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日,微短剧《1945这条路叫受降路》在开源河上街受降广场举行开机仪式。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文超、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黄卫民、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一级调研员宋玉卿、源汇区委宣传部部长齐琳等出席活动,海乐影业总经理李博、剧组主创及媒体嘉宾共同见证此次开机仪式。
9月2日,微短剧《1945这条路叫受降路》在开源河上街受降广场举行开机仪式。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文超、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黄卫民、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一级调研员宋玉卿、源汇区委宣传部部长齐琳等出席活动,海乐影业总经理李博、剧组主创及媒体嘉宾共同见证此次开机仪式。
开机仪式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意义非凡。市文广旅局一级调研员宋玉卿在致辞中强调,在受降路这片镌刻着民族尊严的土地上启动拍摄,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该剧将生动诠释漯河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成为我市宣传独特文旅资源、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机。
中共源汇区委宣传部部长齐琳表示,80年前,民族不屈的抗争精神在此凝聚成“受降路”,80年后,我们以微短剧这一新时代文艺形式重启记忆。这部剧根植于漯河厚重的历史积淀与鲜活的抗战记忆街区,必将呈现一个真实感人的中原故事。
海乐影业总经理李博介绍了剧作背景与意义,他指出《1945这条路叫受降路》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受降路”的诞生为宏大历史背景,聚焦于一册虚构的文化瑰宝《中华汉字源流谱》的惊险守护历程,旨在用现代视听语言唤醒民族集体记忆,讴歌中华儿女守护文化根魂的不屈精神。
《1945这条路叫受降路》微短剧本身是一个丰富的文化载体,未来将计划推出“跟着短剧游漯河”的主题线路,将剧中的核心场景、历史遗迹、文化符号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旅游体验,推动影视内容与城市文旅消费的深度融合,实现“剧带文旅”的乘数效应。
漯河文旅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开启三大行动:一是以“微短剧+”激活文旅场景,将受降路、贾湖遗址等点位串联成沉浸式体验线路,让游客在行走中触摸历史;二是以“文化IP+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开发汉字研学、非遗文创等特色产品,让文化资源转化为消费动能;三是以“城市品牌焕新”提升影响力,通过剧集传播、短视频营销、网红打卡等方式,重塑漯河“中原文化会客厅”的城市形象。
来源:漯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