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坝协商】楚雄市政协以“1234”工作法擦亮院坝协商履职品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7 15:30 1

摘要:锚定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一条主线”。坚持把院坝协商作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着力在工作重心下移、委员力量下沉、协商触角下延上下功夫,切实把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助推群众关心、政府关注、社会关切的135个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近年来,楚雄市政协以“1234”工作法,激活院坝协商“小阵地 ”,添彩基层治理“大舞台”,为基层社会治理“谁来治,治什么,怎么治”给出了“政协答案”。

锚定助推基层社会治理“一条主线”。坚持把院坝协商作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着力在工作重心下移、委员力量下沉、协商触角下延上下功夫,切实把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助推群众关心、政府关注、社会关切的135个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夯实品牌建设、制度保障“两项基础”。坚持以群众诉求为核心,以推动政协协商由政治性协商向社会性协商转移的适应性变革为协商目标,广泛深入开展协商活动,打造政协履职品牌。院坝协商成为了党委政府“好帮手”、人民群众“连心桥”,更成为政协履职的一张靓丽名片。同时,加强对院坝协商制度机制建设,通过规范制度、优化流程,有效避免了协商活动流于形式。构建了“调研—选题—商前调研—协商—移交—监督”全链条协商程序,建立把协商中反映出的重要情况和意见建议,及时转化为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拓展协商成果。

抓实选题定题、调研协商、成果转化“三个环节”。按照党政交题、委员找题、群众荐题、各方征题、反复比选、市委定题的工作思路,精挑细选了一批群众关注高、问题切口小、协商见效快的议题17个,力求在选题定题上充分体现党政所需、政协所能、群众所盼。坚持“不调研不协商”, 深入镇村、市级相关部门开展商前调研24场次,确保每一场协商都有底数、有问题、有分析、有对策。协商前,合理确定参加人员,吃透商前调研情况;协商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注重干部和群众的互动交流,组织多次协商和讨论,逐步缩小分歧,努力求出最大公约数形成协商共识。

细化组织领导、责任压实、指导督促、典型带动“四条举措”。及时调整充实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加强工作联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按照定人、定事、定时限的原则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构建了主席班子成员领衔、委室负责、乡镇配合的院坝协商工作责任闭环,把每场院坝协商的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委室、具体人员。着力抓好对乡镇委员工作室的商前、协商、商后全过程督促指导,每场协商调研指导均在2次以上。同时,充分发挥州府优势,开展州市政协委员联动、参政议政专家协同指导开展院坝协商7场,邀请州政协领导参与指导院坝协商2场,对15个乡镇的协商成果落地进行跟踪督促,有效提升了协商共识的含金量和群众的满意度。我们坚持边探索边推进、边总结边宣传,强化典型引导,认真总结工作中的成功经验,挑选精品典型案例5个并拍摄成工作宣传片展播,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院坝协商的良好氛围。

作者:刘玲玲

编辑:和士勇

二审:欧阳文军

终审:张居正

来源:云南政协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