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石智航凭什么成立50天融资8.7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7 12:42 1

摘要:3月26日,具身智能技术公司它石智航宣布完成天使轮1.2亿美元(约人民币8.7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蓝驰创投、启明创投共同领投,线性资本、恒旭资本、洪泰基金、联想创投、襄禾资本、高瓴创投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的产品和技术研发、模型训练、场景拓展等。

自动驾驶行业高管加入机器人创业已成趋势,近期已有多家类似背景的机器人创业公司拿到高额融资

文 |《财经》特约撰稿人 顾翎羽

编辑 | 刘以秦

成立仅50天、尚无任何公开产品,它石智航(TARS)创下国内具身智能赛道天使轮融资纪录。

3月26日,具身智能技术公司它石智航宣布完成天使轮1.2亿美元(约人民币8.7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蓝驰创投、启明创投共同领投,线性资本、恒旭资本、洪泰基金、联想创投、襄禾资本、高瓴创投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的产品和技术研发、模型训练、场景拓展等。

根据官方公布信息,它石智航成立于2025年2月5日,使命是以物理世界AI和通用机器人技术为核心,构建可信赖的超级具身智能系统。由于成立时间短且无公开产品,业内普遍认为,它石智航能够获得这样的大额融资,团队背景是最主要的原因。

首席执行官陈亦伦曾任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智能机器人方向首席科学家,华为自动驾驶首席技术官,大疆机器视觉总工程师。

首席科学家丁文超,是原华为“天才少年”,复旦大学机器人研究院研究员,曾从0到1主导华为智驾端到端决策网络,打造复旦大学首个人形机器人。

首席架构师陈同庆是清华大学博士,国家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华为ADS智能导航部原部长,空间感知首席技术专家。

董事长李震宇曾任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总裁。

它石智航官方宣称,其是行业内独有的同时具备具身智能大模型能力、本体研发能力和软硬一体产品量产能力的公司,也就是说,他们既能给机器人造一个聪明的“大脑”,又能给它设计灵活的“身体”,还能有能力让机器人保持稳定和可靠,具备商业化可能。

目前已有多位自动驾驶行业高管进入机器人领域,他们创办的公司往往自带“明星光环”,均已完成大额融资。

据《财经》不完全统计,小米汽车自动驾驶前产品技术负责人刘方创办了阿米奥机器人,该公司近期完成了亿元级种子轮融资;文远知行前首席运营官张力作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加入逐际动力,该公司半年累计完成5亿元A轮系列融资;大疆激光雷达原负责人洪小平成立若创科技。曾任职于Waymo和Momenta的高继扬和赵行等创办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星海图,赵行还是清华大学交叉信息学院助理教授,目前已完成3亿元A轮融资;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前负责人陈俊波创办了有鹿机器人,在近期宣布获得总额达6亿元的具身智能通用大脑及机器人订单;地平线原副总裁余轶南和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前产品总监赵哲伦创办了维他动力,目前已完成2亿元种子轮融资。

与早期AI或互联网创业者相比,此次具身智能创业热在技术背景、行业经验和团队构成上呈现出明显差异。早期的AI创业者如同在数字世界中“搭积木”,只需用代码实现AI能力落地;而如今的具身智能团队更像在现实世界“造桥梁”,既要懂硬件制造,又要协调多方需求,还需获得政策和资本支持,最终让这座桥连通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

因此,他们更需要跨领域技术整合、硬件制造经验及政策支持,其创始成员组合往往是科学家+大厂高管,商业化路径也更注重与工业场景的深度结合。有观点认为,这种转变反映了AI从虚拟交互向物理世界转移的技术趋势,以及国内产业链对AI硬件终端的迫切期待。

一位机器人领域投资人告诉《财经》,根据他的调研,目前国内的机器人并没有哪一家厂商具备断崖式领先的技术优势,“虽然各公司在初期普遍并没有特别大的技术差距,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先发优势在各种资源和机遇的加持下,就有可能转化成技术优势。”

具身智能正在努力走出实验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许志远的观点是,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性发展,为实现通用机器人打开了大门。硬件解决方案目前基本收敛,但软件算法仍在快速迭代创新,数据稀缺性是制约机器人能力泛化的关键。

当技术代差逐渐缩小,场景理解能力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多位机器人厂商人士告诉《财经》,目前,各家厂商的竞争关键之一是找到落地场景。

具备产业经验的创业者往往更能快速识别伪需求,找到技术落地的“最小必要场景”。同时,从技术角度,自动驾驶和具身机器人在底层技术上高度相通,同样涉及智能感知、人机交互、复杂场景下的决策控制和路径规划等技术。

这是大厂高管的创业优势,但与此同时,这样的创业团队也可能存在挑战。一位长期关注AI领域的投资人提到,相比在大厂里负责一些具体业务,运营一家公司要面临的情况更复杂也更琐碎,大厂高管们不一定有处理经验。另外,大厂高管创办的公司通常能够在早期拿到大额融资,公司估值被拉高,后续融资的难度会更高。

责编 | 王祎

来源:财经杂志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