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学们,刚过去的暑假里不少同学应该也玩过一些游戏放松一下,那你们有没有在游戏里收到过‘免费送限定皮肤’的消息?这可能是骗子设下的陷阱哦!”9月1日一早,重庆外国语森林小学校园里,身着警服的“学长哥哥”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一片此起彼伏的“我知道,我知道”。这一
“同学们,刚过去的暑假里不少同学应该也玩过一些游戏放松一下,那你们有没有在游戏里收到过‘免费送限定皮肤’的消息?这可能是骗子设下的陷阱哦!”9月1日一早,重庆外国语森林小学校园里,身着警服的“学长哥哥”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一片此起彼伏的“我知道,我知道”。这一天,重庆市中小学迎来秋季开学首日,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在全区各个中小学、幼儿园同步开展“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活动,用童趣的语言、互动的形式,将反诈、交通、防欺凌等安全知识送到孩子们心坎里,更让“小手拉大手”的安全理念在校园里生根发芽。
“九警防诈亲友团”上线 学长警官带来“反诈小课堂”
“15年前,我也是从咱们学校毕业。”在森林小学的课堂里,歇台子派出所的反诈宣讲员代寅鑫这句开场白一下就吸引到学弟学妹们的注意力。原来,为了让反诈宣讲更贴近孩子,九龙坡公安创新组建的“九警防诈亲友团”也特别吸纳了“警营校友”加入,用“学长学姐”的身份打破距离感。“95后”辅警小代便是其中一员。今天,他不但有警察叔叔的专业性,更以“曾经的学生”身份开启宣讲:“大家看这个聊天记录,‘游戏客服’说要退款必须先扫码,这其实是钓鱼链接!”屏幕上,他提前收集的“游戏充值诈骗”“明星粉丝群集资诈骗”等真实案例,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那如果被骗了怎么办?”小朋友举着手喊。“马上告诉爸爸妈妈,拨打110!记住,警察叔叔阿姨最喜欢帮小朋友抓骗子啦!”代寅鑫的回答引发一片笑声,却在孩子们心里种下“遇骗不慌、及时求助”的种子。
而在杨家坪中学D区,二郎派出所的“反诈摊位”前围满了返校学生。反诈宣讲员沈鑫举着《青少年防诈手册》,用卡通形象演绎和生动的比喻,让原本晦涩的诈骗套路变得通俗易懂。“原来骗子会冒充老师在家长群‘收班费’!我回家要提醒妈妈,班级通知一定要电话确认!”初一新生小雨认真地说。据统计,开学首日,“九警防诈亲友团”就已在区内30余所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宣讲活动。
新校新生的第一堂安全课 交警阿姨带娃“闯关”学交规
巴国城小学是一所今年刚投入使用的新学校,全校学生都是“新生”,对周边路况和交通规则并不熟悉,因此,除了做好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的优化、疏导,走进校园为孩子们传授交通安全知识,就成了属地交管巴国城大队的“第一课”。
“小朋友们,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先看左边,再看右边,确认没车了再走!”民警卢真真蹲下身来,握着一年级小朋友的手,带着孩子模拟过马路。课堂上,她用动画视频讲解“鬼探头”“内轮差”等儿童易遇的交通危险。一问一答之间,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防护意识,筑牢遵守交规、安全出行理念,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让交通安全的种子在每一位同学心中生根发芽。
民警现场倡导同学们,要及时将所学文明交通、交通安全知识分享给家长和亲戚朋友,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每一位同学化身小小文明交通宣传员、践行者,积极传播文明交通理念,担当起家庭监督员的重任,携手家人共建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从"课堂"到"家庭" 让孩子成为家庭"安全小导师"
“我们发现,孩子对家长的影响力往往超出想象。”九龙坡区反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此,反诈宣讲团的成员们还专门设计了“家庭反诈任务卡”——孩子们完成课堂学习后,更可以回家当起安全小导师,和父母一起完成“识别诈骗套路”“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等任务,实现“警家校”安全共育。据了解,下一步,“九警防诈亲友团”将扩大覆盖面,在重要节点结合当前反诈防骗新形势,定期走进校园,让“学生讲反诈、家庭学反诈”成为常态。
晨光中的校园里,孩子们的笑声与警笛的轻鸣交织成曲。从反诈课堂的童趣互动,到交通安全的实景体验,九龙坡公安用“有温度、有创意”的护航方式,不仅为孩子们筑牢了安全防线,更让“安全”二字从课堂延伸到家庭,从童年伴随成长。民警的“安全第一课”,教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守护自己的能力——这或许是与课堂知识同样珍贵的开学礼物。
来源:平安九龙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