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0号下午,校园里一阵风带来些许汗味,南农人群里杂着手机屏幕的光点。已能预感到今晚会有个不一样的直播,印象里活动总有些循规蹈矩,这场偏偏预告了个“谢浩男”的名字。一圈人凑在柴火旁嘀咕,说今儿他要来,说不定还能直播带货呢。
8月30号下午,校园里一阵风带来些许汗味,南农人群里杂着手机屏幕的光点。已能预感到今晚会有个不一样的直播,印象里活动总有些循规蹈矩,这场偏偏预告了个“谢浩男”的名字。一圈人凑在柴火旁嘀咕,说今儿他要来,说不定还能直播带货呢。
其实谢浩男那身打扮太像夏天从操场小卖部出来的好学生。短袖短裤,膝盖挂着去年拔河留下的小疤。在学校路中间,镜头扫过路灯下的他,周围一圈乱入的同龄人都没敢上来合影——大家嘴上喊着要追星,真碰见了反倒有点怯场。
晚六点几点钟,操场上仿佛能闻见“今晚直播间有谁”的气味。很多人都打开了手机,本以为会准时见到谢浩男。弹幕里开始浮现“谢浩男呢?”“不会掉链子吧?”这类碎语。两个南农主持人站在直播间,努力把葛根粉和蜂蜜举起来,努力讲着口感、产地,背景弹幕却一水儿问谢浩男。
有人觉得他们推销的方式太像早市摊贩,回头讨论食堂那十几块的套餐还真比直播卖的家乡产品更有烟火味。直播外头,有个师弟拽我胳膊说:“谢浩男还没上线,是因为正在吃烧鸡?”我傻笑一下,也不敢确定。
直到七点,一阵弹幕暴风把我的屏幕堵成马赛克,谢浩男才终于现身。画面里的他有点拘谨,手指头搓来搓去,腿都挪不太动。现场在线人数飞涨,不再只有一两百,一下子噌噌破万。平时看学长学姐讲南农,基本都是“努力学习、发光发热”这一类路径,可谢浩男显然更贴近大家本能的关注点。
有人说他第一次在南农直播间有点“不自在”,表情手势都跟在实验室面见老师那种紧张感重了一点。他开口讲自己学校的事儿,120年的历史和每年食堂春笋炒肉的闪回一块儿,竟然有种老校友回忆杀的韵味。提起学校全国前列的那几门学科,语调其实略显普通,也许念书时间长了自己早习惯了不“宣扬”。
谢浩男提到食堂那段,倒让我想起去年夏天跟他同桌吃的西红柿鸡蛋面。十几块钱一份,四五种做法,不怕饿肚子,晚上有打折。他说健身能让人“挺得住”,你不光是个学习机器,也是个有血有肉的生活参与者。
他说自己考研三战才熬出来,每次卡在英语上。刚听到这事时,我其实有点小失落——原来收到offer那一刻的许诺背后,也是两轮失败和死磕。英文单词他都背了仨笔记本,每天早晨候在食堂门口刷词汇本。谢浩男给师弟师妹们的忠告,没有一句是“一步成功”,全是“失败了问师兄”、“多跟老师请教”、“别怕丢人”。
关于学校产品,他尝过的都能一一说来,像是自家后院的瓜果。他讲蜂蜜的来历,说研发时不比市面那种死甜的口味,更多是南农人的土法子。有次他把葛根粉调自己一杯,放了比包装推荐量多一勺,结果糊成了一坨,他还现学现卖地跟弹幕开玩笑:“学校的产品,不会骗人,就是工序复杂了点。”
那天直播间人气暴涨,礼物榜上“冰儿”又成榜一大姐。一群人刷着礼物,谢浩男每次回应都像在答疑。“榜一大姐”几乎每场都在,他出现,榜单就热闹。据说这位网友几乎无处不在,这也是南农直播间最近热闹的新景。
弹幕建议让谢浩男常驻直播,每周六周日做嘉宾。有人用段子调侃:“谢浩男,出场学校产品一定翻倍卖!”本地同学提议要不以后干脆把主力产品都换成谢浩男试吃的。“民间认为他是农大最佳代言人”,这种调侃其实带着一丝真挚。
到半小时后,谢浩男准备下场,刚说出:“和家人一起就是幸福。”弹幕里忽然安静了一下。这一句,大概只有经历过北漂求学冷清食堂刷夜,才会懂吧。
他用一句“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的结尾,让不少人陷入回忆。最近我有点困惑,仿佛从小到大大家只教我们“努力”,没人说过“开心”也该努力活出来。当直播间关闭那刻,是不是你也会像我一样,盯着屏幕的倒计时,心里嘀咕一句:这学期,会不会多几次这样的小聚。
那些找不到家的孩子,那些独自在食堂角落刷单词的学弟学妹们,一个个串成了南农冬夜的微光。我偶尔怀疑“心态”的重要性是不是被说滥了,可谢浩男这一场,至少让我又真切体会到人间烟火不是话剧里排练出来的。
快结束那几分钟,我猛然注意到一位师弟在弹幕里问:“谢浩男吃饭会不会也是边看直播?”谁能说清呢,也许他和我们一样,偶尔也会在校园某个路灯下刷起别人的故事。要不,下次你最想在南农直播间看谁的分享?有没有那种意料之外的人,上了节目你会自己跳出来刷屏?说点脑洞,憋着不说不如大胆聊聊。
来源:茶余饭后愚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