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加速推进全市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凝聚合力,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和治理服务数字化,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
3月27日
日照市新闻办召开
“干字当头 实绩作答”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介绍日照市数字经济发展有关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加速推进全市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发展。各级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凝聚合力,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和治理服务数字化,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2024年中国开放数林指数,日照位列全国地级市第3名,连续三年全国地级市排名前三。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入选“数字百强市”。
一、聚焦实数融合,深化数智转型
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支持各行业“上云用数赋智”,构建跨领域协同创新生态。
一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提速。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2024年实施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161个,上云企业累计1万余家;培育产业互联网平台63个,其中工业互联网平台48个。推动预制菜(海洋食品)等5个“产业大脑”入选省级“产业大脑”建设试点。累计培育省级“晨星工厂”142家,13家企业入选2024年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场景。培育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6个。五莲县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入选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产业集群。日照港建成投用全国首个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一阶段),为传统干散货作业改造成为智慧绿色新场景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新方案。
二是推动农业数字化提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2024年,全市共推广应用农业用北斗终端、植保无人机等现代农业智能装备60余台套。建成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21家、市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55家。岚山区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县域数字农业发展县。大力推动农产品网络销售,为优质农产品插上数字翅膀,2024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2.6亿元。
三是推动服务业数字化提效。打造全省首个面向游客的景区热力图,有效帮助游客避开人流高密度区域、合理规划行程、提升旅游体验。建设“黄海之链”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截至2024年末,平台累计注册企业8713家,实现供应链融资1364亿元。6家单位获评山东电商直播基地,4家企业获评山东电商供应链基地,水产业和茶产业获评山东电商产业带。深化数字技术应用,让数字化红利惠及更多市场主体和消费者,2024年全市网上零售额达92.3亿元,快递业务量超1.7亿件,银行处理电子支付业务超1亿笔。
二、聚焦数字产业,壮大核心动能
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狠抓项目、企业、园区,培育壮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一是推动项目招引培育。2024年,深入落实“项目突破年”要求,大力推进项目谋招推服,7个项目入选2024年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数量居全省前列;日照浪潮智能终端生产基地等项目正式投产。以“数智重构 新质未来”为主题,举办2024年中国(日照)产业互联与数智经济大会,签约41个重点项目,其中数字底座、数据要素项目10个,数据资产、供应链金融服务类项目11个。今年以来,以“项目提升年”为抓手,聚力推动数据产业发展,京东(日照)人工智能数字外包产业基地等项目签约落地,招商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是培育特色企业。塑强企业载体,全市已初步形成集“材料装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为一体的集成电路产业链,电子元件、光电子器件、功率半导体、显示屏产业链正在加快延链、补链,比特智能、美爵智能等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加速壮大,涌现出一批机器人、VR头显、智能穿戴等智能设备制造企业。育强特色企业,培育了数字日照、聚塑互联、迈尔科技等一批特色数字化企业,培育泰盈科技、中开数字等数据服务企业,形成多元化数字经济生态体系。
三是打造产业集群。推动建设“一区多园”数字服务外包产业、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推进日照零碳智能产业园、黄海数字智谷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建设。东港区获评省级数字经济特色集聚区,连续两年入选全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区”;东港区产业互联网平台经济产业集聚区入选2024年山东省平台经济产业集聚区;岚山区获评“省级数字经济总部基地”;3家数字化园区获评“2024年度省级数字经济园区(试点)”。
三、聚焦数据要素,释放数据价值
加快推进数据价值化,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一是推进数据体系建设。完善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体系建设,全市各区县均完成县级节点建设,市本级、岚山区入选国家级政务数据直达基层试点并顺利通过省级验收,10家企事业单位获批省级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我市港口行业入选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专项试点。创新建立“日数通”数据供需对接机制,汇聚共享数据100.4亿条。向社会开放企业注册登记等各领域数据19亿条。
二是构建数据产业生态。明确“三中心一平台一园区”产业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日照数据要素产业园,授权数字日照公司开展我市公共数据运营。依托东港区、高新区,推动数据标注产业快速发展,建成日照数字服务外包基地和日照人工智能数据服务基地,为字节跳动、科大讯飞、百度、美团等大模型企业提供专业数据服务。推动成立数据要素产业协会。
三是探索数据运营交易。初步培育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数据商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建成山东数据交易(日照)平台并完成全省社会数据产品首次入场交易,入驻数据商约60家,登记数据产品29个。依托日照银行拓展金融服务场景,产生实际交易额517万元。10余家公司实现数据资产入表,日照港等4家企业单位通过质押数据资产获银行授信融资5600万元。7个案例入围全省“数据要素×”应用案例。
四、聚焦保障支撑,做优发展生态
坚持“顶层设计、技术创新、数字基建、数字人才”四位一体协同发力,推动数字经济加速提质。
一是强化政策规划引领。出台《日照市数字强市发展规划(2025—2026年)》,作为推动今明两年日照市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要素生态建设的顶层指南。出台《日照市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围绕促进数据标注产业发展,提出打造产业集聚高地、促进标注产业升级、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等6条重点举措。印发《日照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发挥“数据要素×”效应 加快推进数据价值化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动日照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对数字经济发展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
二是持续推动数字技术创新。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围绕企业技术需求,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核心技术攻关,3个项目入选2024年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围绕数字经济相关领域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建成日照市公共数据运营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共建日照(济南)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科技成果到我市落地转化。积极抢抓DeepSeek技术浪潮发展机遇,完成我市DeepSeek大模型基于日照政务云的本地化部署。目前,已会同相关部门推进12345热线智能问答、政务服务智能导办等多项原生政务AI应用测试及上线运行。推动数据赋能营商环境优化,有力支撑“高效办成一件事”。
三是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5G基站建设力度,2024年新建开通5G基站1204个(含共享建设基站)。推动数据中心服务层级和算力规模提升,全市14家统计内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提升14.6%;6家数据中心入选省级新型数据中心。
四是加大数字人才引育力度。2024年以来,全市引进包括数字经济在内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07个、创新人才1017个。加强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聘任了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顾问。加快推动国家、省级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举办2024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组织开展活动260余场次。开展全市青少年大数据科普体验活动200余期,累计1.7万余名青少年参加。
逐“数”兴业,向“新”而行。2025年,市大数据局将紧紧围绕“项目提升年”部署要求,会同各级各部门聚焦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锚定数字经济统筹、监测“两个方向”,紧抓企业、项目、园区“三大重点”,部署实施一系列特色创新工作,在点、线、面上统筹协同抓创新、求突破,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推动日照市港产城高质量融合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来源:日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