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团博物馆扎堆纳凉喧哗,工作人员劝说无果,馆长:让他们凉透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3 05:08 2

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馆长,他们还在里面闹腾呢。"小李擦着额头的汗珠,声音里带着焦虑。

周明远放下手中的茶杯,透过办公室的百叶窗望向大厅,那群穿着荧光绿运动服的人正围成一圈,嗑着瓜子聊着天,仿佛这里是他们家的客厅。

"让他们闹去吧。"周明远的嘴角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今天会很有趣的。"

01

七月的太阳像个发了疯的烙铁,炙烤着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柏油路面散发着令人窒息的热浪,连知了都懒得叫唤了。市博物馆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将炽热的光线反射到街面上。

上午九点半,一群身着荧光绿运动服的中老年人浩浩荡荡地出现在博物馆门口。

他们手里拿着小马扎、蒲扇、保温杯,有的还背着小包,里面装着瓜子、花生和各种零食。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名叫王铁山,个子不高但声音洪亮,挺着一个啤酒肚,脸庞被太阳晒得通红。

"走,进去凉快凉快。"王铁山大手一挥,像个将军指挥着部队。

这群人涌进博物馆的自动门,瞬间感受到了空调的凉爽。他们齐齐发出满足的叹息声,仿佛久旱逢甘露。

负责安保的老张刚想上前询问,王铁山已经抢先开口:"老哥,我们是前进街暴走团的,天太热了,进来避避暑。"

老张愣了一下,这种情况他还是第一次遇到。按理说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只要不破坏展品,任何人都可以进来参观。但这群人明显不是来看展览的。

"你们...是来参观的吗?"老张小心翼翼地问道。

"当然,当然是来参观的。"王铁山眼睛滴溜溜一转,"我们这些老百姓,平时忙着生活,难得有时间来陶冶情操。今天天气这么热,正好进来看看文物,顺便凉快凉快,一举两得嘛。"

老张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也说不出什么来。毕竟人家说得冠冕堂皇,而且博物馆确实是免费开放的公共场所。

暴走团的成员们在大厅里四散开来,有的找到了沙发坐下,有的直接在地上铺开了随身携带的塑料布。王铁山的老婆李桂花是个瘦高个儿,声音尖细,她指挥着几个姐妹:"来来来,都坐这边,这里风大。"

很快,博物馆的大厅就被他们占领了。有人拿出保温杯开始喝茶,有人掏出瓜子开始嗑,还有人拿出手机开始刷抖音,外放的声音此起彼伏。

刚入职不久的工作人员小李正在前台整理资料,听到嘈杂的声音抬起头来。眼前的景象让他目瞪口呆:十几个人在大厅里席地而坐,仿佛在开什么聚会。地上已经撒了不少瓜子皮,有个大妈正在给别人剥橘子,果皮随手扔在了地上。

小李赶紧起身走过去:"大爷大妈,博物馆里不能这样喧哗,也不能乱扔垃圾。"

王铁山抬起头看了小李一眼,这个年轻人二十出头,戴着眼镜,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小伙子,这么热的天,我们进来凉快凉快怎么了?我们又没破坏东西。"

"但是您看,"小李指了指地上的垃圾,"这样会影响其他游客的参观体验。"

"影响什么影响?"李桂花在一旁插嘴,"我们坐在这里又没挡着路,谁说不能在这里休息了?这是公共场所,我们纳税人有权利在这里停留。"

小李觉得有些无奈,他指了指墙上的告示牌:"您看这里写着,博物馆内请保持安静,禁止喧哗。"

"我们这叫喧哗吗?"王铁山的声音更大了,"我们就是正常说话,又不是在吵架。小伙子,你是不是管得太宽了?"

周围的暴走团成员开始起哄,有人说:"就是,年轻人没礼貌。"有人说:"现在的小孩子就是不懂尊重老人。"

小李脸红了,他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这是他入职以来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正在这时,几个真正的游客走了进来。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他们看到大厅里的情况,表情有些诧异。

"爸爸,他们在干什么?"小女孩好奇地问道。

年轻父亲尴尬地笑了笑,没有回答,拉着妻子和女儿快速走向展厅。

这一幕让小李更加焦虑,他意识到这群人的行为已经开始影响正常的参观秩序了。

02

随着时间的推移,暴走团的成员们越来越放肆。他们仿佛把博物馆当成了自己家的客厅,有人开始大声打电话,有人拿出扑克牌准备打牌,还有人竟然拿出了一个小音响。

"来来来,放点音乐,这样才有气氛。"一个戴着遮阳帽的大妈说道。

音响里传出了《最炫民族风》的旋律,虽然音量不是很大,但在安静的博物馆里显得格外刺耳。

小李再次走过去:"大妈,博物馆里真的不能播放音乐,这会影响其他游客。"

"什么影响?"那个大妈不屑地看了他一眼,"我们这是在锻炼身体,你懂不懂?"

说着,她竟然站起来在原地扭动起来,几个姐妹也跟着动了起来。虽然动作幅度不大,但在博物馆里跳广场舞的画面还是令人咋舌。

这时,一位老先生走了过来,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衫,看起来很有教养。"几位,能不能把音乐关掉?我想安静地看看展览。"

王铁山站了起来,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位老先生:"你算哪根葱?凭什么管我们?"

"我是来参观的游客,有权利要求一个安静的参观环境。"老先生平静地说道。

"游客?我们也是游客。"李桂花尖声说道,"谁规定游客不能听音乐了?你有本事找管理员去。"

老先生摇了摇头,转身离开了。他走到前台找到小李:"小伙子,你们管理员在哪里?这样下去不行。"

小李为难地看了看大厅里的情况,然后说:"我马上向领导汇报。"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馆长办公室的内线。

"周馆长,大厅里来了一群暴走团的人,他们在这里播放音乐,还乱扔垃圾,游客都有意见了。"

电话那头传来周明远平静的声音:"我知道了,你先尽量维持秩序,不要与他们发生正面冲突。"

"那...我们要报警吗?"小李小声问道。

"暂时不用,我会处理的。"

挂了电话,小李心里更加忐忑。他不明白馆长为什么这么淡定,难道就这样任由这群人胡闹下去?

大厅里的情况越来越糟。暴走团的成员们发现没人管得了他们,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有人开始在沙发上躺下休息,有人拿出瓜子大把大把地嗑,瓜子皮满地都是。王铁山甚至脱了鞋子,露出两只发黄的袜子,在大厅里来回踱步。

一对外国游客走了进来,看到眼前的景象,表情错愕。他们小声地用英语交流了几句,然后快速离开了。

小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样下去,博物馆的声誉会受到严重影响。但他又不敢采取过激的行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群人为所欲为。

下午一点左右,有几个游客准备进入展厅参观,但被大厅里的噪音吵得心烦意乱。一个中年女士走到前台投诉:"这是博物馆还是菜市场?我们是来看展览的,不是来听他们聊天的。"

小李连声道歉,但又无能为力。

这时,王铁山走了过来,他听到了这位女士的抱怨。"哎,这位大姐,有什么不满的?"

"你们能不能安静一点?这是博物馆,不是广场。"中年女士说道。

"我们怎么不安静了?"王铁山瞪着眼睛,"我们说话的声音有那么大吗?你要是嫌吵,可以不来啊。"

中年女士气得说不出话来,她转身对小李说:"我要投诉你们的管理。"

小李只能再次道歉,心里暗暗叫苦。

03

下午两点,一个年轻妈妈带着五岁的儿子来参观。小男孩对恐龙化石很感兴趣,拉着妈妈的手兴奋地指着展品。但大厅里传来的嘈杂声让他有些害怕。

"妈妈,他们为什么这么吵?"小男孩怯生生地问道。

"没事,我们快点看完就走。"年轻妈妈安慰道。

但就在这时,王铁山的老婆李桂花突然大笑起来,笑声格外尖锐刺耳。小男孩被吓了一跳,"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年轻妈妈赶紧抱起儿子哄着,然后走向李桂花:"大妈,您能不能小声一点?孩子被吓到了。"

"小孩子哭有什么奇怪的?"李桂花不以为然,"孩子就是娇气,一点声音都受不了。"

"这里是博物馆,本来就应该保持安静。"年轻妈妈据理力争。

"谁说博物馆就不能说话了?"王铁山在一旁插嘴,"我们又没做什么违法的事,凭什么不能在这里休息?"

"你们可以休息,但不能这样大声喧哗。"

"我们哪里喧哗了?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事儿?小孩子哭两声怎么了,矫情。"

年轻妈妈被气得脸色发白,她抱着还在哭泣的儿子,快步离开了博物馆。

小李在前台看得一清二楚,他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游客因为暴走团的行为而离开了。

下午三点,事情变得更加严重。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来到古陶瓷展厅参观,他是这方面的专家,特地从外地赶来观看这里收藏的几件珍贵陶瓷。但大厅里的噪音让他无法静心欣赏。

老教授走到前台:"小同志,能不能让那些人安静一点?他们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参观环境。"

小李为难地说:"我们已经劝说过了,但他们不听。"

"那你们的管理员呢?这种情况难道没有相应的处理办法吗?"

就在这时,暴走团中的一个成员,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走到了古陶瓷展厅。他看到那些精美的陶瓷,好奇地伸出手想要触摸。

"不能碰!"小李急忙冲过去制止。

"为什么不能碰?"那个男人不满地说,"就看看怎么了?"

"这些都是文物,非常珍贵,用手触摸会对文物造成损害。"小李耐心解释。

"切,还珍贵呢,不就是几个破罐子吗?"男人不屑地说,"碰一下能怎么样?还能坏了不成?"

老教授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他没想到还有人会说出这样的话。"这是国家二级文物,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价值连城。"

"价值连城?"男人嗤笑一声,"那为什么不卖了?放在这里给谁看?"

老教授被气得说不出话来,他摇着头走出了展厅。

小李目睹了这一切,心里的愤怒已经达到了极点。但他不敢发作,只能强忍着。

王铁山看到同伴和工作人员发生争执,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怎么了,小李,又在为难我们的人?"

他已经知道了小李的名字,这让小李觉得很不舒服。

"您的同伴想要触摸展品,我只是在履行职责。"小李尽量保持冷静。

"履行职责?"王铁山冷笑,"你一个小工作人员,架子倒不小。我们来这里参观,给你们带来了人气,你们应该感谢我们才对。"

"博物馆是文化场所,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文化场所?"王铁山环顾四周,"我看这些东西也没什么了不起的,都是些旧东西,有什么好看的?"

小李彻底无语了。他意识到和这些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他们根本不理解文物的价值,也不在乎其他人的感受。

04

下午四点,周明远终于出现了。他穿着一件浅灰色的polo衫,步伐缓慢而稳重。看到大厅里的情况,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小李看到馆长来了,如释重负般跑了过去:"周馆长,您终于来了。"

周明远点了点头,目光扫视着大厅。暴走团的成员们正在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有人在打牌,有人在聊天,有人在吃东西,地上满是垃圾。整个场面就像一个室外的休闲广场被搬到了博物馆里。

王铁山注意到了这个陌生面孔,他觉得这个人应该是个领导,因为小李对他很恭敬。

"你就是这里的馆长?"王铁山主动走了过去。

"是的。"周明远淡淡地回答。

"那正好,我正想找你谈谈呢。"王铁山清了清嗓子,"我们是前进街暴走团的,今天天气太热了,就进来凉快凉快。你们这个小工作员..."他指了指小李,"一直在为难我们,说我们这不对那不对的。我说,你们这规矩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

周明远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

"我们就想在这里凉快凉快,又没破坏什么东西,怎么就不行了?这是公共场所,我们纳税人有权利在这里停留。况且我们也是来参观的,只是顺便休息一下,有什么不对的?"

王铁山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大。周围的暴走团成员也围了过来,准备为他助威。

"就是,凭什么不让我们在这里休息?"

"我们又没犯法。"

"现在的年轻人就是不懂尊重老人。"

面对这些指责,周明远依然保持着平静。他缓缓开口:"你们觉得热?"

"当然热了,外面四十度呢。"王铁山理直气壮地说。

"那你们想凉快?"

"废话,不然我们来这里干什么?"

周明远的嘴角突然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但很快就消失了。他看了看表,已经下午四点半了。

"行。"他轻声说道,"既然你们这么喜欢这里,那我就让你们凉透。"

说完这句话,他转身就走,留下一脸错愕的暴走团成员。

王铁山愣了一下,然后大笑起来:"听到没有?他说让我们凉透!我看他是被我们说服了,知道理亏了。"

李桂花也在一旁附和:"就是,我就说嘛,我们有理走遍天下。"

暴走团的成员们都笑了起来,他们以为自己赢了。小李看着周明远离去的背影,心里充满了疑惑。馆长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真的要任由这些人胡闹下去吗?

王铁山得意洋洋地对同伴们说:"看吧,我就说他们不敢把我们怎么样。这博物馆以后就是咱们的纳凉点了。"

"铁山哥威武!"有人起哄道。

"以后天热了我们就来这里,免费的空调,多舒服。"

"还可以带朋友一起来。"

他们越说越兴奋,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即将降临。

小李站在前台,心情复杂。他不明白馆长到底想做什么,但从馆长最后那个笑容来看,事情肯定不会那么简单。

05

周明远回到办公室后,立即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内部号码。

"小王,把所有展厅和大厅的空调温度调到18度。"

"18度?"电话那头传来惊讶的声音,"馆长,现在是夏天,18度会不会太冷了?"

"按我说的做。"周明远的语气不容置疑。

"好的,马上调整。"

挂了电话,周明远又拨通了另一个号码。

"小张,你去音控室,把博物馆介绍和展品讲解的音频在大厅和各个休息区循环播放。"

"播放音频?现在?"

"对,现在就播放。音量调到适中,不要太大声,但要确保每个角落都能听到。"

"明白了。"

安排完这些,周明远靠在椅背上,端起茶杯慢慢品味着茶水。他知道,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会很有趣。

大厅里,暴走团的成员们依然在各自忙活着。王铁山正在和几个男性成员讨论明天的暴走路线,李桂花则在和姐妹们分享养生心得。他们完全没有注意到,空调的出风口开始吹出更加强劲的冷风。

起初,由于大厅里人多,空调的效果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开始缓慢下降。

下午五点,音响系统开始播放博物馆的介绍音频。一个温柔的女声响起:

"欢迎来到市博物馆,我们这里收藏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是我市重要的文化地标..."

声音不大,但清晰地传遍了大厅的每一个角落。暴走团的成员们起初没太在意,继续着自己的活动。但这种背景音很快就开始让他们感到不适。

"这放的什么东西?"一个大妈皱着眉头说道。

"好像是介绍这个地方的。"另一个人回答。

"关掉行不行?太吵了。"

但他们找不到关闭的方法,音频依然在持续播放。

与此同时,温度也在继续下降。穿着单薄运动服的暴走团成员们开始感到有些凉意。

"怎么感觉有点冷?"有人搓了搓胳膊。

"是不是空调开太大了?"

王铁山也开始感到不舒服,但他不愿意承认。"冷什么冷?这叫凉快。"

音频继续播放着:"我馆收藏的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其中春秋时期的鼎类器物尤为珍贵..."

这种学术性的解说词对于暴走团的成员来说就像催眠曲一样,既听不懂也不感兴趣,但又无法摆脱。

"这个声音能不能关掉?听着烦人。"李桂花开始抱怨。

"去找那个小工作人员。"有人建议。

但小李此时正在展厅里忙着接待其他游客,他故意避开了大厅,不想与暴走团再次发生冲突。

06

下午六点,博物馆的温度已经降到了20度以下。大厅里的暴走团成员们开始明显感到寒冷。他们原本以为只是待几个小时就走,所以都穿得很少,现在这个温度让他们难以忍受。

"妈呀,怎么这么冷?"一个瘦弱的老太太开始发抖。

"是不是空调坏了?"

王铁山也感到了彻骨的寒意,但他不愿意在众人面前显示出软弱。"坚持住,一会儿就好了。"

但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糟。音频播放着:"明代瓷器的釉色技术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其中青花瓷更是举世闻名..."

这种文绉绉的解说词配上逐渐降低的温度,让暴走团的成员们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压抑。

"我受不了了,咱们走吧。"终于有人提议道。

"走什么走?"王铁山强撑着说,"我们又没做错什么,为什么要走?"

但他的声音已经有些颤抖了。其他人也开始坐不住,有人站起来跺脚取暖,有人紧紧抱着胳膊。

这时,几个真正的游客走了进来。他们穿着长袖衣服,对博物馆的温度并不敏感。看到大厅里这群人的奇怪举动,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爸爸,他们为什么抱着胳膊?"一个小孩子问道。

"可能是冷吧。"父亲低声回答。

这句话被王铁山听到了,他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在一群穿着长袖的游客面前,他们这些只穿单薄运动服的人显得格外狼狈。

音频继续播放:"宋代书画艺术达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巅峰,其笔法精妙,意境深远..."

"烦死了,这个声音什么时候才能停?"李桂花忍不住发牢骚。

她试图站起来去找工作人员,但双腿已经有些僵硬,差点摔倒。

"桂花姐,你没事吧?"有人关心地问道。

"没事,就是有点冷。"李桂花咬牙坚持着。

王铁山看到老婆的状况,心里开始打鼓。他意识到情况不对,但又不愿意主动认输。

下午六点半,温度继续下降。博物馆里的其他游客都穿着适合的衣服,对温度没有感觉,但暴走团的成员们已经冷得瑟瑟发抖。

"铁山,咱们还是走吧,实在太冷了。"有人建议道。

"再坚持一会儿。"王铁山的牙齿开始打颤,但嘴里还在逞强。

这时,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他看起来像是个文化人。"几位,你们看起来很冷,要不要我帮你们联系工作人员调一下温度?"

王铁山看到有人关心他们,心里一暖,但嘴上还是说:"不用,我们不冷。"

中年男子笑了笑:"博物馆的温度确实偏低,主要是为了保护文物。不过如果您觉得不舒服,可以到外面晒晒太阳。"

这话听起来是好意,但王铁山听出了其中的暗示。他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07

晚上七点,博物馆即将闭馆。大厅里的温度已经降到了18度,暴走团的成员们几乎都冻得受不了了。有人开始打喷嚏,有人的嘴唇都开始发紫。

音频还在继续播放:"唐三彩是唐代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其色彩绚丽,造型生动..."

这种文化解说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一种精神折磨,单调乏味又无法避免。

"我真的受不了了。"一个年纪较大的老太太站了起来,她的声音都有些颤抖,"咱们回家吧。"

"对,回家,回家暖和。"其他人也开始附和。

王铁山看着众人的表情,心里知道大势已去。但他还是不愿意承认失败,特别是在这个公共场合,在这么多工作人员和游客面前。

这时,周明远再次出现了。他看起来神清气爽,手里还端着一杯热茶。看到暴走团成员们的狼狈样子,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怎么样,还热吗?"周明远的声音平静而有力。

王铁山看到馆长出现,心里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他想发火,但又觉得理亏;想逞强,但身体已经不听使唤了。

"你...你们这空调是不是有问题?"王铁山结结巴巴地说道。

"没有问题啊。"周明远笑眯眯地回答,"我们这是为了保护文物,必须保持恒定的低温。你们不是觉得热,想要凉快吗?现在够凉快了吧?"

这句话就像一个响亮的耳光,抽在了王铁山的脸上。他意识到自己被耍了,但又无可奈何。

"要是还觉得不够凉快,我们还能再调低几度。"周明远继续说道,"保证让你们凉透。"

李桂花再也忍受不了了,她颤抖着声音说:"铁山,咱们走吧,我快冻死了。"

其他人也开始收拾东西,他们的动作显得僵硬而迟缓,就像机器人一样。

王铁山看着众人的反应,知道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他强撑着最后的尊严,对周明远说:"我们...我们要走了。"

"欢迎下次再来。"周明远礼貌地说道,"不过下次来之前,建议你们多穿点衣服。"

这句话彻底击垮了王铁山的心理防线。他再也无法保持镇静,灰溜溜地招呼大家:"走,咱们走。"

暴走团的成员们匆忙收拾着东西,地上的瓜子皮、果皮和塑料布被胡乱塞进袋子里。他们一边打着哆嗦,一边往出口走去。

小李在前台看着这一幕,心里涌起一阵快感。这群无理取闹的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教训。

当最后一个暴走团成员走出博物馆大门时,大厅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音频播放也停止了,空调温度开始回调。

周明远对小李说:"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记住,有时候正面冲突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要学会用智慧。"

小李点了点头,对馆长的处理方式佩服得五体投地。

08

第二天上午,博物馆恢复了正常的参观秩序。游客们安静地欣赏着展品,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

小李在前台整理着昨天的记录,心情格外舒畅。昨天晚上下班后,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同事们,大家都为馆长的机智点赞。

上午十点左右,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小李定睛一看,竟然是昨天的王铁山。不过今天的他看起来有些不同,穿着一件长袖衬衫,手里还拿着一个小包。

王铁山走到前台,有些尴尬地看着小李:"小伙子,我...我是来道歉的。"

小李有些惊讶,没想到这个昨天还嚣张跋扈的人会主动来道歉。

"昨天我们的行为确实不合适,给博物馆造成了麻烦,也影响了其他游客。"王铁山的声音比昨天小了很多,"我今天特地过来,想看看这里到底有什么好东西。"

说着,他从包里拿出了一副老花镜:"能不能麻烦你介绍一下参观路线?"

小李愣了一下,然后笑了:"当然可以,欢迎您参观我们的博物馆。"

王铁山在小李的引导下,开始了真正的参观。他看得很认真,不时地问一些问题。当他看到那些精美的古陶瓷时,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这些东西...真的很珍贵吗?"他问道。

"当然,这件青花瓷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明代的精品。"小李详细介绍着。

王铁山点了点头,他开始理解为什么昨天那个老教授会那么激动了。

参观结束后,王铁山再次来到前台:"小伙子,谢谢你的介绍。我以前确实不懂这些东西的价值,以为就是些破瓶破罐。现在看来,我们昨天的行为确实很无知。"

"没关系的,只要理解就好。"小李宽容地说道。

"那个馆长...他叫什么名字?我想当面向他道歉。"

"周明远,周馆长。不过他现在在开会,可能不太方便。"

"那麻烦你转达一下我的歉意。"王铁山诚恳地说道,"告诉他,我们以后不会再来捣乱了。如果想参观,一定会遵守规定。"

小李点了点头,心里对这个人有了新的看法。

王铁山离开后,小李立即去向周明远汇报了这件事。

周明远听后笑了笑:"看来我们的教育方式很有效。有时候,让人自己感受到后果比说教更有用。"

"馆长,您昨天就料到他们会受不了?"

"当然。"周明远喝了一口茶,"这些人之所以来博物馆,就是因为外面太热。既然他们喜欢凉快,我就给他们足够的凉快。人在极度不舒服的时候,往往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小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播放音频也是故意的?"

"是的。那种学术性的解说对于不感兴趣的人来说就是一种折磨,特别是在不舒服的环境下。它会放大人的焦虑和不适感。"

"您这招太厉害了。"小李由衷地赞叹。

"这不是什么厉害的招数,只是因材施教罢了。"周明远淡淡地说道,"对付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有些人讲道理有用,有些人必须让他们自己体验后果。"

09

王铁山的道歉并没有就此结束这个故事。几天后,前进街暴走团内部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人支持王铁山的做法,认为应该向博物馆道歉;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王铁山太软弱,不应该向一个小小的博物馆低头。

李桂花就是后一种观点的代表。她在团队群里发消息说:"铁山太没骨气了,我们又没犯法,凭什么向他们道歉?"

这种分歧很快就演变成了争吵。一些年纪较大、身体较弱的成员支持王铁山,因为他们在博物馆里确实受了罪,不想再经历那种折磨。而一些身体较好、脾气较倔的成员则认为应该据理力争。

争吵的结果是团队分裂。王铁山带着一部分人退出了前进街暴走团,另外组建了一个新的团队,叫做"文明暴走团"。他们制定了新的规则: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尊重其他人的权利。

李桂花则继续领导着原来的暴走团,但人员大幅减少。她不服气,决定再次"征服"博物馆。

一周后的一个下午,李桂花带着剩下的七八个铁杆成员再次来到博物馆。这次他们学聪明了,都穿着长袖衣服,还带了小马扎和保温杯。

小李看到他们再次出现,心里一阵紧张。他立即通知了周明远。

周明远听到消息后,笑了笑:"她们还真是不死心啊。"

"馆长,我们应该怎么办?"

"让她们进来吧,看看她们想干什么。"

李桂花这次显得更加谨慎,她带着团员们安静地坐在大厅里,声音压得很低。她以为这样就能避免上次的遭遇。

但她没想到,周明远早就料到了她的想法。这次,他采用了另一种策略。

下午三点,博物馆的音响系统开始播放古典音乐。是那种非常优雅、缓慢的巴洛克音乐,音量适中,对于真正的游客来说是很好的背景音乐。

但对于李桂花这群人来说,这种音乐就像催眠曲一样。她们本来就是来"占地盘"的,需要保持一定的紧张感和斗志。但这种舒缓的音乐让她们的神经逐渐放松,眼皮开始发沉。

与此同时,周明远还安排工作人员在大厅里轻手轻脚地走动,偶尔用清洁工具清理地面。这种有规律的轻微声响配合着音乐,形成了一种近乎完美的催眠环境。

一个小时后,李桂花的一个同伴开始打瞌睡。她用胳膊肘撞了撞她:"别睡觉。"

但没过多久,另一个人也开始犯困。李桂花自己也感到眼皮发重,她强撑着不让自己睡着,但越来越困难。

下午五点,李桂花的团队已经有一半的人在小憩了。剩下的人也都昏昏欲睡,完全没有了"占领"博物馆的斗志。

这时,周明远走了过来,轻声说道:"几位是不是累了?要不要我们提供一些咖啡?"

李桂花猛然惊醒,意识到自己又被耍了。但这次的手段更加高明,她连发火的理由都找不到。

人家只是放了点音乐,又没做什么过分的事。

"我们...我们要走了。"李桂花有气无力地说道。

"欢迎下次再来。"周明远依然保持着礼貌的笑容。

李桂花带着团员们离开了博物馆,但这次她们是被"温柔"地赶走的,连抱怨的机会都没有。

从那以后,前进街暴走团再也没有来过博物馆。李桂花意识到,这个馆长比她想象的要厉害得多,不是她能对付得了的。

10

一个月后,博物馆的参观环境变得更加良好。由于周明远处理暴走团事件的方式被媒体报道,博物馆的知名度大大提升。许多人慕名而来,想看看这个"智慧馆长"管理的博物馆。

小李也从这件事中学到了很多。他开始研究如何更好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如何在不激化矛盾的前提下维护博物馆的秩序。

一天下午,小李正在前台工作,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是王铁山,但这次他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着一群穿戴整齐的中老年人。

"小伙子,我们是文明暴走团的,想来参观一下。"王铁山笑着说道。

小李仔细观察了一下这群人,他们的行为举止确实与之前的暴走团截然不同。大家都很安静,没有大声喧哗,也没有乱扔垃圾。

"欢迎,请问需要讲解员吗?"小李热情地问道。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希望有一个详细的讲解。"王铁山说道,"上次来匆匆忙忙的,很多东西都没有仔细看。"

小李安排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讲解员为他们服务。这群中老年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认真听讲,仔细观看,不时提出一些很有见地的问题。

参观结束后,王铁山再次来到前台:"谢谢你们的服务,今天学到了很多东西。"

"您过奖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对了,"王铁山犹豫了一下,"能不能请你转达一下我对周馆长的谢意?如果不是他那天的'教育',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真正理解博物馆的价值。"

小李点了点头:"我一定会转达的。"

王铁山离开后,小李立即去找周明远,把今天的情况详细汇报了一遍。

周明远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看来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有时候,最好的教育不是告诉别人什么是对的,而是让他们自己体验什么是错的。"

"馆长,我一直很好奇,您当时为什么那么有信心?万一他们真的不怕冷呢?"

"那我就用其他的方法。"周明远笑着说道,"处理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关键是要了解对方的弱点。那群人来博物馆就是为了逃避炎热,所以我就从温度入手。如果是其他类型的人,我会用其他的方法。"

"比如说?"小李好奇地问道。

"比如对于喜欢热闹的人,我会让环境变得极度安静;对于喜欢占便宜的人,我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吃了亏;对于爱面子的人,我会巧妙地让他们感到尴尬。总之,要因人而异。"

小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意识到,管理不仅仅是制定规则和执行规则,更重要的是理解人性,运用智慧。

从那天起,博物馆再也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麻烦。偶尔有一些不太合适的行为,工作人员也能运用周明远传授的方法巧妙化解。

几个月后,小李被提升为副馆长,专门负责观众服务工作。他经常对新入职的员工讲述暴走团的故事,告诉他们如何用智慧而不是强硬来解决问题。

而周明远的"让他们凉透"也成了博物馆界的一个经典案例,被写进了管理学教材。许多博物馆的管理者都来学习这种"柔性管理"的方法。

至于李桂花和她的暴走团,虽然再也没有来过博物馆,但据说她们在其他地方依然我行我素。不过这已经不是博物馆的问题了。

王铁山的文明暴走团则成了博物馆的常客,他们每个月都会组织一次参观活动,成了博物馆志愿者队伍中的重要力量。

这个夏天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但它留下的启示却远远超出了一个博物馆的范围。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不是正面对抗,而是巧妙地让对方自己认识到错误。

正如周明远常说的:"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说服,而是感化。"

多年以后,当小李已经成为一名资深的博物馆管理者时,他仍然会想起那个炎热的夏日午后。那群穿着荧光绿运动服的暴走团成员,那个挺着啤酒肚的王铁山,那个声音尖细的李桂花,还有周明远那句轻描淡写的"让他们凉透"。

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教会了他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显示自己的力量,而在于巧妙地化解矛盾,让所有人都能从中获益。

博物馆依然矗立在那里,迎接着每一位访客。而那个夏天的故事,也成了这座建筑历史中一个有趣的注脚。

来源:一才的篮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