物理、化学
物理包括声、光、电、热四部分,对于考试来说,里面既有理解又有记忆的部分,其中部分内容是高中物理的知识,再学起来也比较简单,部分内容是大学新学习的内容可以适当放弃。其中热学和光学考点偏多,需要多加关注。
普通物理考点没有过时的说法,十多年反复考察,甚至多次出现原题,如“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考点中关于分子平均动能的考察,2018 年考题直接取用了 2009 年真题,2013 年考题直接取用了 2011 年真题。我在题库【岩土工程师刷题】小程序里面就刷到好多考题!
在化学中,溶液、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部分的高频考点最多。
04: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对于土木专业考试是比较有难度的,但是电磁学里面的部分内容还是高中物理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信息与信号这一部分的知识与概率论中事件的运算比较相符也比较容易掌握。
05:法律法规、工程经济
工程经济中,时间价值考点还是比较固定,但财务效益和费用估算考的比较灵活,可以先听听课再做题。有些考点出现频次非常高,如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计算、等额多次支付求年金和现值、资金筹措的主要方式、净现值的计算、影子价格的计算、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效益比选法以及价值工程中的强制确定法。
法规知识不难,但知识面大,总体来讲没有那么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考点最多,需注意。根据出题规律,有些考点出现频次非常高,而且十几年间轮着出现,因此不存在考点过时的说法。
06: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
从近年历次考试情况来看,工程测量知识点较多,重在理解性地识记工程测量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大地水准面、相对高程、 绝对高程、高差等),掌握水准仪与经纬仪的构造、使用,识记地形图中的一些基本知识等,涉及部分计算题:视线倾斜时的水平距离和高差计算;电磁波测距仪标称精度的计算; 误差传播定律等。
从近年历次考试情况来看,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可分为三大部分,即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在复习时,应针对三部分内容的特点和要求进行。
1、施工技术部分:主要学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 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工艺、施工的基本要求等),不同施工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类型和特点。此部分题型以记忆类为多,但不宜死记硬背,应通过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加深对施工技术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2、施工组织部分:重点学习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分类和应用范围。流水施工、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该部分题型包括记忆类基本概念类和计算类。
3、施工管理部分:主要考察一些基本概念。
07:结构设计、结构力学
相对结构工程师考试来说,岩土工程师学习这块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涉及知识点很多,占用的复习时间也是比较多的,着重理解一些基本计算公式和结构概念。
在结构力学中,要掌握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与计算;重点掌握应用图乘法计算的相关内容;要会判断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掌握力法、位移法及力矩分配法;掌握单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作用下动力系数的概念及计算,以及动位移、动内力的计算等。
结构设计包括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的全部内容,以及高层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部分内容,主要考查是否掌握结构设计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有一个整体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对每节的主要内容重点复习。
结构设计包括了三类不同的结构,每一类结构基本由三部分组成:①材料性能;②基本计算方法;③构造。不同类型的结构之间,或同一类结构的不同受力构件之间存在着相同点与不同点,应善于分析比较,找出规律性,这样不仅可以加深记忆,也可事半功倍。
08: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岩土工程师考试中,土力学这些知识点多但考题比较少,所以很多知识点考察频率不高。
在土力学中,包含土的组成和物理性质、土中应力分布及计算、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土的抗剪强度、特殊性土、土压力、边坡稳定分析、地基承载力。
地基基础包含浅基础、深基础、地基处理,和材料力学知识结构相似,任然大致分类为验算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其基础仍然是受力分析、应力应变分析,比如学习抗剪强度、朗肯土压力时土的莫尔圆可以和材料力学的莫尔圆对照学习加深理解。基础考试特性上决定了不允许有很长的答题时间,不必过分追求复杂的原始计算公式和过于繁杂、难度大的知识。
09:岩体力学、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部分理解性知识少,记忆性知识多;岩体力学是有一些力学理解和计算的内容,相比较来说,冲刺阶段应更侧重于工程地质。
对于岩体力学,经常包含一些复杂的计算公式,这些工程不必死记硬背,考试主要考察公式当中的一些定性知识和应用,重点应掌握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假设、基本思想、主要结论即可,而其中所含的繁杂过程不必细究。
工程地质当中记忆点很多,考生在复习“工程地质”这部分内容时,应熟悉“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重点掌握常见的主要造岩矿物及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识别;
主要掌握各类地质构造的特征和分类;
熟记地质年代顺序;
重点掌握各种地貌形态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掌握岩体结构面的类型、特征;搞清赤平极射投影的原理、作图方法及在边坡稳定中的应用;
掌握地震基本概念、有关活断裂与地震的关系等;
掌握风化作用的概念、河流、海、湖水、风的概念及地质作用;
掌握滑坡、泥石流、岩溶、土洞、塌陷的概念、成因及对工程建筑的影响;
掌握地下水埋藏分类,水的腐蚀性判定方法,水的矿化度的定义;
掌握有关岩土工程勘察分级、各种勘探方法的基本特点;
掌握各种原位测试技术的基本试验原理、适用的范围和目的。
备考资料:
说实话,我备考岩土专业考试其实没有准备太多的学习资料,无非就教材资料、规范、其他辅导资料、纸质习题再加一个电子题库,足够了!
1. 基础考试必备资料
教材+习题:《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复习教程》+《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习题集》《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试卷》(曹纬浚)
刷题APP:【岩土工程师刷题】--小程序,将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搭配纸质习题,过完题库章节题、真题、模拟题这些。如果你备考找不到刷题的,可以用着个小程序题库,当初我备考基础将里面的真题过了至少4编,章节题刷完了,第二遍过了三分之二吧!用下来还可以,考试的时候我印象中至少考到了20多分题库里面的题。用来备考刷题还不错!!
2. 专业考试核心资料
1)规范(50本)+法规(20本):因为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下面贴了张核心规范的,可以看看!
2)《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教程》(李广信/高大钊版)
3)《老鼠开水专业知识》
4)《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
5)《土力学》清华版
6)《基础工程》清华版
7)《华南虎答题手册》
8)《岩土工程疑难问题答疑笔记整理1~4》(高大钊)
9)模拟题:各大培训机构模拟卷(如华山论剑、高建勇等)
10)题库:【岩土工程师刷题】小程序,集岩土基础+专业考试、水利水电基础+专业考试、道路工程基础考试章节题、历年真题、模拟题全集的题库刷题备考工具;搭配纸质习题来用,效果真的很OK~
备考建议
1. 规范为王:专业考试70%内容来自规范,务必熟悉常用条文位置。考试的时候能快速准确的帮你找到对应条文,可以省去很多时间,要知道在考场上,分秒必争!
2. 真题至上:至少刷3遍近5年真题,掌握高频考点。摸清题型!
3. 时间管理:案例题每题控制在6-8分钟,避免因时间不足失分。
4. 笔记整理:建立错题本和规范速查表,提高开卷效率。错题一定要利用好,这是我们查漏补缺的关键因素。
备考前期每学完章节内容,我就习惯性到题库刷章节题跟上,到了中后期,纸质习题搭配题库来安排每天的刷题任务,备考效率那是刷刷刷提升了很多。
最后,我想说,既然觉得开始就不要轻易放弃,不坚持到最后,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力,给自己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来源:考证小林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