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星环依旧,但更大更立体,镜头 DECO 居中对称,强迫症患者一本满足。
Mate 70 Pro 半月日记:当“Mate 40 Pro 灵魂”附体在 2024 年的机身上
作者 | 前 Mate 40 Pro 钉子户 · 阿列
一、开箱那一刻:熟悉的味道回来了
把 Mate 70 Pro 从盒子里拿出来的瞬间,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发福版”的 Mate 40 Pro 吗?
• 星环依旧,但更大更立体,镜头 DECO 居中对称,强迫症患者一本满足。
• 青川绿玻璃背板 + 雾面金属中框,手感温润,指纹几乎不可见;只是机身宽了 3 mm,对小拇指是场灾难。
• 正面 6.82″ 四曲面屏,边框黑边控制比 40 Pro 好半代,但 1440 Hz 高频 PWM 调光在晚上还是让我这个敏感眼略酸。
二、性能不是卖点,却是隐藏惊喜
发布会上对麒麟 9020 只字未提跑分,我心里其实咯噔一下。
实测安兔兔 110 万,Geekbench6 单核 1600 / 多核 5100,介于骁龙 8+ 与 8 Gen2 之间。
• 日常刷微博、剪 4K 小视频,发热比 40 Pro 的麒麟 9000 还低 3-4 ℃;
• 金铲铲之战最高画质 60 帧稳如直线,团战没掉帧;
• 原神须弥城 45 分钟平均 54 帧,机身 42 ℃,可接受。
一句话:性能不是顶尖,但 Mate 系列历来“够用 + 冷静”的传统没丢。
三、影像:真实派回归,计算味变淡
主摄 5000 万像素 RYYB + 4800 万潜望长焦 + 4000 万超广角 + 150 万红枫原色镜头。
• 白天色彩不再“味精”,红枫镜头把肤色和天空拉回肉眼级别;
• 夜景噪点控制比 40 Pro 明显好一档,高光压制不再“死白”;
• 长焦 3.5× 光学可用到 10×,月亮模式依旧能拍环形山,但算法收敛了不少。
唯一遗憾:长焦微距被砍,喜欢拍花蕊的朋友要哭晕。
四、续航:妥妥一天,甚至一天半
5500 mAh 电池 + 100 W 有线 + 80 W 无线。
• 工作日:7:30 出门 100%,22:30 回家剩余 35%;
• 周末拍照 + 导航 + 金铲铲 4 小时,结束还剩 18%。
对比 40 Pro(4400 mAh)的“傍晚焦虑症”,70 Pro 直接治好了我出门带充电宝的习惯。
五、细节体验:有进步,也有倒车
优点
1. 虹膜升级后的动画丝滑度,确实回到 EMUI11 时代那种“指哪打哪”;
2. 立体双扬 + 大体积 X 轴马达,外放和打字都更爽;
3. 红外、IP68、双向北斗卫星消息全部保留,旗舰味儿正。
缺点
• 马达虽大,但调得比 40 Pro 松散,尤其键盘反馈“嗡嗡”散音;
• 机身做工:音量键有 0.2 mm 松动感,40 Pro 的紧实感没完全继承;
• 屏幕虽大,单手模式下拇指只能覆盖 2/3,小手慎入。
六、与 Mate 40 Pro 的“灵魂 PK”
维度 Mate 40 Pro Mate 70 Pro
手感 更紧凑,重 212 g 宽 3 mm,重 225 g
性能 麒麟 9000,日常发热 麒麟 9020,能效提升 25%
影像 计算味重,夜景暴力 真实还原,噪点更低
续航 4400 mAh,一天勉强 5500 mAh,一天半
马达 紧凑清脆 体积大但松散
七、写给正在纠结的你
如果你是从 Mate 40 Pro 直接升级:
• 影像、续航、信号、充电全面进步;
• 性能提升有限,马达/做工略退步;
• 一句话——“精神续作”,值回票价。
如果你手持 P60 系列或更早:
• 70 Pro 的感知升级会放大很多,强烈建议换机。
最后彩蛋:发布会上没说的“小惊喜”
- AI 云增强 2.0:老照片 2K 修复,实测把 2016 年的 800 万像素样张修复到可用 4R 打印;
- 星闪 Tag:把钥匙扣挂个 Tag,30 米无网也能精准找钥匙,丢三落四星人福音。
总结
Mate 70 Pro 不完美,但它把 Mate 40 Pro 的灵魂——对称美学、均衡体验、续航安全感——用 2024 年的硬件重新演绎了一遍。
如果你也曾被 40 Pro 的星环惊艳过,那 70 Pro 值得你再爱一次。
来源:比亚迪现状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