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雨后风凉暑气收,庭梧叶叶报初秋。”时光匆匆,转眼间已经来到9月份,此时暑气渐收,天气渐凉,虽说还没有完全凉爽下来,但早晚的气温已经明显下滑。早上出门路上的风已经不再像夏日那般炙热了,吹在身上还有丝丝清凉的感觉,随着时间继续向前推进,秋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
“雨后风凉暑气收,庭梧叶叶报初秋。”时光匆匆,转眼间已经来到9月份,此时暑气渐收,天气渐凉,虽说还没有完全凉爽下来,但早晚的气温已经明显下滑。早上出门路上的风已经不再像夏日那般炙热了,吹在身上还有丝丝清凉的感觉,随着时间继续向前推进,秋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
秋天分为孟秋、仲秋和季秋,按照节气来划分的话,立秋到白露前是孟秋,白露到寒露前这段时间为仲秋,寒露到立冬前为季秋。再过3天就要进入到白露节气了,也意味着即将进入到仲秋时节。
常年在进入仲秋后,我国南北地区的气候都会出现明显变化,北方的冷空气逐渐活跃,气温开始明显下滑,北方大部分地区会在仲秋时节完成夏秋季节转换。而南方地区将进入到夏季尾声阶段,天气渐凉,即使有秋老虎出没但也扑腾不了几天了。
白露的到来除了在气候上会有明显变化外,在农事活动上它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没有气象预报的古代,人们是非常依赖节气来安排农事和生活的。此时正是秋熟作物灌浆结实、晚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时期。能不能秋收与这段时间有没有个好天气至关重要,像收割、播种、晾晒、摘棉等工作都需要一个晴好天气才能顺利进行。
所以在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不怕白露晴,就怕白露淋”,9月7号白露,为啥怕白露下雨?看看古人农谚是怎么说的。
“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
这句农谚说的是如果在白露节气这天恰逢晴天的话,这是一个好的征兆,说明短期内不会降雨,天气晴朗光照充足,而此时农作物又处于最后生长成熟的关键时期,已经不需要雨水了,所以晴天有利于作物生长并且谷粒能颗粒饱满。
“处暑雨甜,白露雨苦”
这句农谚是将处暑时节的雨和白露期间的雨做对比,说的是处暑节气正是农作物飞速生长时期,此时三伏天可能才刚刚过去,降雨的话不仅可以去除伏天的伏热,还能给经受暴晒的庄稼带去甘霖,所以说处暑下雨是甜的。
而白露节气下雨则不是一种好预兆,因为谷物趋于成熟,马上就可以收割了,此时降雨不仅会延误秋收进程,即使抢收了还不能及时进行晾晒工作,最终可能导致谷粒潮湿发霉以至于坏掉。农谚“白露雨,有谷无好米。”、“白露雨多,五谷难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综上来说,白露下雨是弊大于利的,虽说秋季降雨可以带来清凉降温,体感上会舒适些,但对于农业生产而言,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农民朋友们在近期可以多关注一下当地最新天气情况,如若降雨多,要提前做好准备了。
来源:心灵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