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工厂万界星空科技MES系统解决方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2 22:51 1

摘要:在推行MES系统之前,许多制造企业,即便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厂,其生产管理环节仍普遍存在以下现状与痛点:


一、 生产现状与痛点分析

在推行MES系统之前,许多制造企业,即便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厂,其生产管理环节仍普遍存在以下现状与痛点:

1. 信息孤岛严重:

现状:生产设备、质量检测、仓库管理等系统相互独立,数据不互通。

痛点:管理层无法实时获取整体生产数据,决策依赖滞后的、人工汇总的报表,效率低下且易出错。

2. 生产过程不透明:

现状:生产进度、设备状态、物料消耗等信息主要依赖班组长口头汇报或手工填写报表。

痛点:出现问题时(如设备停机、质量异常),响应速度慢,无法精准定位问题根源,导致停机时间长,浪费严重。

3. 质量管控追溯困难:

现状:质量检验记录多为纸质单据,出现问题后,人工追溯范围有限、速度慢。

痛点:无法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正向追溯(由产品追原料)和反向追溯(由原料追产品),质量责任难以界定,召回成本高昂。

4. 物料管理粗放:

现状:物料配送靠经验,线边仓库存积压或短缺现象时有发生。

痛点:浪费仓储空间,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并可能因缺料导致生产线停线。

文档管理纸质化:

现状:作业指导书、工艺图纸、变更通知等以纸质文件下发,版本易混淆,更新不及时。

痛点:操作工可能使用错误版本的指导书生产,造成批量性质量事故。

6. 绩效管理凭经验:

现状:设备利用率(OEE)、人均产值等关键绩效指标无法自动统计,缺乏数据支撑。

痛点:无法科学衡量生产效率,难以进行有效的绩效改善和精益生产推进。

二、 MES系统设计方案

针对以上痛点,MES系统的设计核心是 “数据驱动、流程透明、实时协同”。

1. 设计目标:

透明化:实现生产全过程(人、机、料、法、环、测)的实时可视化监控。

无纸化:将所有生产文档、记录电子化,减少错误,提高效率。

可追溯性:建立完善的产品谱系,实现精确的全链条追溯。

集成化:打通与ERP(企业资源计划)、WMS(仓储管理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系统的壁垒,构建统一制造数据平台。

智能化:基于历史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为生产优化、预测性维护提供决策支持。

2. 核心功能模块设计:

生产调度:接收ERP工单,进行排产派工,管理工单状态(创建、下发、启动、暂停、完工)。 解决生产计划与执行脱节的问题。

物料管理:物料需求拉动、齐套性检查、投料防错、线边仓管理、物料消耗统计。 解决缺料、错料和物料浪费问题。

生产过程管理:实时采集设备、人工报工数据,监控生产进度、工时、节拍。 解决生产过程不透明、数据滞后问题。

质量管理:IQC/IPQC/OQC全流程质检管理,SPC(统计过程控制)分析,质量缺陷记录与分析,不合格品处理。 提升质量管控能力,实现质量追溯。

设备管理:设备台账、点检、保养计划、故障报修、实时状态监控(运行、停机、故障)。

追溯管理:通过条码/RFID技术,绑定物料、设备、人员、工艺参数与产品,形成完整数据链。

文档管理:电子作业指导书(SOP)、工艺图纸的版本控制与无纸化下发。

可视化看板:车间大屏、PC端、移动端多维度展示:生产进度、质量状况、设备状态、绩效指标等。

绩效分析报表管理:自动计算OEE、产能、合格率、计划达成率等指标,生成多维度分析报表。

三、 MES系统架构及流程规划

1. 系统架构规划

第一层:设备层(IOT)

组成:生产设备、PLC、传感器、条码/RFID扫描枪、工业平板等。

作用:通过SCADA系统或物联网网关,采集实时数据,是MES系统的数据源头。

第二层:执行层(MES)

组成:MES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上述各大功能模块)。

作用:核心业务处理层。接收并处理设备层上传的数据,执行业务逻辑,指挥生产活动,并向上层系统反馈结果。

第三层:计划层(ERP/PLM)

组成:ERP系统、PLM系统、WMS系统等。

作用:MES从ERP接收生产计划、BOM信息,向ERP反馈完工、物料消耗数据;从PLM获取工艺路线和图纸文档。

第四层:展现层

组成:Web浏览器、手机APP、车间大屏看板、PC客户端。

作用:为不同角色(操作工、班组长、经理、高管)提供个性化的数据展示和操作界面。

2. 核心业务流程规划

流程一:工单创建到完工入库

1. ERP下发:ERP将生产工单、BOM、工艺路线下发至MES。

2. MES排产:MES进行详细排产,将任务派工到具体设备或产线。

3. 物料准备:MES生成物料需求,WMS进行备料并配送至线边仓,扫描确认。

4. 开始生产:操作工在工位终端扫描工单条码,调出电子SOP,开始作业。

5. 数据采集:设备自动采集产量、工时数据,或人工报工。关键工位进行质检并记录。

6. 完工上报:工单完成后,MES自动更新状态,并将完工数量、物料实际消耗、工时数据反馈给ERP,触发入库流程。

流程二:全链条追溯流程

1. 信息绑定:从原料入库开始赋予批次条码,在每个加工环节,扫描产品码并与当前的操作员、设备、工艺参数、原料批次码进行绑定。

2. 数据记录:所有绑定信息实时存入MES数据库。

3. 追溯查询:在追溯界面,输入一个成品码,可立即追溯其所有的生产过程信息(用了什么料、谁做的、哪台设备、参数是多少);输入一个原料批次码,可反向追溯所有用到该批次料的产品。

流程三:质量闭环管理流程

1. 检验标准:PLM系统将检验标准下发至MES。

2. 检验执行:质检员使用PDA或平板电脑,根据MES推送的检验任务进行抽检或全检,录入结果。

3. 异常处理:出现不合格品,系统触发NCR(不合格品报告)流程,隔离产品,并通知责任单位处理。

4. SPC分析:系统自动对质量数据进行SPC分析,实时监控过程是否受控,预警潜在风险。

5. 持续改进:生成质量报表,分析主要缺陷和原因,驱动质量改进循环(PDCA)。

实施MES系统不是简单的软件安装,而是一场深刻的管理变革。它通过将生产现场的海量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打通从计划到交付的价值流,最终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质量,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数字化转型。

来源:智能化mes系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