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鸡湖街道社会工作室(四标段)自2024年9月19日起正式运营,服务包含邻瑞社区、荣域社区、琼姬墩社区、双湖湾社区、滨湖社区、时代广场北社区、中海社区、新未来社区、星湖社区、海尚社区、景城社区、时代广场南社区等12个社区社会工作室。由苏州工业园区微生活社工事务
金鸡湖街道社会工作室(四标段)自2024年9月19日起正式运营,服务包含邻瑞社区、荣域社区、琼姬墩社区、双湖湾社区、滨湖社区、时代广场北社区、中海社区、新未来社区、星湖社区、海尚社区、景城社区、时代广场南社区等12个社区社会工作室。由苏州工业园区微生活社工事务所配备专职社工负责运营及监管服务,整体服务继续以重点人群帮扶民生服务、社区慈善与志愿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服务、片区特色服务、社区协商及治理服务为基础,深化社会工作站“众引力”工程及红色社会工作站“先锋焱集”两大服务品牌,持续打造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品牌亮点。
2025年4月-6月,金鸡湖街道社会工作室开展慈善与志愿服务2次;社区协商议事7次;社区治理服务8次;片区特色服务16次;走访慰问辖区高龄老人1户,累计服务人次超过700人次。
社区-社工室联席会议
积极推进社区-社工室联席会议,本季度共协同邻瑞社区、荣域社区、琼姬墩社区、双湖湾社区、滨湖社区、时代广场北社区、中海社区、新未来社区、星湖社区、海尚社区、景城社区、时代广场南社区12个社区开展联席会议12次,进一步明确了整体工作计划,了解各条线工作需求,清晰彼此工作沟通协作机制。
社区慈善与志愿
以端午为主要时间节点,开展端午主题市集、公益服务等共计2场,分别包括邻瑞社区“粽意渐浓,艾草正香”端午市集活动、时代广场北社区的“浓情端午,粽享时光”端午市集活动。两场活动整体以端午为主题,融合传统民俗体验、端午互动游戏、公益义诊、便民服务等多元形式,打造兼具文化厚度与生活温度的社区盛宴
专业兜底服务
围绕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儿童关爱保护社会工作、残障人士社会工作、婚姻家庭社会工作等类别,提供专业社会工作兜底服务。针对邻瑞社区、荣域社区、琼姬墩社区、双湖湾社区、滨湖社区、时代广场北社区、中海社区、新未来社区、星湖社区、海尚社区、景城社区、时代广场南社区12个社区进行微心愿征集,针对不同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详细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分类梳理微心愿清单。
本季度针对星湖社区全职妈妈群体开展“悦己爱己,乐享生活”全职妈妈减压小组活动2次,通过互动活动帮助全职妈妈释放压力,提升自我关爱能力,享受生活乐趣;针对海尚社区青少年群体开展“逆风起航,向阳而生”青少年抗逆力提升小组2次,通过互动游戏培养青少年应对挫折的能力,增强心理韧性,助力积极成长;针对滨湖社区6-12岁儿童群体开展“童心启航,快乐成长”儿童心理健康支持小组2次,关注儿童心理发展,通过游戏与互动促进情绪管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针对中海社区独居老人群体开展“岁月友声,余晖不散”独居老人朋辈支持小组2次,为社区独居老人搭建社交平台,缓解独居老人孤独感,增进邻里互助与情感联结;针对双湖湾社区老年群体开展“时光如沙,岁月似酒”老年人生命教育小组2次,通过引导老年人回顾人生历程,感悟生命意义,提升晚年生活幸福感;针对新未来社区低龄长者群体开展“时光恒流自信领航”低龄长者自我效能感提升小组3次,帮助低龄长者增强自信心与行动力,激发潜能,积极适应退休生活,实现自我价值。
社区协商议事
海尚社区社工室围绕多元主体参与,打造具有海尚社区特色的法治文化为抓手,开展“法治苗圃+”海尚社区法治文化微营造项目。本季度共开展4场协商议事活动,其中“共筑法治基石,共建和谐海尚”法治知识宣讲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辖区内的社区社会组织“法先声”作为普法核心力量,切实推动“法治苗圃+”项目落地生根,为构建具有海尚特色的法治文化生态奠定坚实基础;3次花圃改造活动有序开展,社区积极动员居民小组长、居民代表等多方主体参与,将法治元素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有力推动具有海尚特色的法治文化生态建设。
中海社区社工室聚焦河道两岸无防护栏,土地裸露在外,河体发臭等问题开展“知音领航水岸同治”中海社区河道治理项目。本季度共开展4场协商议事活动,4—6月开展3次“多方联动,水岸共治”河岸治理方案落实行动活动,协同社区、物业、居民、社会组织等多方专业力量,共同推进河道治理的方案实施。完成河岸危险区域防撞贴和广角镜的安装,安装抽水泵、安装护栏等,全面提升河道周围的防护能力,保障居民安全出行。
社区治理
星湖社区社工室聚焦电动车充电与停放问题,开展“文明归位安全到位”星湖社区电动车停放与充电整治行动,通过前期定向邀请、宣传招募等方式,已经组建由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社区物业等组成的电动车安全治理小组。本季度通过1次意见征询会,根据前期活动,围绕安全宣阵地微更新、巡查与僵尸车清理等问题汇总居民意见后进行规划,针对此次规划收集居民意见为后期方案实施提供重要依据。
荣域社区社工室落地实施“多元赋能·聚力培育”荣域社区自组织培育项目,推动社区文娱团队向协商议事团队转变,充分发挥居民的特长和优势,提升居民协商议事能力和技术,使居民更加有效地参与社区治理。本季度通过1场议题调研,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理念,整合有效建议,深入挖掘社区治理难点与居民关切重点,推动协商议事落地,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围绕前期调研梳理出的公共场地维护议题,开展了2场协商议事实操活动,以面对面座谈形式,展开充分讨论与协商,实现从“问题提出”到“方案落地”的全流程参与。
景城社区社工室针对机动车地下停车库坡道墙面出现的老旧、破损、单调等问题,以及居民规范停放非机动车的主动性较低,存在出入坡道的不安全骑行行为,乱停乱放等不规范现象,开展“焕‘新’计划”景城社区非机动车地下停车库坡道墙面微更新项目,鼓励和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升居民主人翁意识,增加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感与归属感。本季度通过2场座谈会,搭建社区、物业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平台,促进三方深入交流,深入探讨改造方案,并将优化后的方案进行公示,广泛吸纳居民意见,有效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意识与社区归属感。
时代广场北社区社工室依托小哥驿站,落地实施“聚力联盟促提升・共建共治新效能”时代广场北社区物业联盟赋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新路径项目,实现物业力量与社区力量聚合,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更好的发展,切实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季度开展了1场升级服务、打造关爱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新服务,1场物业联盟服务新业态专题会。围绕新就业群体在休息、配送等环节面临的痛点展开深入探讨,物业联盟单位结合前期走访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如快递员缺乏固定休憩场所、外卖配送高峰期与居民出行冲突等,提出增设小哥驿站便民设施、优化配送路线规划等具体建议。社工室则从专业角度出发,分享关爱服务的创新思路与方法,引导物业联盟打破传统服务模式,通过资源整合、精准对接需求,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关爱体系。
片区特色服务
本年度片区特色服务以“至金鸡最江南”为项目品牌,充分挖掘金鸡湖街道同江南文化的共存点,打造“至金鸡最江南”特色服务品牌,展现融合金鸡湖地区的现代魅力与江南水乡的婉约风情,提供极致、独特、富有文化底蕴的服务体验。本季度共计开展16场片区特色服务活动,累计服务人次约300余人次。
邻瑞社区社工室为丰富广大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非遗保护的内生动力与社会影响力,开展“文化退管雅韵江南”邻瑞社区乐老服务项目。本季度共开展3场主题活动,“粽情江南・雅韵端阳”端午节民俗文化活动活动,通过科普、手工等形式,让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深入了解传统节日内涵,弘扬江南特色端午民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另外开展了2场节气体验文化活动,分别是“星花映夏韵,蛋趣迎立夏”立夏文化体验与“荷风送香气,水扇迎小暑”小暑节气文化体验。通过丰富多样的体验项目,让居民们在互动中触摸节气脉络,于体验里感知文化温度。有效传播了传统节气文化,增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挖掘传统节气的文化内涵,策划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滨湖社区社工室针对7-18岁儿童家庭开展“寻根江南文化共筑儿童友好”儿童友好文化建设项目,将“儿童友好+”理念与江南文化传承、家风建设等内容有机结合,践行儿童友好服务理念。开展1场“竹丝绕江南巧手传文脉”非遗竹编团扇DIY活动,通过“一竹一扇”为载体,以“非遗活化”为理念,以竹编技艺传承作为文化浸润切口:青竹柔韧特质契合青少年美育需求,制作过程中“破篾-编织-收边”的工序磨练,恰与江南文化“匠心守拙”的价值观形成共振,青少年在亲手完成劈竹、编织、固型的过程中感受匠人匠心,激发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与传承意识。另外开展了2场活动分别是“童研江南传家风汉服茶礼润童心”家风课堂、吴语传家风螺钿绣春晖”家风分享会暨母亲节手作活动。“童研江南传家风汉服茶礼润童心”家风课堂活动,特邀智林公益高峰老师进行专题授课。活动通过主题演讲、互动讨论、非遗手作、汉服茶礼等多元形式,引导亲子家庭感悟家风力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吴语传家风螺钿绣春晖”家风分享会暨母亲节手作活动通过吴语家风故事分享环节、螺钿手作实践形式,将吴语文化、家风建设与母亲节情感相融合,生动践行了“儿童友好+”理念。
老苏州的记忆是江南文化的宝贵财富,新未来社区社工室紧扣江南文化主题,围绕老苏州人开展“江南忆往昔,文化暖桑榆”老苏州忆江南项目,通过茶话会、传统文化体验、工艺坊等多种形式,让老年人回忆起记忆中的江南生活,感受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本季度新未来社区社工室共开展2场活动,“江南糕点:四季时光中的味觉诗篇活动”以“回忆分享+现场制作+品鉴交流”的形式展开,通过活动唤醒老苏州人的江南记忆;“水墨寻踪·锦溪记忆”江南文化沉浸体验日活动,以实地探访与文化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活动通过沉浸式的体验,让老苏州人在熟悉的水乡景致与文化氛围中重温过往生活印记,进一步加深了对江南水乡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以锦溪为缩影,让老苏州人的记忆与江南文化的传承相连接,为“江南忆往昔,文化暖桑榆”项目增添了鲜活的水乡文化内涵。
琼姬墩社区社工室聚焦女性群体,开展“江南韵,巾帼情”琼姬墩社区女性成长项目,展现巾帼风采,提升社区女性群体的审美素养和生活品质。本季度共计开展3场活动,“茶语江南,韵致芳华”江南茶文化体验活动,让社区女性们深入了解了江南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了茶艺技能和审美素养;“指尖上的千年技艺”江南编织文化体验活动,社区女性在穿、绕、编、结的指尖互动中感受千年技艺的智慧,提升手工审美与创作能力;“织水染云布语江南”布艺包包diy活动,以江南传统布艺为灵感,通过裁剪、缝制、缀饰等步骤,将江南文化符号融入包包设计,让江南文化在指尖流转中焕发生机,进一步丰富了“江南韵,巾帼情”项目的内涵,助力女性在创造美、感受美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双湖湾社区社工室开展“乐龄桑榆文化润心”双湖湾社区随迁老人文化融入项目,促进随迁老人的广泛参与和文化融入,有效消除随迁老人的“外来感”和“疏离感”。本季度共计开展2场活动,“缫丝织梦·扇绘江南”蚕丝扇子DIY体验,让随迁老人在接触江南传统缫丝与扇绘技艺中拉近与本地文化距离,助力其融入社区。“宋锦为笺,珠落玉盘”宋锦珍珠画DIY,通过了解宋锦的历史渊源以及亲手粘贴出含江南元素或家乡符号的图案,让随迁老人感受宋锦华美与江南文化精致,增进与本地文化的情感联结。
时代广场南社区社工室依托“午间一小时”,针对时代广场南社区特有的白领群体,通过手作体验、快闪活动等活动形式,让这类群体能够在感受江南文化魅力的同时,缓解工作压力,提升文化素养。开展“白领江南忆,一盏咖啡寄闲情”主题活动,活动将江南文化元素与咖啡休闲相结合,让白领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接触和了解江南文化,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午间江南·端午拾趣”江南端午文化快闪活动,活动借助丰富多样、便捷易参与的快闪活动形式,让忙碌的白领在午休或工作间隙,沉浸式体验江南端午文化的独特魅力,缓解工作压力,为职场生活增添文化趣味,传承江南端午文化习俗的同时,增强白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小暑快闪·江南消夏雅集”江南小暑文化活动,通过手作体验、养生互动等多元形式,让白领近距离感受江南小暑习俗的独特魅力,帮助他们在快节奏工作中重拾自然节律,获得身心放松。
社区社会组织培育
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和规范化建设,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成功邀约联众社区服务中心、启明创意时空文化艺术工作室、融合家社区服务中心3家社区社会组织进行线下的访谈,了解了组织优势及特长,挖掘其需求,对后续社区治理活动达成合作意向;开展1次社区社会组织行业交流会,进一步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与法先声、维爱心理、乐享家3家社区社会组织进行了第二轮线下走访,进一步明确社区社会组织需求,提供相关帮扶服务。
站室协同项目
景城社区以端午节为契机,开展“左邻右‘警’端午共安康”警务人员慰问行动,通过节日互动向长期坚守岗位、守护社区平安的警务工作者表达诚挚感谢,借助活动进一步拉近警民距离,营造“警为民、民爱警”的和谐氛围,共同筑牢社区平安基石。星湖社区在“七一”这一特殊节点,开展“老少携手学党史,薪火相传颂党恩”共庆七一主题活动,通过老党员与青少年共学党史、共制手作的形式,营造浓厚建党节氛围,促进代际思想交流与情感融合使青少年直观了解党的奋斗历程激发爱国爱党情怀,树立强国之志,实现红色基因的传承。
来源:企媒创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