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白宫于2025年3月25日公布了美方代表团3月23-25日在利雅得分别与乌克兰代表团和俄罗斯代表团进行技术层面会谈的一些成果,随后俄罗斯也公布了美俄代表团在利雅得会谈的成果。
黑海港口一艘被摧毁的粮食货船
俄罗斯实力强大的黑海舰队在特别军事行动中也承受了重大损失
美国白宫于2025年3月25日公布了美方代表团3月23-25日在利雅得分别与乌克兰代表团和俄罗斯代表团进行技术层面会谈的一些成果,随后俄罗斯也公布了美俄代表团在利雅得会谈的成果。
根据公布的文件显示,利雅得会谈还是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实质性结果。比如,现在俄乌都同意在黑海确保航行安全、消除使用武力的可能,以及阻止商船用于军事目的。
实现黑海和平的最大意义有利于全球粮食供应的稳定,同时,美国还同意推动俄罗斯农产品和化肥向世界市场出口,这也是特朗普给予普京的一个显示出极大诚意的条件,是打破拜登政府主导的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封锁的重大举措,如此,普京当局估计也会接下来采取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与乌克兰的和谈。
现在,美国方面似乎更加信心满满,甚至说希望能在4月20日之前达成俄乌停火协议,就是说要在接下来20多天里完成所有谈判,包括普京与特朗普的会谈,甚至可能也包括普京与泽连斯基的直接会谈。
3月23日会谈后,乌克兰国防部长鲁斯特姆·乌梅罗夫(Рустем Умеров)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美乌双方就能源等问题进行了具有建设性的讨论,也达成了部分共识。但是我们都看出来,现在取得的会谈成果都还仅在经济领域,而关于俄乌在乌克兰领土问题上的争议,这一最关键问题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在3月24日俄美双方关于乌克兰领土问题的会谈结束之后,俄罗斯方面表示,双方并没有签署任何文件。在3月25日,泽连斯基也向媒体强调,乌克兰没有就领土问题与美国或与俄罗斯达成任何的共识。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3月22日报道,特朗普的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在和播客主持人塔克·卡尔森的一次访谈中,非常形象地把领土问题在和谈中的位置称为“房间里的大象”。这个比喻的意思是,领土问题现在在和谈中是像大象一样最显眼的,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但是这个大象现在之所以在房间里,是因为大家都在在刻意回避它。而规避领土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现在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俄罗斯已经通过长达3年的军事斗争,牢牢占领和控制了原属的这些地区,并在宪法中肯定了这些地区归属于俄罗斯,乌克兰在这些地区也根本没有了任何军事和政治的存在,乌克兰想通过军事反攻夺回来也根本不可能。但是,如果泽连斯基直接承认了这一点,放弃对这上述地区的领土诉求,他的反对者肯定要他分分钟就下台滚蛋。
尽管特朗普在3月21日表示,目前正在与俄罗斯商谈分割乌克兰领土的契约,但现在还没有谈出结果,这块硬骨头实在太难啃了。
现在,对于美国来说,他们现在好像是在向着这个被称为“俄乌冲突”的堡垒进行着进攻,而领土问题又是这个该堡垒最核心和最坚硬的那部分,虽然暂时还找不到最痛快的解方案,但还是在竭尽全力在领土问题的周围一点点探索可能的空间。
首先,现在欧洲国家这几天在俄乌问题上假乎正在与美国趋于一致,即尽可能最大程度向俄罗斯妥协,为此他们又一次正式拒绝了泽连斯基加入北约的要求,而全面拒绝乌克兰加入北约是普京一直以来的尖端诉求。
但是答应了俄罗斯只是第一步,对于乌克兰来说,他们需要西方国家回答的问题是,既然拒绝了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那么乌克兰的安全谁来提供保障呢?
马克龙根本没有实力作为乌克兰的依靠,只不过是勉作态
法国人给出的答案就,是为乌克兰提供维和部队。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3月20日报道说,法国总统马克龙正在考虑“由联合国牵头组织维和部队”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确保未来的俄乌和平协定得到实施。
对于向乌克兰派出维和部队这件事,关乎欧洲未来的安全边界问题。现在我们也要看到,考虑到向乌克兰派出维和部队,也许就意味着北约正式默许了俄罗斯对乌克兰去军事化的要求,这是俄罗斯德一大胜利。
马克龙应该是考虑到由联合国直接出面维和总比欧洲直接派兵更能减少引起俄罗斯的反感,但俄罗斯自己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所以要通过这个决议,必须在提出后要得到俄罗斯的接受,甚至在该方案形成过程中都须得到俄罗斯的批准。
但是欧洲没想到,俄罗斯还没有来得及对这个由联合国派兵维和的方案表态,已经被摆上餐桌的泽连斯基倒是先跳出来趾高气扬地拒绝了,他在3月21日表示,乌克兰不能接受让联合国维和部队代替伙伴国家派驻维和部队的方案。不过,说起来乌克兰人真是可悲,曾经的一个核武器拥有国已经弄到了需要维和部队保障其安全的地步。
但是,现在关于俄乌领土的谈判仍然没有任何进展,所以如何保障乌克兰安全的问题,即使提前达成协议也无法实施。从泽连斯基的态度看,妥协的空间仍然还很小——但是,我们还是要说句但是,但是,这至少反映了现在的欧洲国家正在头脑清醒过来,他们是在致力于为俄乌冲突的解决想办法,而不是继续添乱,从中也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俄罗斯和普京的另一种胜利。
其实,相对于俄罗斯原有的1709万的法定领土,乌克兰东部及克里米亚地区实际被俄罗斯控制的这十几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就少得可怜,而且,从历史上说,这些领土本来就是苏联的几位前领导人慷慨出让给当年的省级行政单位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的,所以说俄罗斯觊觎乌克兰领土,这个意见我是不同意的,我认为,这些原属独立国家乌克兰的领土很不幸成为一种象征:之前,当它们属于乌克兰时,成了美国、北约和乌克兰得以遏制、打击和削弱俄罗斯的基地和要害,而现在它们属于了俄罗斯,又成为击败乌克兰和北约的象征,也成为我之前所说的“俄罗斯式崛起”的象征。
其实,如果真能有人说服普京和俄罗斯放弃对这些地区的占领,恐怕终结俄乌冲突就会变成了分分钟的事——但是,倘真如此,俄罗斯会视此为特别军事行动折戟沉沙不胜反败的证据,打了3年,最后的胜利又在哪儿呢?美国、北约和乌克兰以后不是仍然可以借此对俄罗斯进行遏制、打击和削弱吗?
俄军特别军事行动的一张海报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抗美援朝战争
如果现在为这场俄乌冲突找一个比较合适的历史参照物,我认为普京当局发动的特别军事行动与当年中国发动的抗美援朝战争有很多相似处。
其一,从战争发动的名义上说,当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受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邀请入朝作战的,而俄军的特别军事行动也可以说是受到了乌克兰东部俄罗斯族自治地区的武装组织的邀请开始实施的。
其二,从战略上说,当年的中国和现在的俄罗斯都是主动发起战争,而不是被迫在受到本土侵略之后进行还击作战。
其三,从战术上说,都是深入他国之领土进行作战,而且都是在他国领土之上进行极为激烈的作战,都是御敌于国门之外。
其四,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和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都持续到3年,或以上,可以说,在这个地球上能够坚持长达3年以上的残酷战争,而且仍然能取得胜利的国家并不多。
其五,从战争势态上说,当年的中国和现在的俄罗斯,除了对外用兵,同步都在进行非常顽强的国内经济建设,普京政府在最近3年进行的国内经济建设,与当年新中国1950-1953年期间的经济建设可以说都非常成功,国内成功的经济建设也反过来支持了国家武装力量的战争能力。
其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参照,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仅仅5年就爆发了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当年也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阴云笼罩了全世界,最终美国及联合国军在板门店不得不签下停战协议,也是看清了当年军事实力并不强大的中国,即使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真的爆发后也仍然无法被击败的铁的事实。
这一次亦然,特朗普在美国上台后,之所以要采取措施刹车俄乌冲突,因为美国政府已经嗅到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味道,也认清了作为美西方敌人的俄罗斯根本不会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倒下,反倒有可能西方还会被打垮的事实,可以说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危机遏制了帝国主义的扩张。
所以,亦可以说,是普京领导的战斗民族的暴武精神把美西方彻底打怕了。
其七,朝鲜战争战争最终以双方签下板门店停战协议而结束,但停战并不代表终战,停战也意味着当年的敌对方随时有可能重启战端,事实上也正如此;从现在美国及俄乌双方为“冻结”冲突所进行的努力看,这场二战以来最为激烈地区性战争如果真有和平那一天,应该也是停战,而不是终战,争议和风险一定会留给历史,比如那些有争议的乌克兰领土的归属。
当然,说了上述的相同或相似,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与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也有着许多明显的不同,比如乌东独立地区
所以,有了上述对比也就是白了另一番道理,即现在俄罗斯占领的乌克兰领土,最终并不会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法理上的解决,但双方又必须得接受既成的事实,这是绕不过去的。
就像朝鲜战争一样,停战之后半岛北南双方一直以互不承认而实际存在着,把更多的争议和矛盾不得不留给了未来和子孙后代,即使到七八十年后的现在仍然是看似无解——但是,至少这七八十年来的朝鲜半岛是和平的。
来源:司马平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