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福州人最怕的不是房价涨,是佛跳墙只能酒席见。2025年6月,三坊七巷冒出一支佛跳墙冰淇淋,15块一支,排队半小时,老板还是当年把佛跳墙塞进冷冻盒的欧于斌。
福州人最怕的不是房价涨,是佛跳墙只能酒席见。2025年6月,三坊七巷冒出一支佛跳墙冰淇淋,15块一支,排队半小时,老板还是当年把佛跳墙塞进冷冻盒的欧于斌。
一句话:佛跳墙终于走下神坛,靠的不是降价,是换壳。
老福州记忆里的佛跳墙得提前三天备料,鲍鱼海参花菇老酒坛,一炖八小时,现在拆开袋子微波炉叮十分钟就能吃。
欧于斌2013年搞的那套液氮锁鲜,把“坛子味”冻成方块,快递到北京都不带腥。
有人骂没灵魂,可销量摆那儿,京东连续十年第一,日销四万份,一半以上寄给外省人。
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
更狠的是出口。2019年全国第一张冷冻佛跳墙出口证落他手里,现在卖到新加坡、加拿大、迪拜,去年光外汇就300万美元。
新加坡体验店门口挂大红“福州味”,老外吃完拍照发Ins,配文“Chinese super soup”。
福州人看了五味杂陈:小时候过年才吃一口的宝贝,成了洋人打卡网红。
标准也是他定的。2022年《福建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佛跳墙》正式实施,鲍鱼不得小于8头、高汤熬制时间不得低于4小时,行业第一次有了“及格线”。
同年他拉同行成立产业协会,统一包装印“福州佛跳墙”公共Logo,谁乱用料直接踢群。
以前同行互黑,现在抱团出海,连隔壁泉州人都说服气。
别以为只是卖罐头。
大数据后台显示,年轻人嫌原版太补,他把高汤减盐20%,推出一人份小罐;健身党要蛋白,他把海参翻倍,出了“低脂版”。2025年文创冰淇淋只是试水,接下来佛跳墙披萨、佛跳墙意面、佛跳墙蛋黄酥全在排期。
网友调侃:再出佛跳墙奶茶也不稀奇。
最实在的是养活了整条海产链。
福建省厅数据,2023年鲍鱼养殖面积涨12%,海参产量涨15%,养殖户说“以前怕滞销,现在怕不够卖”。
欧于斌直接签长期订单,保底收购,养殖户敢扩塘,银行敢放贷。
一道菜带火一座城,真不是吹。
说到底,佛跳墙没变,变的是吃法和活法。
老手艺没丢,只是换了赛道。
网友@鱼丸粗面:小时候吃一次能吹半年,现在15块冰淇淋就能发朋友圈,福州人最后的排面没了。
网友@海风:别矫情,我在北京打工,能吃到家乡味就偷笑。
网友@佛跳墙本墙:再不出奶茶,我就真跳墙了。
来源:果园中的施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