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行动计划》可知,到2027年,渝中区总纳管调度算力规模达到14000 P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超50%,绿色算力占比超55%,网络时延不高于35ms;算力核心产业规模突破260亿元,引育50家优质算力相关企业,算力服务新增用户数达到120个;建成2
9月1日,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渝中区算力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根据《行动计划》可知,到2027年,渝中区总纳管调度算力规模达到14000 P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超50%,绿色算力占比超55%,网络时延不高于35ms;算力核心产业规模突破260亿元,引育50家优质算力相关企业,算力服务新增用户数达到120个;建成20个AI+城市治理智能体,形成15个产业赋能标杆案例和15个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推动算力在现代金融、智慧政务、智慧文旅、生命健康、专业设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构建集聚超20000名专业人才的算力产业集群。
《行动计划》围绕夯基垒台、产业生态构建、治理现代化融合赋能、“4311”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增效4大核心方向,部署了17项重点任务、8个专栏及57项重点项目。
在算力产业生态构建行动重点项目方面,重点布局低空经济、元宇宙、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通过DeepSeek-R1推理类大模型为基础赋能无人机、低空物流、沉浸式数字体验、制造业智能化、自动驾驶等创新领域。搭建XR算力渲染中心,支持洪崖洞等景区打造10ms级低时延元宇宙体验等方面的场景应用落地。在算力赋能三大生活性服务业重点项目方面,建成西部首个全域智慧商圈、文旅元宇宙创新中心、医疗AI应用示范基地三大标杆,形成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渝中名片”。运用AI技术打造具有渝中特色的文旅数字人(如“贝拉·小诚”)和体育数字人(如“小渝”),通过数字人虚拟直播与实景结合,打造沉浸式的旅游新体验,推动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在算力赋能新兴产业集群重点项目方面,重点培育多模态数据集图谱,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元宇宙等新兴产业提供数据支撑。加速“渝中宇宙”虚实文旅建设,推进华智未来“游语通垂直应用大模型文旅项目”等文旅元宇宙项目的落地实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推荐和导览服务,打造虚实交互的沉浸式文旅体验空间。运用AIGC技术批量生成洪崖洞、湖广会馆数字孪生体,开发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算力与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算力中心建设成绩斐然,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高达788百亿亿次/秒(EFLOPS),存力规模超1680艾字节(EB),较2023年增长约40%。同时,我国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数量在全球位居前列。
近年来,重庆在智能算力建设领域进展显著。依据《重庆市算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 - 2026)》,重庆计划到2026年智能算力规模达到7EFLOPS。
目前,重庆已建成多个智算中心和高性能计算中心,初步构建起以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经开区为核心的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其中,由华为、拓维信息等公司参与建设的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一期建成0.4EFLOPS智能算力并规划进一步扩展。此外,重庆还通过“疆算入渝”等项目,加强与西部其他省份的合作,扩大智能算力资源供给。
重庆的智能算力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智能网联汽车、工业制造等方面,重庆建立了421个模型与算法应用,覆盖众多行业场景。
为进一步推动算力发展,自9月1日起,重庆市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申请算力券。重庆市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算力券兑现。根据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重庆市算力券管理办法(试行)》,将按实际算力服务金额的20%予以补贴,每个单位每年最多补贴100万元。
在算力的有力支撑下,重庆市沉浸式体验项目不断涌现。
渝中区打造的室内都市文旅项目“重庆2088未来之旅”,将重庆本土文化风光与未来科幻体验巧妙融合,涵盖动感影院、全息剧场、特效影院、黑暗乘骑四大项目,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游客无需佩戴眼镜,即可观看浮空立体画面,还能在剧情中欣赏赛博朋克版的洪崖洞、鹅岭二厂、重庆大礼堂、三峡博物馆等景点。
此外,重庆首个沉浸式黑匣子剧场将重庆红岩文化与传统旅游相结合,以红岩历史文化为主题脉络,拟引入具备红色文化IP开发能力的团队或企业,合作提升沉浸式剧场品质,推出实景解密任务、角色扮演等互动体验项目,并引入AI、VR、AR等最新数字技术企业,创新超感文旅体验,让重庆红岩文化更具沉浸感与生命力。
注: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来源:元力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