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机制是干扰PD-1和PD-L1的结合,癌细胞通过PD-L1和免疫T细胞的PD-1结合,进而抑制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杀灭攻击,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是通过与PD-1或PD-L1结合,干扰上述两者的结合,也就阻止了癌细胞对免疫T细胞的抑制性作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机制是干扰PD-1和PD-L1的结合,癌细胞通过PD-L1和免疫T细胞的PD-1结合,进而抑制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杀灭攻击,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是通过与PD-1或PD-L1结合,干扰上述两者的结合,也就阻止了癌细胞对免疫T细胞的抑制性作用,进而调动了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杀灭。
对于没有驱动型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成为了一线标准治疗,如果PD-L1是低表达则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化疗联合,如果PD-L1检测是高表达则可以单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西米普利单抗(Cemiplimab)是一种完全人源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该药获批单独或联合化疗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刚刚发布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TO》杂志的一篇文献报道了该药的总生存期数据。癌度将相关内容给大家做一下编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参考文献刊例示意图
这是一项三期人体临床试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为两组,用药组每3周静脉注射350毫克的西米普利单抗,对照组则接受临床标准化疗。这些患者都是PD—L1表达≥50%,也就是属于PD-L1高表达的情况。这个研究启示就是探索对PD-L1高表达患者单药西米普利单抗的效果。共计入组了712名患者,截止到2024年中位随访时间达到了59.6个月,接近5年。
中位总生存期数据
上面的两条生存期曲线拉的非常开,对于PD-L1高表达患者,西米普利单抗单药治疗的中位总生存期是26.1个月,而化疗的中位总生存期是13.3个月,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数据相差了一倍。西米普利单抗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是8.1个月,而化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是5.3个月。西米普利单抗的治疗应答率为46.5%(可评估肿瘤病灶缩小超过30%是治疗应答),而对照组化疗的治疗应答率是20.6%。西米普利单抗治疗组生存期超过5年的比例为29%,而化疗的5年生存率是15%。不管是鳞癌还是非鳞癌,西米普利单抗治疗的生存数据都是显著由于化疗。
免疫治疗药物可以说是非常的多,而且还有不断推出的新药出现。从上面的这个临床试验数据我们认识了PD-1抑制剂西米普利单抗以及治疗数据,这款药对驱动基因阴性且PD-L1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是一个可选的治疗方案。当然不同的免疫治疗药物不能直接对比,只是大家在遇到这款药的时候参考癌度为大家编译的这篇内容作为参考,以便于大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全球肿瘤诊断治疗最新信息欢迎大家关注癌度。
参考文献:
Kilickap S, et al., Cemiplimab Monotherapy for First-L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with PD-L1 Expression ≥50%: 5-Year Outcomes of EMPOWER-Lung 1,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25).
来源: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