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0分钟就解决了民宿退订纠纷,真快呀!”近日,来自四川成都的李女士在丽江“和和美美”文化旅游法律服务站调解员的帮助下顺利拿到退款,连连为丽江高效暖心的法治服务点赞。这一鲜活场景,正是丽江市以“四站一馆一中心”为核心载体,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赋能社会治理
“40分钟就解决了民宿退订纠纷,真快呀!”近日,来自四川成都的李女士在丽江“和和美美”文化旅游法律服务站调解员的帮助下顺利拿到退款,连连为丽江高效暖心的法治服务点赞。这一鲜活场景,正是丽江市以“四站一馆一中心”为核心载体,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赋能社会治理与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在丽江这片多民族聚居的热土上,“四站一馆一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面向全市各族群众及游客提供全程免费服务,让法治阳光穿透服务壁垒,照亮每一个需求角落,成为各族群众身边可感可及的“法治贴心人”。
“四站”精准破题,法治服务直达民心
“有法律难题,先找法律服务站!”如今在丽江,这已成为各族群众与游客的共识。丽江市司法局立足群众多样化法治需求,联合多部门靶向打造特色法律服务工作站,让专业法律资源下沉基层、贴近群众。
在“红石榴”法律服务工作站,党员律师牵头组建双语普法志愿服务队,熟练运用傈僳语、纳西语等民族语言解读法律法规,年均化解民族地区矛盾纠纷百余起。无论哪个民族的群众遇到法律难题,党员队员总能第一时间响应,用贴心服务消除语言与文化隔阂,让各民族群众在法治保障下和谐共处。
退役军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里,党员军转律师主动扛起服务大旗,聚焦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提供就业创业法律咨询、优抚政策解读等免费专属服务。成立以来,党员律师带头值班值守,已为50余名退役军人解决法律难题,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守护妇女儿童权益,云南康滇律师事务所凭借婚姻家庭纠纷调解、人身权益保护领域的丰富经验,承担妇女儿童公共法律服务站职能,“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全国维护妇女儿童先进个人”市妇联副主席曹建秋定期驻站坐班,累计为100余户家庭化解家事矛盾,推动家庭和谐。
作为丽江文旅法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和美美”文化旅游法律服务站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汇聚律师协会、旅游协会、律所等多方力量,组建起一支包含旅游法专家、资深律师、专业调解员的团队。自2025年5月8日成立以来,党员骨干率先践行“公法伴游、全域无忧”使命,创新开展“应急调解+沉浸普法+商户共治”服务,为文旅业态推出“一业一策”精准服务。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党员始终冲锋在纠纷调解、普法宣传一线,40分钟解决民宿退订纠纷等案例屡见不鲜,高效免费的服务赢得各族游客点赞。
四个工作站均以党员为核心,构建“律师+心理咨询师+志愿者”专业团队,成员中既有百佳人民调解员,也有全国律协专业委员会委员。党员带头引导团队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让“小站点”成为基层法治服务的“大平台”。
法律书馆赋能,法治文化浸润人心
“没想到在这里能找到这么全的南亚东南亚法律资料,帮我理清了跨境合同生效的关键细节!”近日,云南义合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鸿飞在云南省图书馆、丽江市图书馆法律主题图书馆查阅资料后,对馆内专业资源赞不绝口。
这个专业法治文化阵地,不仅填补了云南省专业化法律主题图书馆的空白,更构建起“理论研究+实务应用+文化传播”的法治建设新格局。
图书馆占地面积60平方米,可藏书5000册以上,配备阅览设施并联动律所多功能会议室,既能满足20人日常阅读,也能承载百余人规模的普法活动。馆内3500余册文献涵盖中外经典法学著作、实务指南、司法解释汇编,还延伸至心理学、哲学等关联领域——其中,既有省、市图书馆调配的权威资源,也有一名初中女生用两年压岁钱购置捐赠的100多册法律经典,让馆藏兼具专业性与人文温度。
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平生表示,“要把‘纸上的法律’变成‘身边的服务’,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图书馆依托律所23名资深党员律师、专家教授组成服务团队,提供24小时免费服务,节假日和夜间接受预约,定期公开运营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同时,通过数字化阅读设备、法律主题沙龙、案例解析展陈等形式,党员带头开展普法活动,推动法治知识走进各族群众日常生活,助力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思维。
中心发力,法治护航开放发展
随着丽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涉外经济活动日益频繁,涉外法律服务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丽江市司法局联合市律师协会组建丽江市律师协会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打造专业化涉外法律服务高地。
该中心以党员律师为骨干,明确涉外法律制度分析、国际经贸规则研究、涉外纠纷解决机制探索三大核心任务,免费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纠纷调处服务,同时为全市律师开展涉外业务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我们目标明确,切实提升丽江涉外法律服务竞争力。”丽江市律师协会涉外法治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为建强涉外法律人才队伍,中心建立5个“一”学习培训机制:每月组织1次集中学习、1次交流研讨,每季度邀请专家讲授东南亚国家法律与民风民俗,每年开展1次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者涉外法治培训,组织1次涉外企业调研交流。
此前,借助南京市雨花台司法局赴丽江开展“拓展涉外法律服务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研讨交流契机,丽江深入学习雨花台涉外业务在机构设立、执业理念、优势领域等方面的经验,双方达成律师行业合作共识,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丽江还深化与港澳法律界的交流,并探索与缅甸、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开展法律合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对外开放注入法治动能。
从基层服务站的“精准服务”,到涉外中心的“专业护航”,再到法律书馆的“文化浸润”,丽江“四站一馆一中心”正以多元协同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平安丽江、法治丽江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如今,法治已成为丽江发展的“金色名片”,在守护各族群众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推动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稳步前行。
来源:丽江市委政法委
责任编辑:周云鸽
来源:云南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