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各大投行私下“人心惶惶”,但公开场合却少有人发声质疑当前政策走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的最新警告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他直言:美国正走在一条危险的道路上,3年之内或将迎来一场经济“爆雷”。
8月底,美国劳工部公布的CPI数据显示,7月美国通胀率又一次反弹至4.2%,创下过去18个月的新高。
彭博社报道称,美国各大投行私下“人心惶惶”,但公开场合却少有人发声质疑当前政策走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的最新警告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他直言:美国正走在一条危险的道路上,3年之内或将迎来一场经济“爆雷”。
美联储8月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指出,2025年第三季度美国通胀压力大幅上升,主要受能源价格反弹、服务业价格坚挺等多重因素影响。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四个月下滑,零售销售增速降至1.6%,创下近四年来最低水平。标准普尔的行业分析也显示,汽车、房地产、耐用品等涉及中产阶层的行业销售持续走弱。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在8月30日公布的评估中警告,未来三年美国债务占GDP比重将突破110%,远超历史均值。债务利息支出已逼近GDP的3%,直接挤压了基建、教育、医疗等其他公共支出空间。
华尔街的分析师普遍认为,短期财政刺激虽然可以带来一时的经济增长假象,但长期来看,债务雪球越滚越大,终将拖累整体经济活力。标普全球评级在最新报告中再次下调美国国债展望,理由就是“赤字持续失控,财政可持续性极度恶化”。
今年8月,美联储主席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承认,货币政策面临艰难选择:加息以遏制通胀,还是维持低利率以缓解债务压力?两条路都充满风险。如果加息,联邦政府的债务利息成本将迅速飙升,出现技术性违约的概率加大;如果继续印钞,美元信用将进一步被削弱,国际资本或将加速撤离。
最新数据显示,日本和中国两大海外债主都在悄然减持美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9月初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近六个月全球央行增持黄金的数量创下近十年新高,欧美国家国债资产吸引力大幅下滑。国际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已明显动摇。
而在企业层面,《金融时报》8月底披露,美国政府直接收购英特尔10%股份,试图“掌控关键产业命脉”。这一举动引发华尔街高度警惕。桥水基金达利欧在接受采访时评价,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正在扰乱市场机制,损害投资者信心。许多私募和对冲基金负责人也在闭门会议上表达了类似担忧,但对外却“缄口不言”。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最新报告显示,过去两年美国贫富差距持续拉大,前1%富裕阶层所持有的资产比例再创新高。中产阶层实际收入连续两年负增长,社会不满情绪加剧。皮尤研究中心7月发布的民调显示,超过63%的受访者对政府经济管理能力表达不信任,62%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社会分裂到了危险边缘”。
随着社会撕裂加深,政策也愈发极端。2025年上半年,白宫力推“产业回流”法案,大规模财政补贴半导体、汽车、高端制造业,试图重振本土工业。但根据美国商务部8月的评估,这些项目实际落地率极低,新增就业岗位远低于预期。多家外资巨头公开表示“难以适应美国的营商环境”,导致全球资本对美投资意愿降温。
在这种背景下,威权色彩逐渐增强。8月,美联储理事莉萨·库克被强制免职,白宫直接任命亲信填补空缺。美国财经媒体普遍质疑,这一做法会进一步削弱美联储独立性,加剧外界对美元长期信用的疑虑。达利欧在接受CNBC专访时警告,“如果央行彻底沦为政府工具,市场对美元的信任将彻底崩溃。”
彭博社8月的一篇深度报道揭示,尽管华尔街内部对政策风险早有共识,但公开表态者寥寥无几。多名对冲基金经理匿名表示,“现在谁也不敢冒头,担心被‘重点关注’。”美国银行、摩根大通等大型金融机构高管在内部备忘录中反复提醒员工“避免公开评论敏感话题”。
这种“敢怒不敢言”的氛围,让市场风险在表面平静下悄然积聚。美银研究部8月发布的内部预测,2026年美国经济增速或将低于1.5%,失业率有明显上升压力。达利欧在最新的桥水基金致投资者信中直接指出,如果当前政策不变,“经济心脏病”式的危机将在三年内爆发,并可能引发美国社会的又一轮大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在8月底宣布,将美国长期信用评级前景由“稳定”下调为“负面”。报告直言,美国在未来三年面临债务违约的风险显著上升,财政政策混乱、社会矛盾激化成为主要隐忧。国际金融市场对美国的信任正被消耗殆尽。
2025年,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加征关税政策依旧延续。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多家制造业企业被迫提高产品售价,直接推高了CPI指数。
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补贴政策虽然投入巨大,但产业链重构进展缓慢。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CRS)8月的最新报告显示,2021-2025年半导体产业补贴总额已接近1.2万亿美元,但实际产能提升不足8%,大部分资金流向了行政管理和财务成本。
更严重的是,外资企业对美国市场的信心明显下降,2025年上半年美国FDI净流入同比减少22%。高盛分析师在9月最新报告中指出,“美国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正在成为资金外流的主因。”美国产业空心化和高端人才流失的风险正在显现。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最新中期预测认为,美国经济将在2025-2028年间面临重大调整。债务压力、财政赤字、社会撕裂、政策极端化等多重因素交织,形成“系统性风险闭环”。
达利欧的“大周期”理论再度被市场提及。他指出,历史上大国在面临债务膨胀、社会撕裂、政策失灵时,往往会出现极端事件加速变局。桥水基金在8月致投资者信中明确提出,“三年内美国或将迎来经济爆雷,金融市场的信任体系有可能被彻底重塑。”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美国“尽快重建财政纪律”,但美国两党在财政政策上的分歧愈发激烈,短期内达成有效改革的可能性被普遍看淡。
参考资料:达利欧痛斥:华尔街敢怒不敢言,怕被特朗普报复
2025-09-02 16:13·观察者网
来源:无羽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