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蓝守护成长路 全市“开学法治第一课”筑牢未成年人安全防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3 09:29 2

摘要:秋风送爽,新学年同学们走进校园,全市“开学法治第一课”宣讲活动也随之拉开序幕,检察官们来到学校走上讲台,为同学们送上新学期的“法律必修课”,筑牢未成年人成长安全防线。

秋风送爽,新学年同学们走进校园,全市“开学法治第一课”宣讲活动也随之拉开序幕,检察官们来到学校走上讲台,为同学们送上新学期的“法律必修课”,筑牢未成年人成长安全防线。

兰州市人民检察院:

以案释法 向校园欺凌说不

近日,兰州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妇联走进红古区第十七中学开展“金城家韵·家庭教育巡讲”活动,共筑校园反欺凌防线。此次活动特邀城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以“向校园欺凌说不”为主题,为全校260余名七年级新生带来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法治教育课。

校园欺凌不仅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更可能触及法律底线。检察官从司法实践出发,结合近年来办理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法律后果及应对方法。通过以案释法和热播剧《无尽的尽头》中相关普法片段,引导同学们明确行为边界,树立尊重他人、依法自护的意识。课程中还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检察官一一解答,现场氛围热烈。

检察机关不仅是法律监督者,更是法治教育的宣讲员和青春成长的守护人。通过走进校园,直面学生,把专业的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帮助孩子们在法治阳光下健康成长。

安宁区人民检察院:

敬畏法律 辨是非远离陷阱

近日,安宁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副主任、阳光小学法治副校长走进课堂,在“开学法治第一课”宣讲活动中,围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其他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同学间经常发生的矛盾、网络言行规范等日常情景切入,深入解析未成年人常见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界限与后果。借助真实案例,以案释法,生动阐释相关法律条款,引导学生认识到“未成年人并非违法犯罪的‘免责金牌’”,同学们要学会敬畏法律、明辨是非、远离陷阱。课堂互动频频,气氛热烈,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了规则的意义、学会了把握行为的边界。

在碧桂园小学,未成年检察部检察官聚焦禁毒教育,以“你知道‘上头电子烟’可能隐藏毒品吗”“如何拒绝陌生人提供的‘提神饮料’”等问题引发思考,逐步揭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成瘾机制与健康危害,重点揭露了新型毒品通过“电子烟”“糖果”“贴纸”等伪装形式渗透的陷阱。通过情景模拟、视频展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毒品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新型毒品的隐蔽性以及涉毒行为所带来的法律与人生代价,进一步强化“远离第一口”的防范意识,在沉浸式体验中学会辨别风险、掌握拒毒技巧。

七里河区人民检察院:

守护净土 抵制不良网络诱惑

8月29日,七里河区人民检察院走进辖区兰州四中,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宣讲活动。

活动中,七里河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兰州第四中学法治副校长表示,担任法治副校长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七里河区人民检察院将切实履行好这项职责,积极配合学校需求,围绕预防校园欺凌、性侵害、网络犯罪以及毒品危害等突出问题,通过法治讲座、模拟法庭、检察开放日等多种形式,为同学们提供更加精准、生动的法治教育产品,协助学校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共同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随后,未成年检察部检察官以“以法之名 守护青春净土”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了生动而深刻的“开学法治第一课”。课堂上,检察官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中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条款,并选取近年来辖区内发生的典型涉未成年人案例,重点讲解了校园欺凌的常见形式,包括肢体冲突、言语侮辱、社交排挤、威胁恐吓及网络暴力等,明确指出欺凌行为可能引发的法律后果,指导学生如何识别风险、预防侵害、依法维权。

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隐蔽性强、未成年人易受侵害甚至被诱骗参与的特点,检察官以案释法、以法论事,揭露“游戏装备交易”“免费皮肤”“刷单返利”等常见诈骗手法,引导学生增强信息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网络诱惑,做到安全、健康、节制用网。

皋兰县人民检察院:

寓教于乐 法律知识“活”起来

8月29日,皋兰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走进皋兰县魏家庄小学,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法治第一课”,为学生们带来了新学期的法律知识盛宴,用专业与趣味为校园安全筑起“法治屏障”。

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偏小、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检察官精心设计了“趣味导入—案例讲解—实践运用”的课堂流程。课堂开篇,检察官以学生们熟知的热门电影情节为切入点,通过提问“如果电影里的角色遇到危险该怎么办”,瞬间点燃学生们的参与热情,自然过渡到校园安全知识讲解。随后,检察官结合近年来办理的案件,用孩子们能听懂的“大白话”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与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条款,从“遭遇校园欺凌该找谁求助”到“陌生人给的零食能不能要”,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具体问题,让学生们在倾听中掌握自我保护的法律常识。

为了让法律知识真正“活”起来,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情景模拟环节。检察官扮演“陌生网友”“可疑陌生人”,邀请学生上台模拟“拒绝不良网络邀约”“被陌生人搭讪如何应对”等场景,引导学生在互动中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此次“开学法治第一课”,既满足了小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需求,又通过趣味形式让法治意识深植童心。皋兰县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校园法治宣传活动,让法治教育成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常态化课程”,为构建平安法治校园贡献检察力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烁

来源:观澜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