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我的观察,原来那些喜欢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很多已经转战菜地,沉醉在种菜的一方天地里。
不知你们注意没有,曾经风靡大街小巷的广场舞,近些年就像潮水一般,说退就退了。
除了一些人流量比较大的广场外,已经很少看见三五一群跳广场舞的了。
那么,广场舞退潮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经过我的观察,原来那些喜欢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很多已经转战菜地,沉醉在种菜的一方天地里。
种菜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能让这些活力四射的广场舞大爷大妈们集体"倒戈"?
我想,答案无外乎在这3个方面。
广场舞作为一种群体健身活动,曾经为老人们带来了无限活力。
那整齐划一的舞步,充满激情的音乐,让他们仿佛找回了青春的节奏。
然而,“水满则溢,月盈则亏”,长期高强度的舞蹈动作,对身体的关节、骨骼造成的潜在损伤逐渐浮出水面。
一些老人在跳舞过程中不慎扭伤、拉伤,身体的疼痛如警钟般敲响,让他们意识到,健身的方式需要重新选择。
而种菜,则为他们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健康体验。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在菜地里,老人们弯下腰播种希望,提起桶浇水灌溉,挥洒汗施肥滋养,每一个动作都是对身体的温柔锻炼。
阳光慷慨地洒在他们身上,如同大自然的馈赠,能促进维生素 D 的合成,增强骨骼的力量;泥土的芬芳悠悠飘来,那是大地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缓解着内心的精神压力。
比起广场舞紧凑的节奏,种菜的劳作更像是一首舒缓的乐章,一场与身体的温和对话,更契合他们对健康的全新追求。
正如那句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健康的身体才是享受生活的根本,而老人们在种菜中找到了呵护身体的新路径。
"晨起掀帘先看苗,胜过医院量三高。"这不是戏言。当生命与另一株生命相互托付时,血压计上的数字也会变得温柔。
自由,是每个人灵魂深处的最大渴望,是生命乐章中最动人的音符。
不自由,毋宁死!多么震撼人心的呐喊!
退休前,人们被工作的种种规矩和责任束缚着,时间和精力都不属于自己,如同被囚于笼中的飞鸟。
等到退休后,终于挣脱了那无形的枷锁,可广场舞却带着一定的集体性和规范性,时间、动作都有严格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人们对自由的追求。
而在种菜的世界里,自由是永恒的主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种植的蔬菜品种,按照自己的心意安排劳作时间。不必在意他人的目光,无需遵循固定的模式。
清晨,趁着阳光正好漫步到菜地,看看蔬菜的长势;午后,伴着轻柔的微风给蔬菜松松土,浇浇水,施施肥,享受那份闲适。
心血来潮时,还能随性地调整菜地的布局。
哪怕什么都不做,就那样静静地呆在菜园子,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种菜的老人最懂其中三昧。不必等领舞喊口令,不用怕踩错节拍,指甲缝里的泥垢都充满了自由的气息。
这种自由的状态,让他们的灵魂如同放飞的风筝,得以尽情舒展。
“自由之于人类,就像亮光之于眼睛,空气之于肺腑。” 在这片小小的菜地里,老人们找回了对生活的掌控感,灵魂也找到了栖息的港湾,他们得以重掌人生主权,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
退休后的人际关系,是情感的温暖港湾,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在广场舞中,人与人的交流多停留在表面,跳舞时热闹非凡,曲终舞散后却难以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系,恰似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再加上,人多的地方必有江湖。
一大群大爷大妈们聚在一起久了,难免家长里短,东家长,西家短,搬弄是非,人前谎话,背后鬼话的,实在是难以应付。
而菜地里的人际关系则别有一番风味。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在这片小小的菜地里,邻里之间因共同的爱好相聚。
分享种植的经验,交流生活的琐事。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你送我一把自己种的鲜嫩青菜,我回赠你几个熟透的新鲜番茄;你给我几棵种子,我回给你几棵苗。
这份简单的交换,传递的不仅仅是劳动的成果,更是浓浓的关怀与情谊。
在这一来一往中,情感如潺潺溪流,悄然升温。邻里之间的距离被无形地拉近,形成了一个充满温情的小圈子。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让退休生活充满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不再孤单寂寥。
少了是非,多了和谐,试问,这样的种菜生活谁能不爱?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从广场舞到种菜,老人们用行动诠释了对幸福的独特理解。
而我们,是否也应该停下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是否在忙碌中迷失了方向,忘记了幸福的真正内涵呢?
来源:自然农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