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是建国基石,中考“拼爹”先河不能开:除了烈士子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7 09:03 1

摘要:教育公平是普通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长沙教育局推出2025年中考中招制度改革相关方案,才明白什么叫做一石激起千层浪,网络炸了,消息冲上热搜、网友纷纷@全国人大教育部。

教育公平是普通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长沙教育局推出2025年中考中招制度改革相关方案,才明白什么叫做一石激起千层浪,网络炸了,消息冲上热搜、网友纷纷@全国人大教育部。

这是最不能松的红线,说破了天也不能允许。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也是避免阶层固化的最后底线,一旦被突破,门阀世袭程度会越来越深。那不夸张地说,建国73年的一切努力都会付诸东流。教育公平不是慎重的问题,而是事关建国基石的问题,教育线搞特殊的先河绝不能开!除了烈士子女之外,不管是高管,还是高官,还是巨富子女,都不允许有特权!作为家长以及过来人都希望我们的小孩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面学习,大家一起同台竞技,拼的是实力,这样才是普通人家能够翻身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外部环境。

长沙宣布的的中考中招方案中,大家高度关注的几个点:首先关注最热烈的就是,方案中提到的,从2025年开始,高层次人才子女享受教育优待,实行单列,不纳入统招计划。理由是:减少对统招名额的占用。这掀起了讨论的热潮。其中网友疑惑:什么叫单列,是不用考试吗?还是说优先录取?其次网友对高层次人才的认定范畴不清楚。根据《长沙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目录》显示,大致有这些标准:

A类条件需要家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诺贝尔奖”等这么重量级别的,说实话这么重量级别的估计也看不上这些中学。

B类相对A类轻量级点,需要家长是中国500强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世界500强企业副总经理等。

C类估计会好点,需要家长获得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等。

D类需要家长获得省级技能大使,省级技能手等。

对比之下,网友表示,这哪里是拼努力、拼智商呀,完全就是在拼爹,赶紧让家长再去读个大学拿个什么奖,也不用买学区房了,省了好多钱呢。根据3月公开的信息显示:B、C、D人才共有94人。

截至目前,长沙市高层次人才服务发展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长沙市高层次人才中,A、B、C三类共有几百人,D类占大多数,但没有说明具体的数量。不过,通过这组粗略的数据,有网友估算,高层次的人才不会低于2000人左右。而高层次人才的认定,看似卡得很死,其实可操作的空间相当巨大。可别小看了这2000人的女子,对长沙当地的升学资源还是会有不小的影响,好的优质教育资源非常稀缺,有社会背景的家长都有办法挤破头去争抢。黄河新闻网评论:长沙中考优待人才子女,教育公平不应成为人才政策的抵押品!

主要有三个意思:

其一: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基石,为人才的“学二代”辟绿色通道这种做法,本质上就是饮鸩止渴。

其二:中考考核的是学生自身的能力,不是考核“父母的贡献值”,教育公平是文明社会的底线,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逾越这条红线的借口。

其三:为人才倾斜,不如均衡发展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在公平的起跑线上追逐梦想。唯有拆除所有人为设置的特权藩篱,这才是构建起人才生态、城市竞争力的根基。

不得不说,文章的内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长沙这种教育改革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其核心问题就是:“父母的贡献值”不应该成为子女升学的砝码,这不是商品交易。

普通人家的孩子比不了高层次人才的家境和背景,唯一能拼的是自身的才华,这也是普通人还能最后享有的一道公平防线。一旦这个底线突破了,那么普通人家的孩子想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更会越来越少。所以,这种教育”特权”,令人寒心!历史上经验无数次证明,这种所谓的“门阀制度”反而是对人才的扼杀,一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将来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自身才能的时候,只会限制了社会人才的流动,让阶层变得固化,后果可想而知。所以,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不是无关痛痒的幼儿园资源和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阶段,而是高中的教育资源。在舆论重压下,长沙的回应来了。对于大家的疑问,大皖新闻记者采访高层次人才服务发展中心服务部的一位工作人员把球踢出去了,表示不负责这方面工作,具体的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入学高中需要完成哪些手续,要符合怎样的条件,会向相关同事转达。

从古至今考个状元,举子秀才,不都是凭实力考试得来的吗?这直接来个三六九等,时代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来源:虎背熊腰小笼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