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热评:用AI假图宣推产品!电商新乱象需早防控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7 16:48 1

摘要:日前,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的内容标识,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景 闻

日前,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的内容标识,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今年初,随着DeepSeek等AI应用爆火出圈,各行各业都迫不及待探索AI在各自领域的应用,期待通过AI提升效率、创造新价值。

然而,面对汹涌而来的AI应用热潮,一些乱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比如:AI生产的虚假信息对受众产生误导、污染舆论空间;不法分子利用越来越逼真的AI生成技术仿冒他人、实施诈骗。再如在电商领域:部分不良商家靠AI假图和低价吸引消费者下单,但“货不对板”;部分直播间用AI造假背景伪装“工厂发货”,对消费者构成欺骗;部分投机取巧的商家借助AI大量盗取原创商家的图片,毫不费力地恶意抄款,加剧行业竞争。可以说,面对AI造假现象,不同行业面临着不同的现实问题。

《办法》的出台旨在防控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技术造假、滥用现象。互联网平台是AI生成信息的主要传播媒介,平台理当是治理的中坚力量。《办法》规定了相关内容的标识规范,并且明确规定了相关平台的审核、检验责任。《办法》出台后,平台也开始积极响应。如快手、豆包等内容平台开始在信息流中标注AI生成字样,提醒消费者注意甄别。再如,淘宝通过模型识别,拦截失真的AI假图上传;明确严禁利用AI等技术合成方式,呈现显著失真与实际不符的商品信息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资讯、娱乐内容,商品图片直接关系到消费决策,AI的应用应当本着提高消费体验、促进原创等原则,否则很容易沦为黑灰产的“助攻”。若使用AI假图宣推产品现象泛滥,将直接伤害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消费意愿,打击诚信经营的商家的经营信心,也将无法实现“品质电商”的目标。电商平台完善规范、推出治理措施,值得肯定。但要最大限度降低AI滥用影响、还消费领域清朗空间,还需全社会的支持和努力。

“该如何兼顾技术进步和伦理规范”等问题愈加现实和迫切,只有秉持发展与安全兼顾的原则,才可能让AI真正服务于美好生活。人必须有价值判断、相关的企业和平台必须有价值取向,防控AI应用乱象应尽早,要各尽其责。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