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湖南第26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的23名队员,于塞拉利昂当地时间3月2日晚上20点到达。湘潭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盛希作为医疗队的一员,将在塞拉利昂执行为期373天的援外医疗任务。
本网讯(通讯员 盛希)中国湖南第26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的23名队员,于塞拉利昂当地时间3月2日晚上20点到达。湘潭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盛希作为医疗队的一员,将在塞拉利昂执行为期373天的援外医疗任务。
盛希的援非日记
来到中塞友好医院驻地已有半月有余,全体队员都在积极适应这个全新的环境。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看似平凡却充满温情的日常点滴。
作为这支队伍的"大家长",队长综合考虑安全、劳动强度等因素,为每位队员分配了具体职责。在这个集体里,我们女队员被照顾得无微不至——所有的重活累活都被男同志们主动承包。虽然自诩为"女汉子"的我起初有些不适应,但这份体贴让人倍感温暖。
在这里,生活远没有国内便利。水电供应需要专人维护,停电停水是家常便饭。每次停电后,生活组的平哥、磊哥等人就要立即投入工作:拖油、加油、开阀、测试...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背后,是每桶沉重的油料和繁琐的操作流程。最让人感动的是,即便是深夜,只要停电,他们就会立即起身发电,只为让我们能在炎热的非洲夏夜安然入睡。
用水问题同样考验着这个集体。当地水质堪忧,新换的水龙头滤芯不到一天就会发黄。我们能享有相对稳定的用水,要感谢上任医疗队打的新水井,更要感谢春雷哥和建军哥日复一日的付出:定时抽水、储水、净化、更换滤芯,每晚还要打着手电检查楼顶储水情况。
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在默默奉献:采买组的队友时刻关注生活物资补给;负责网络的鹏哥经常“飞檐走壁”检修路线;茂哥和红星哥抢在雨季前开垦菜地,只为了大家能吃上新鲜蔬菜。
这些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却完美诠释了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很荣幸能成为第26批援塞医疗队的一员,在这个充满爱与担当的集体里,每一天都被温暖包围,每一刻都在收获感动。
主治医师盛希
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现任湘潭市康复医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规培学习,擅长运用针灸及中药治疗颈肩腰腿痛等各种痛症及中风后遗症、面瘫、带状疱疹、头晕、失眠、亚健康调理等疾病治疗。
来源:左半脸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