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营山:以文旅之“韵”赋百业之“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19:20 1

摘要:近日,中共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召开。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县委书记敬健代表县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营山县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奋力谱写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营山篇章的决定》(以下

近日,中共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召开。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县委书记敬健代表县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营山县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奋力谱写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营山篇章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系统阐述了营山文旅融合“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清晰描绘了营山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小城大志 培育发展新动能

盛夏时节,万木葱茏。全会现场,300余名与会人员心潮澎湃,一次次热烈的掌声,传递着信心和力量。

“上半年,营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8亿元、增长6.0%,增速高于国家、省、市平均水平,居全市第2位,经济社会发展延续了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一串串亮眼的数字,见证着这座城市奋勇争先的执着追求,也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场外,营山经开区厂房鳞次栉比、机器欢鸣不息;乡野间,稻浪翻金、清香四溢,收割正当时;夜市里,灯火璀璨,人流如织。坚实的产业根基为文旅融合注入强劲动力,旺盛的市场需求为文旅消费开辟广阔天地。

漫步营山,进士文化景区的青石板路上仿佛回荡着当年考生赶考的脚步声,红九军政治部旧址默默讲述着革命岁月的峥嵘往事。举目远眺,太蓬山云雾缭绕、层峦叠翠,清水湖碧波荡漾、倒映天光;BMX运动中心内车轮飞转、身影矫健,已成为这座活力之城最动感的注脚。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是全面落实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抢抓发展机遇培育县域新增长点的关键路径,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群众期盼的文旅高质量发展路子。”与会人员全神贯注,不时低头记录,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全会指出,营山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形成一批具有营山特色和优势的文旅融合业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旅游总花费分别达到10亿元、83亿元。到2030年文旅融合业态更加多元,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文旅产业竞争力大幅增强,成渝地区北翼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县建设迈上新台阶。

“我们要的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微改造’的精雕细琢;不是盲目投入,而是‘轻资产’的聪明运作。”全会透露出营山发展的务实思路,要立足各产业现有基础,发挥文旅的“赋能”作用,将文旅深度嵌入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等多方面,走出一条符合当前实际、凝聚各方力量、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文旅发展之路。

精准落子 找准自己的赛道

全会分组讨论现场,与会人员畅所欲言、气氛热烈。“营山有什么?游客来了吃什么、玩什么、买什么?”这些看似细微的问题,却是关乎文旅融合发展成败的关键。

营山有什么?答案就藏在街头巷尾。营山红油、营山凉面、营山卤鸭的香味飘散在空气中;承办小轮车系列赛事让这座小城在运动圈声名鹊起;白塔公园57名进士塑像静静诉说着“科第仕宦、甲于蜀都”的文脉传承。

“我们不求大而全,但要小而精、特而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决定》提出,要因地制宜推进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给出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让文化“活”起来。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最小干预”原则,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深入挖掘以于式枚为代表的进士故事和文化内涵,加强“营渠战役”、红九军政治部旧址等红色文化遗迹的保护利用,推动竹编、草编、咂酒等民间手工艺品、传统技艺焕发时代魅力。

让城市“火”起来。打造“小县优城·烟火营山”品牌,建设城市“活力中心区”。推动三大特色商圈差异化发展:“朗润国际-星悦城”突出平民化、高性价比;“圣桦城-复兴桥”引进戏曲演艺、非遗美食等业态,打造综合型商圈;“芙蓉水镇-爱琴海·赢里”定位品质消费,配套下穿隧道提升通达性。同时,改进营山红油、营山凉面、营山卤鸭等特色产品制作技艺,开发便携即食款产品,开发“进士宴”“黑山羊全羊宴”等本土美食IP,让“营山味道”香飘四方。

让赛事“热”起来。全力打造“中国小轮车·营山骑迹”核心IP,提档升级营山BMX运动中心,持续举办全国竞速小轮车锦标赛,积极申办国际级小轮车赛事,有序建设山地自行车赛道,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骑行赛事首选地。同时,积极争取《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有影响力的电竞赛事落户营山,吸引更多电竞爱好者和游客参赛观赛;创响“健康营山·乐跑一环”全民健身品牌,策划组织“全民赛事周”,让赛事经济成为文旅融合的引爆点。

此外,研学旅游、医养旅游、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也将同步推进,构建“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塑牌精营 让“头回客”变“回头客”

文旅融合,不仅要有好看的“面子”,更要有温暖的“里子”。全会指出,要树牢用户思维理念,坚持需求导向、体验至上、口碑为王,推动流量与留量双向赋能。

《决定》将提升文旅服务水平和内生动能作为破解“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重要抓手。“当下的游客不再为‘大景区’买单,而是在为‘小确幸’投票,场景越小、情绪越真,拍照越出片、越火爆。”这句话让与会人员们频频点头。

文旅发展,政府和市场如何各归其位?《决定》指出,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引进具有影响力的文旅运营企业,培育一批“成长型”“小而精”的本地企业,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行政力量撬动市场力量,逐步发展“政府引导、企业承办、专业运营”的模式。

如何让更多人了解营山、来到营山?《决定》给出了创新推广的“营山方案”。加强与主流社交媒体、知名网红等深度合作,制作高质量、有网感的文旅宣传片、短视频。据悉,营山正在筹备新媒体主播孵化项目,计划培养本土网红,让营山人自己讲好营山故事,全力提升传播流量。

要素保障是文旅发展的基础支撑。要打造“便捷营山”,有序开放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全力保障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快旅慢游”交通网络的便捷度。“成达万高铁通车后,从成都到营山的时间将缩短至50分钟,这将极大方便游客往来。”

同时,加强文旅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创新型、技能型文旅人才队伍。健全文旅服务行业标准体系、文旅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坚决保障文旅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决定》还提出要健全工作机制。坚持和加强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重点文旅项目推进机制,以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营山正在文旅融合发展新征程上破题起势。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要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努力把文旅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为全市“打赢翻身仗、建成副中心、谱写新篇章”贡献“营山力量”。(彭传桁)

来源:绸都在线门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