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杞县:良种激活沙土地 全链发展让花生成乡村振兴“金豆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05:29 1

摘要:2025年8月31日,走进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阳堌镇孟寨村,连片的花生田铺展在眼前,翠绿的枝叶随风轻晃,满是生机与丰收的期许。“阳堌镇这两年引进的新品种花生,抗逆性特别强,耐旱又耐涝,还不容易招病虫害,结出来的果仁饱满紧实,出油率也比老品种高不少,特别适合咱们老百

作者:张慧慧

2025年8月31日,走进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阳堌镇孟寨村,连片的花生田铺展在眼前,翠绿的枝叶随风轻晃,满是生机与丰收的期许。“阳堌镇这两年引进的新品种花生,抗逆性特别强,耐旱又耐涝,还不容易招病虫害,结出来的果仁饱满紧实,出油率也比老品种高不少,特别适合咱们老百姓规模化种植!”该村村干部张猛蹲在田埂边,指着长势喜人的花生植株介绍道。

连片种植的花生田 徐照恒 摄

阳堌镇本就坐拥沙质土壤这一先天优势——松软透气的土壤特性,恰好契合花生根系生长需求,是天然的“花生适种区”。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地花生产业却始终陷在“小打小闹”的困境里:农户多是零散小块种植,既没有统一规划,也缺乏协作联动,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更关键的是,长期沿用自留种导致种子退化严重,品种单一老旧,最终使得花生产量始终在低位徘徊,亩产仅约700斤,农民辛苦一季却赚不到多少收益。得天独厚的沙质土壤优势,没能真正转化为带动群众致富的“经济优势”。

当地花生产业的“破局之路”,始于镇党委、政府对特色产业发展的重新谋划与精准发力。近年来,阳堌镇主动对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邀请农业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对全镇的气候条件、土壤成分、水文情况进行全方位检测与科学分析。当“阳堌镇沙质土壤理化性状优良,完全适宜大规模种植花生”的专业结论出炉后,镇里发展花生产业的决心更加坚定。很快,省农科院将阳堌镇定为“高效高产优质花生种植示范基地”,并针对性引入高油花生“豫花 9326”、高油酸花生“豫花93”系列等一批高产优质良种,为当地花生产业注入了关键的“优质基因”,从源头破解了“种源差”的难题。

“好种子是基础,科学种植技术才是产量提升的‘金钥匙’。”阳堌镇农业农村办公室负责人坦言。为了让良种发挥最大效益,镇里多次邀请省、市、县三级农业专家,建立起“专家+技术员+种植户”的常态化指导机制,常年为农户提供全生长周期技术服务。从春季播种时的土壤墒情把控、播种密度调节,到生长期的水肥精准供给、病虫害绿色防治,再到收获期的最佳采摘时间判断、晾晒储存技巧,专家们全程跟进,通过“田间课堂+手把手教学”的方式,把实用技术送到种植户身边。遇到农户不懂的问题,专家还会现场示范操作,帮大家彻底破解了“想种好却没技术”的困扰。

在良种与技术的双重加持下,阳堌镇花生产量迎来质的飞跃,亩产从过去的约700斤,稳步提升至如今的约900斤,部分管理精细的地块亩产甚至突破千斤。产量上去了,农户的收入也跟着水涨船高,发展花生产业的信心和底气越来越足,曾经“不愿种、不敢种”的农户,如今纷纷主动加入种植队伍。

不满足于“种得好”,阳堌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花生产业从“种植端”向“加工端”“销售端”全链条拓展,让花生的“附加值”持续攀升。依托日益壮大的花生产量优势,镇政府主动牵线搭桥,不仅为项目落地协调土地、办理手续,还提供政策咨询支持,帮助当地农民张帅建起了豫东地区规模最大的花生交易大市场。如今,该市场每天都有来自周边市县的收购商往来,年交易量已达40多万吨,成为区域性花生流通枢纽,彻底解决了农户“卖花生难、卖不上价”的顾虑。与此同时,全镇已有4000多人转型成为花生产业经纪人,带动2000多辆各类收购车辆活跃在田间地头与交易市场之间,构建起“农户—经纪人—市场”的畅通销售网络,让花生能以最快速度、最优价格走向市场。

在深加工领域,阳堌镇同样交出了亮眼答卷。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民潘方圆投资1500万元创办“开封遍地香花生制品有限公司”,公司研发生产的麻辣花生、香叶花生等产品,凭借酥脆口感和优良品质,成功获评“开封市名优品牌”,不仅畅销河南各地,还走进了湖北、山东等周边省份的商超,每年销售量达600多吨。截至目前,阳堌镇已培育花生深加工龙头企业5家、外贸出口企业1家,花生制品远销东南亚市场;另有花生脱壳、筛选等初级加工点78家,低温仓储能力达15000多吨,真正形成了“种植—加工—仓储—销售”环环相扣的完整花生产业链,让一颗小小的花生,能卖出更多“花样”,创造更大价值。

花生加工车间 徐照恒 摄

如今,阳堌镇的花生产业仍在加速升级。据了解,该镇正积极申请建设占地400亩的花生产业示范园区,未来园区建成后,将整合技术研发、良种培育、精深加工、电商销售等功能,进一步汇聚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这不仅能推动阳堌镇花生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更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乡镇乃至全县花生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更持久的动力。

来源:大卫微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