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那个在《小鱼儿与花无缺》里冷面桀骜的“花无缺”,那个在红磡舞台上砸吉他的摇滚少年,如今竟成了烤肠界的“顶流”?
谁能想到,那个在《小鱼儿与花无缺》里冷面桀骜的“花无缺”,那个在红磡舞台上砸吉他的摇滚少年,如今竟成了烤肠界的“顶流”?
就在前几天,谢霆锋在自己的烤肠品牌“锋味派”四周年庆典上扔出一枚重磅炸弹:
锋味派爆汁烤肠累计销售额达15亿,连续三年全国销量第一。
图源:极目新闻
这年头,明星跨界搞副业不算新鲜,但能把一根烤肠卖到“国民级”的,谢霆锋大概是头一个。
打开抖音,搜索“锋味派爆汁烤肠”,109元3盒的链接挂在商品橱窗最显眼的位置,算下来一根4.5元的价格,比便利店烤肠贵出一截。
可评论区却挤满了“复购N次”的忠实粉丝,这主要得益于谢霆锋的“表演”。
直播间里,谢霆锋亲自操刀演示烤肠爆汁的瞬间,弹幕齐刷刷飘过“馋哭了”。
更有网友扒出,这烤肠的包装盒上印着谢霆锋手写体的“锋味”Logo,配上他亲自拍摄的广告片里那副“米其林大厨”的派头,瞬间让人忘了这只是一根速冻肠。
果然,明星带货的第一奥义,是让消费者为“人设”买单。
不过,谢霆锋的“烤肠帝国”能走到今天,绝不是靠“刷脸”这么简单。
时间倒回2021年,他和杭州谦寻(薇娅丈夫董海锋的公司)联手创立锋味派时,直播电商正处在风口浪尖。
彼时,明星扎堆直播间翻车的新闻层出不穷,但谢霆锋团队却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
数据显示,锋味派成立三个月单月销售额破千万,九个月GMV过亿,第三年直接冲上10亿大关。
更惊人的是复购率,数据显示,65%的消费者会在三个月内重复下单。
有网友算过账:按每根4.5元计算,15亿销售额相当于卖出了3.3亿根烤肠,连起来能绕地球两圈半。
其实,这场烤肠奇迹,早就有迹可循。
早在2014年《十二道锋味》开播时,谢霆锋就去考了咖啡师证、拿下“米其林之友”奖。
到后来创立锋味派,他能在直播间精准说出猪肉脂肪含量,对着生产线谈HACCP认证。
这种长线经营的“专业感”,让观众逐渐相信:谢霆锋做美食,是认真的。
所以当锋味派烤肠横空出世时,大众的接受度天然就高了一截.
毕竟,谁不想尝尝“米其林级别”的烤肠呢?
图源:微博@锋味
当然,光有人设还不够。
锋味派的爆红,还踩中了两个“天时”。
一是疫情后“宅经济”的爆发,速食赛道成了新蓝海;
二是“露营热”的兴起,方便携带、开袋即烤的爆汁肠,瞬间成了野餐垫上的“社交货币”。
更狠的是供应链布局。
锋味派与江南大学合作的锁鲜技术,让预制菜保留现制口感;爆汁烤肠选用黑猪肉,打出“零添加”健康牌,甚至被网友拿来和山姆会员店的爆款烤肠对标。
对此,谢霆锋曾说:“做食品不能只靠名气,吃得安心才是底线。”
事实上,“下凡”搞副业的狠人,谢霆锋不是独一份。
今年2月份,吴彦祖创立的咖啡品牌“无所谓WHATEVER咖啡”在成都试营业,首店日均客流量突破300人次,复购率达40%。
其线上渠道推出的8款SKU中,单价398元的“爱与回忆”哥伦比亚精品咖啡豆虽引发争议,但另一款速溶咖啡粉已售超4万份。
次月,他联合教育平台推出英语口语课程,主打“明星教学+AI陪练”,课程单价398元,5天内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图源:微博
就连58岁的王祖贤也在加拿大温哥华开设艾灸养生馆,每小时收费约600元人民币。
而老牌影星郑佩佩,则通过直播间传授养生操。
......
当然,明星副业“翻车”的案例也不少。
陈赫的贤合庄被曝加盟纠纷,欧阳娜娜的“nabi”睡衣因定价过高被群嘲……
相比之下,谢霆锋的烤肠能活过四年且越卖越火,靠的恐怕不止是流量。
据内部人士透露,他对品控近乎偏执:从猪肉原料的肥瘦比例,到烤肠爆汁的临界温度,都要亲自试吃调整。
甚至有人爆料,某次直播中因为烤肠的脆皮度不达标,他当场叫停带货,要求工厂返工。
这架势,倒是很有当年拍电影时“不用替身跳楼”的狠劲。
如今,锋味派早已不满足于烤肠单品。
翻开品牌旗舰店,意面、粽子、月饼等“锋味宇宙”产品层出不穷,甚至和故宫联名推出了“御膳房”礼盒。
而谢霆锋本人也玩起了“身份切换”:
一边在社交平台官宣2025年演唱会,高调回归歌手老本行;
一边继续穿着围裙拍烤肠广告,活成了“娱乐圈最忙厨子”。
这种“既要又要”的跨界人生,反倒成了他的新标签。
毕竟,能在油腻大叔的年纪,把副业干得比主业还风生水起的明星,除了他也没谁了。
回过头看,谢霆锋的15亿烤肠生意,像极了一场精心设计的“人设变现”。
从《十二道锋味》的长期铺垫,到直播电商的精准卡位,再到春日经济的场景绑定,每一步都踩在消费趋势的脉搏上。
但更耐人寻味的是,这场跨界狂欢背后,大众对明星的期待早已变了味。
从前我们追捧他们的作品,如今却更热衷围观他们“做生意”。
或许正如网友所说:“看他卖烤肠比看他拍戏更有趣,毕竟,谁能拒绝一个会赚钱的帅厨子呢?”
来源:电商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