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种小麦,专家给出三点建议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3 08:04 2

摘要:又到了秋种小麦的关键时期,科学的种植方法对于来年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近日,相关专家针对今年秋种小麦提出了三点重要建议,旨在帮助农户提高种植水平,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

又到了秋种小麦的关键时期,科学的种植方法对于来年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近日,相关专家针对今年秋种小麦提出了三点重要建议,旨在帮助农户提高种植水平,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

一、改变施肥习惯,施足有机肥与化肥

长期以来,部分农户存在偏施化肥、忽视有机肥的现象,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土壤肥力逐年降低,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专家建议,今年秋种一定要改变这一不良习惯,将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有机肥富含多种营养元素,能够为小麦生长提供长效的养分支持,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小麦根系的生长和发育。例如,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堆肥、绿肥等都是优质的有机肥来源。在施用有机肥时,可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小麦目标产量,每亩施用量在1500 - 2000公斤左右。

同时,合理搭配化肥也不可或缺。化肥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的特点,能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及时补充所需养分。要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小麦的需肥规律,精准确定氮、磷、钾等化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比例。一般来说,高产田块每亩氮肥用量(纯氮)为14 - 16公斤、磷肥(五氧化二磷)6 - 8公斤、钾肥(氧化钾)5 - 6公斤。施肥时可将有机肥、磷钾肥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一次性底施,氮肥则按照底追比6∶4左右进行施用,避免过量偏施底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

二、适时适量晚播5 - 7天

传统观念中,很多农户认为小麦早播就能早出苗、早生长,从而获得高产。但实际上,过早播种存在诸多弊端。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秋季气温普遍偏高,如果小麦过早播种,在较高温度下,麦苗生长过快,容易出现旺长现象。旺长的麦苗茎秆细弱,分蘖过多,养分消耗大,抗寒能力下降,在冬季容易遭受冻害。而且,早播还会导致田间群体过大,通风透光条件差,增加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专家经过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建议今年秋种小麦适时适量晚播5 - 7天。晚播能够有效控制冬前积温,使小麦在冬前生长稳健,只长出5 - 6片壮叶和2 - 3个有效分蘖,这样麦苗能够积累充足的养分,增强抗寒抗倒伏能力。同时,晚播还能使小麦群体结构更加合理,通风透光良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小麦的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实现高产。

不同地区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小麦品种特性确定具体的晚播时间。例如,黄淮海麦区中北部适宜播期在10月初至10月15日的,今年可推迟至10月5 - 12日;南部适宜播期在10月15 - 25日的,可推迟至10月20 - 31日。农户们要密切关注当地农业部门发布的播种指导信息,结合实际情况,把握好晚播的时机。

三、使用包衣种子,推行种肥一体播种

种子处理是小麦种植的重要环节,使用包衣种子能够有效预防多种病虫害,为小麦的健康生长奠定基础。小麦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以及地下害虫、蚜虫等病虫害,严重影响小麦的出苗率和幼苗生长。包衣种子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在种子表面包裹一层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微量元素等成分的种衣剂,能够在种子周围形成一个保护屏障,阻止病虫害的侵染,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在选择包衣种子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质量可靠的产品,并注意查看种衣剂的成分和适用范围,确保其能够有效防控当地常见的病虫害。

此外,大力推行种肥一体播种技术,能够提高播种效率和肥料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效。种肥一体播种机在播种的同时,将肥料按照一定的深度和距离施入土壤中,使种子和肥料在空间上合理分布,避免了肥料与种子直接接触导致的烧种烧苗现象。这样,小麦在生长初期就能及时吸收到充足的养分,促进根系和幼苗的健壮生长。种肥一体播种时,要根据土壤肥力、小麦品种和目标产量,选择合适的种肥配方和施肥量,一般种肥以复合肥为主,施肥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同时,要调整好播种机的播种深度和施肥深度,确保播种和施肥质量。

今年秋种小麦,农户们务必重视专家提出的这三点建议。改变施肥习惯,施足有机肥和化肥,为小麦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适时适量晚播,让小麦稳健生长,增强抗逆能力;使用包衣种子并推行种肥一体播种,从源头上保障小麦的健康生长和高效种植。只有将这些科学的种植方法落到实处,才能为明年小麦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

来源:风趣一半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