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恐龙灭绝之后,大型陆地掠食者的生态位出现了空缺,这个时候哪种动物能够抓住机会,它就将成为新一代的陆地霸主。一种巨大鸟类化石的发现表明新霸主竟是不会飞的巨鸟,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物种名片
加斯顿鸟(Gastornis)
发现地点:欧洲
生存时代:古新世至始新世,6200万至5000万年前
物种体型:身高超过2米,体重约175千克
物种食性:植食性
物种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加斯顿鸟目,加斯顿鸟科
▼加斯顿鸟的复原图|图片来源:chasmosaurs.com
当恐龙灭绝之后,大型陆地掠食者的生态位出现了空缺,这个时候哪种动物能够抓住机会,它就将成为新一代的陆地霸主。一种巨大鸟类化石的发现表明新霸主竟是不会飞的巨鸟,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来自巴黎盆地的巨鸟
默东是位于法国巴黎盆地中的一座城市,也是巴黎西南部的一座自治市,距离巴黎市中心的直线距离只有9千米。19世纪中期,当时还很年轻的物理学家加斯顿·特兰普(Gaston Planté)在默东附近的沉积层中发现了一具史前巨鸟的化石,尽管化石不算完整,但尺寸相当巨大。加斯顿的发现立即引起了古生物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不仅因为巨大的体型,还因为它是当时发现的最古老的鸟类,著名的始祖鸟还要好多年后才会被发现。
▼加斯顿·特兰普|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1855年,法国古生物学家根据加斯顿发现的化石命名了加斯顿鸟(Gastornis),看名字就知道它是以发现者来命名的,不过加斯顿鸟还有许多中文名,包括戈氏鸟、加斯东鸟、恐冠鸟等,这些名字都代表了同一个物种。
加斯顿鸟模式种被命名为巴黎加斯顿鸟(Gastornis parisiensis),种名则来自发现其化石的巴黎盆地。在此之后,法国又发现了更多的加斯顿鸟化石,其中在贝吕发现的化石在1992年被命名为罗素加斯顿鸟(Gastornis russelli),在博瑞发现的化石在2020年被命名为罗兰加斯顿鸟(Gastornis laurenti)。
▼加斯顿鸟的头骨及下颌骨化石|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上面提到的这三种加斯顿鸟都是属内的有效种,而且都发现于法国,其他的种则属于疑似种。在大西洋对岸的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家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根据在新墨西哥州发现的化石命名了不飞鸟(Diatryma),种名为巨型不飞鸟(Diatryma gigantea),时间是1876年。到了1884年,古生物学家埃利奥特·科兹(Elliott Coues)首次提出不飞鸟就是加斯顿鸟,从此之后这个观点一直都有支持者,但到现在还没有定论,于是巨型加斯顿鸟(Gastornis gigantea)成为疑名。
发现于法国的萨氏加斯顿鸟(Gastornis sarasini)命名于1929年,发现于德国的盖瑟尔加斯顿鸟(Gastornis geiselensis)命名于1978年,这两个种依然是疑似种。
在中国也发现了加斯顿鸟属内的疑似种,它就是淅川加斯东鸟(Gastornis xichuanensis),其因发现于河南省淅川县而得名,仅有一块胫跗骨。古生物学家侯连海根据这块化石建立的新属——中原鸟属(Zhongyuanus),种名淅川中原鸟(Zhongyuanus xichuanensis)。2013年的一项研究指出,中原鸟的化石与加斯顿鸟非常相似,应改名为淅川加斯顿鸟。即便中原鸟与加斯顿鸟不是一个物种,也应该是近亲。
▼中原鸟的胫跗骨化石|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许多资料上写着加斯顿鸟的分布范围涵盖了欧洲、北美洲和亚洲,这其实是将疑似种都包括在内的结果,如果仅计算有效种的话,它们的大本营是在欧洲的西部。
大脑袋却有滑稽小翅膀
加斯顿鸟最初的复原是由法国人勒莫瓦纳(Lemoine)完成的,他的依据是一些破碎的化石,其中部分化石的来源都是未知的。正是根据不靠谱的材料,勒莫瓦纳画出了一只身高超过2.5米,有着细长脖子的生物,样子好像一只超大的鹤!
▼勒莫瓦纳最初复原的加斯顿鸟骨架|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加斯顿鸟的骨骼线图|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随着更多加斯顿鸟化石的发现,特别是完整的化石,让我们可以复原加斯顿鸟的模样。与勒莫瓦纳的复原不同,真实的加斯顿鸟高度更低,身体更加粗壮。推测最大的加斯顿鸟脑袋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米,体重可达175千克,比今天最大的鸟类鸵鸟还要大。
▼加斯顿鸟的完整骨架|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加斯顿鸟的复原以及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加斯顿鸟有又高又大的脑袋,双眼位于头顶两侧,这也是全身最高处,在眼睛前面长着一对小鼻孔。加斯顿鸟的脑袋前部是醒目的角质喙,表面光滑又坚硬,在下颌以及脖子肌肉的加持下,具有强大的咬合力。
它们的脖子较长,呈S形向上连接脑袋,向下连接身体,身体相当壮实,后面的尾巴很短并且包裹在羽毛之中。加斯顿鸟已经完全变成了陆行鸟,所以它的前肢变短变小,仅剩下一对小翅膀,看上去非常搞笑。与前肢相比,它们后肢肌肉比较发达,其中三趾向前与地面接触,一趾向后在空中。根据加斯顿鸟的体型和结构判断,它们具有不错的运动能力,能够在地面上奔跑。
▼加斯顿鸟短小的前肢骨骼|图片来源:江泓 摄
作为一种巨大的鸟类,加斯顿鸟身上长着羽毛,不过古生物学家认为它的羽毛颜色并不鲜艳,相反较为单调。
森林杀手竟是素食憨货
加斯顿鸟自从古新世出现之后,一直生存至始新世的早期才消失,时间长达1000多万年。它们生存时的地球比今天温暖湿润得多,发现其化石的巴黎盆地曾经被茂盛的亚热带雨林覆盖,因此推断雨林是这种巨鸟的家园。
▼亚热带雨林环境是加斯顿鸟的栖息地|图片来源:photoeverywhere.co
当古生物学家第一次看到加斯顿鸟完整的头骨,特别是注意到边缘坚硬又锋利的角质喙后,就断定它是凶猛的食肉动物。考虑到当时森林中的哺乳动物体型都很小,但是行动异常敏捷,所以认为加斯顿鸟擅长伏击,在科学纪录片《与古兽同行》中就有还原。体型巨大又吃肉,加斯顿鸟成了古新世至始新世北方森林中的顶级掠食者之一。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与古兽同行》中捕猎的加斯顿鸟|图片来源:geothai.net
关于加斯顿鸟的食性其实一直存在着不同观点,一些研究者就指出:加斯顿鸟虽然有着巨大的角质喙,但是前端缺乏鹰隼那种钩状结构,无法撕咬并肢解猎物;足迹化石表明加斯顿鸟的后肢上没有弯曲锋利的爪子,无法用于捕猎;在一些加斯顿鸟的化石中,还发现了胃石,这也是在植食性动物中常见的。
▼加斯顿鸟的头骨|图片来源:江泓 摄
一锤定音的证据来自2014年,这一年德国波恩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们发表了一份关于加斯顿鸟的研究,研究中采用了同位素检测法,确定加斯顿鸟是完完全全的植食性动物,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加斯顿鸟身上掠食者的标签。那些曾经穿梭于森林之中,四处搜寻猎物的大鸟,现在却成为不折不扣的素食者,而巨大的嘴巴也更适合碾碎果实或切断根茎。
▼加斯顿鸟成为植食性的动物|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无论食肉还是食素,加斯顿鸟都是新生代巨鸟的第一批代表。如果那些疑似种能够确定属于加斯顿鸟属的话,那么它们的发现就将勾勒出新生代初期巨鸟们走出欧洲,进入北美洲和亚洲的壮阔大迁徙。
参考资料:
[1] Prévost, Constant (1855). "Annonce de la découverte d'un oiseau fossile de taille gigantesque, trouvé à la partie inférieure de l'argile plastique des terrains parisiens ["Announcement of the discovery of a fossil bird of gigantic size, found in the lower Argile Plastique formation of the Paris region"]". C. R. Acad. Sci. Paris (in French). 40: 554–557.
[2] Buffetaut, E., and Burrrraur, E. (1997). "New remains of the giant bird Gastornis from the Upper Paleocene of the eastern Paris Basin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astornis and Diatryma." N. Jb. Geol. Palâont. Mh., (3): 179–190. [1][dead link]
[3] Martin L.D. (1992). "The status of the Late Paleocene birds Gastornis and Remiornis". Papers in Avian Paleontology Honoring Pierce Brodkorb.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Los Angeles County, Science Series. 36: 97–108.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2024新发现!英国惊现25米巨鱼龙:中生代海洋中的巨鲲,体型堪比蓝鲸2、超级“娃娃鱼”!它的发现相当于在今天发现了一只霸王龙!
【作者简介】江泓 古生物科普作家、军事科普作家、考古工作者、自媒体。2011年获得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学位,任职于烟台市博物馆。现为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青年工委会会员,烟台市新媒体协会副会长,烟台市博物馆学会秘书长。新浪微博名:江氏小盗龙。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故事?
《恐龙全书》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
来源:青鸟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