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泗水 抗战记忆 · 1931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3 06:03 4

摘要:在沂蒙革命老区的版图上,泗水以泗河为血脉,南接鲁南烽火,北连鲁中战旗,成为两大抗日根据地的战略纽带。泗水党组织带领全县人民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抗日武装,成立抗日救国群众团体,创建、发展和巩固抗日游击根据地,将星火燎原的红色基因深深镌刻在泗河两岸。面对侵略者的

在沂蒙革命老区的版图上,泗水以泗河为血脉,南接鲁南烽火,北连鲁中战旗,成为两大抗日根据地的战略纽带。泗水党组织带领全县人民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抗日武装,成立抗日救国群众团体,创建、发展和巩固抗日游击根据地,将星火燎原的红色基因深深镌刻在泗河两岸。面对侵略者的铁蹄,泗水儿女威武不屈,他们以山为屏,以河为障,用土枪大刀构筑钢铁城。据不完全统计,泗水军民主动出击和配合主力部队与敌作战300多次,拔除日伪据点百余座。

为深入践行“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的崇高使命,“泗水融媒”公众号从今日起正式推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之“红色泗水 抗战记忆” 专栏。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重返历史现场,钩沉岁月细节,通过一段段文字、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故事,系统追溯从1931年至1945年,在这片英雄土地上,可歌可泣的抗日斗争历程。

铭记,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愿我们共同守护这份独特的“泗水印记”,让先烈们的英雄事迹照亮未来,激励新一代泗水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勇前进。

中共泗水县党的活动始于土地革命战争初期。1928年,马列著作《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等单行本开始传入泗水,使一批在漫长的黑夜中寻求光明的先进知识青年见到了共产主义的真理之光,思想上受到了启迪和教育。是年,济南五三惨案发生后,县立高级小学的进步师生纷纷罢课集会,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这就为中国共产党在泗水建立与发展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9月18日深夜,根据不平等条约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九一八事变爆发。第二天日军占领沈阳。至1932年2月,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沦为日本的占领地。九一八事变,标志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始,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激起了广大人民的爱国之情和雪耻之志,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泗水县在外地求学的学生,纷纷投入到抗日救亡的运动。

1931年9月19日,日本军队在沈阳小西门城墙上向城内射击。

10月,分别在兖州省立四乡师和济宁省立七中上学的乔海秋、周蓝田积极参与组织抗日救亡宣传队,走上街头、深入乡间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控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出卖民族利益,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本质。

1931年10月,全国各地学生纷纷走上街头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1月底,在济南正谊中学上学的钱杰东积极参加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领导的济南、青岛等地学生赴南京向国民党政府请愿活动。他和同学们一起冒着风雪,不顾反动军警的镇压,到济南车站卧轨截车,向市民和士兵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经过六天六夜的坚决斗争,迫使韩复榘答应备车。12月12日,济南学生在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蒋介石被迫接见了学生。

1931年12月,北平、上海、济南等地学生在南京国民党政府门前示威,抗议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出兵抗日
12月,乔海秋、周蓝田参加鲁南七校学生赴南京请愿活动,12月16日晚,曲阜二师、滋阳乡师、济宁七中、济宁第三职业学校、泰安县师范、泰安省立三中、曲阜明德中学共七个学校的2000多名学生齐聚兖州火车站。学生代表与站方交涉索车遭拒后,学生被迫卧轨截车。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同学们坚持斗争,致使津浦铁路交通中断4昼夜。周蓝田、乔海秋等进步学生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受到了锻炼,提高了觉悟。

12月底,钱杰东从南京回乡后,向邻里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还向一些知识青年介绍《共产主义概论》《共产主义ABC》等革命书籍和李大钊、鲁迅等人的著作。由于反动当局对共产党人的疯狂 搜捕和血腥镇压,不少党组织连遭破坏,钱、周、乔等人几经脱险或转至异校,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钱杰东(1912.07-1941.04),原名钱汝滨,泗水县杨柳镇小颜庙村人。1931年2月,在济南正谊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春,他和盛北光等恢复成立聊师党的中心支部。1937年10月,参与领导乐陵枣林抗日阻击战。1937年底,钱杰东根据省委指示回到家乡泗水县开展党的工作。

来源:泗水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