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天(9月3日)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在今天举行的专场记者见面会上,专门请到了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
十四载山河不屈,胜利来之不易。
明天(9月3日)就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在今天举行的专场记者见面会上,专门请到了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
首先,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正义之战,亦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无数国际义士跨越国界,怀揣着对和平与正义的向往,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
硝烟弥漫的战场,各国反法西斯战士与中国人民勠力同心、并肩战斗。生死攸关的时刻,许多国际友人挺身而出、扶危济困,彰显的是超越国界的人性光辉。纪念他们,亦是对历史的尊重。
其次,抗日战争的记忆与叙事,早已超越了一般学术研究的范畴,已演变为一场涉及国际话语权、民族认同和未来秩序塑造的无声博弈。
西方主流叙事中的二战史,呈现出浓厚的“欧洲-太平洋中心主义”色彩。在这种叙事框架下,中国战场虽然得到了形式上的承认,但其历史地位和真实贡献却被严重低估和模糊化。
此时,我们隆重纪念援华抗战外国友人,就是对这种历史修正主义最好的回击。
比如,德国人拉贝,冒着巨大风险设立了“南京安全区”,为超过25万中国人提供避难场所。他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南京大屠杀内情,成为控诉日军罪行最重要、最翔实的史料之一。
这不仅仅是讲述自身故事,更是捍卫历史的真相与人类的正义。
只有当历史的回响得到充分地倾听,人类才能真正汲取教训,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和平、公正的未来世界。
编辑: 秦扬轲
责编: 赵歆
来源:看看新闻K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