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方莹饶有兴致地说:“你刚才讲的观点有理有据,我很感兴趣。如果说,《红楼梦》写的是清朝的事,那么,你认为,是哪个皇帝统治期间的事?”
关林和方莹坐在五龙亭里,远远望着对面的琼华岛上参差错落的楼台亭阁和巍峨的白塔,在层层绿树的环抱下显得格外秀美。
方莹饶有兴致地说:“你刚才讲的观点有理有据,我很感兴趣。如果说,《红楼梦》写的是清朝的事,那么,你认为,是哪个皇帝统治期间的事?”
关林说:“小说第十六回贾琏和王熙凤、赵嬷嬷谈起‘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太祖皇帝六次南巡江南甄家接驾四次,效仿前面的皇帝进行了六次南巡、江南甄家四次接驾的只有乾隆皇帝。”
“你的意思是,《红楼梦》写的是乾隆朝的事?”方莹问。
“对,批语说赵嬷嬷是‘文忠公之嬷’,文忠公指的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弟弟傅恒,他卒于乾隆三十五年七月,乾隆赐谥号‘文忠’。所以,这条脂批必是傅恒去世之后批上去的。”
方莹插话:“这条脂批可以证明《红楼梦》的成书时间要比现存抄本上注明的时间要晚的多,是这样吗?”
“是的,元春省亲时仪仗队里有一个‘曲柄七凤金黄伞’,这个道具出现在乾隆十年,《清高宗实录》里有明确的记载。‘曲柄七凤黄金伞’,证明元春是乾隆朝的贵妃。”
方莹问:“《红楼梦》里描写了大量的生活用具,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和乾隆朝有关?”
“王熙凤的玻璃炕屏,宝玉和李纨屋里的玻璃窗,康熙和雍正年间的宫廷玻璃厂根本制作不出来。雍正元年,养心殿首次安上玻璃窗,这是中国第一扇玻璃窗,使用的是进口的西洋玻璃。小说中还提到,大观园满园子玻璃灯具,这一情景只有乾隆中期的皇宫里才可能出现。宫廷玻璃厂直到乾隆中期,才研制出中国文化特色的玻璃灯具,大观园和宁国府的玻璃芙蓉彩穗灯和玻璃绣球灯,清楚地表明是中国文化元素的玻璃灯具。”
“你的分析即严谨、又合理,看来,《红楼梦》的朝代问题,可以确定无疑了。”方莹兴奋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
关林又抛出一条铁证:“还有,有专家考证,第三十七回有条批语提到的‘一百美人诗词’就是乾隆年间益阳人士曾嗣楠写的《南窗百美人词》,写作时间是‘乾隆三十四年。”
“太好了,这一条铁证,无可争辩的证明,《红楼梦》写的是乾隆朝的事。”方莹兴奋至极。
关林接着说:“红楼梦中描写了很多朝代的东西,应该如何断定小说的最终朝代呢?当然是根据最晚出现的那个物证来判断。后朝可以看到前朝的东西,前朝却不可以看见后朝的东西,因为,前朝没有这个东西,这是一个基本常识。所以,《红楼梦》中的‘顶戴’和戏曲文化就把小说描写的朝代定位在清朝,而‘曲柄七凤金黄伞’、‘太祖皇帝仿舜巡’、‘文忠公之嬷’、玻璃灯具、《南窗百美人词》等等,一下子就把朝代定位在乾隆朝。否则的话,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你说的很有道理。既然《红楼梦》写的是乾隆朝的事,那么,小说中的那些人物都与乾隆皇帝有关系了?”
听到方莹这句话,关林猛地一下站了起来,好像突然察觉什么似地瞪大了眼睛。“对呀,既然红楼是指紫禁城,而紫禁城是清朝时的皇宫,那么,小说中的人物必定是生活在皇宫里的人,这样才符合逻辑。”他激动的来回转悠:“难道说,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乾隆皇帝?”
“你是说,贾宝玉的原型是乾隆皇帝?”
关林拍拍脑袋,脸上露出惊异的表情:“我的天,这可能吗?”
在五龙亭对面琼华岛上,一片树丛后面,一个人拿着望远镜,密切观察着关林和方莹的一举一动,胡图站在那人身后。
拿望远镜的人说:“他们从亭子里出来了,可能要回去。”
胡图:“通知外面,做好准备。”
“是。”那人放下望远镜,掏出手机拨打电话。
AI绘图:张凯庆
《红楼密码》2019年10月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1年1月独家授权喜玛拉雅,王更新播讲
2025年9月1日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