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在蓉城展开深度穿行。采访团上午走进成都高新区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探访游戏研发团队与产业生态链;下午步入天府新区麓湖CPI商业公园,体验公园社区里的潮流生活场。一日双景,解码成都“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活力密码。
9月2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在蓉城展开深度穿行。采访团上午走进成都高新区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探访游戏研发团队与产业生态链;下午步入天府新区麓湖CPI商业公园,体验公园社区里的潮流生活场。一日双景,解码成都“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活力密码。
宜业之城:
一杯咖啡的距离,串起产业生态圈
“相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不说是无微不至,但也一定是面面俱到——你能想到的,这里一定都有。”在长岛数字文创园内,成都东极六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田海博向采访团介绍道。这家以榫卯文化游戏《匠木》蜚声海内外的企业,正在研发《二十四节气》等新作。“政策申报、企业培育、金融扶持、资质办理,所有环节在园区就能闭环完成。就连音乐制作、动画特效等专业供应商,步行十分钟内都能找到。”田海博说。
园区入驻企业
园区的物理空间更强化了这种协同效应。据高新区数字经济局数字文创处工作人员顾一鸣介绍,在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内,64家企业分布在“一杯咖啡的距离”内,形成独特的产业微循环,“影视素材传输太慢?可以直接带着硬盘走过去。可可豆动画的《哪吒》创作联动百余家上下游企业,墨境天合为《流浪地球》提供视效支持,产业链条在步行可达的半径里高效运转,这正是长岛数字文创园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这种高效生态让《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郑国艳印象深刻,“在这里创业,企业特别省心,相关部门把创业者要走的弯路都提前铺平了。”在她看来,田海博在对比了多个城市后扎根成都的选择颇具代表性:“当创业者只需专注研发创新,抬头时发现所有配套都已就位,这种‘面面俱到’正是成都产业活力的重要源泉之一。”
宜居之境:
公园里的烟火,定义生活新美学
产业活力在长岛奔涌,十余公里外的麓湖CPI商业公园,正以另一种姿态诠释城市魅力。41栋“自然野生花园式”独栋建筑,错落镶嵌于3.5万平方米的葱茏绿意中,零售、文化、艺术与社群在此自由生长。
麓湖CPI商业公园
“我们的75%业态聚焦时尚零售与生活美学,仅25%为餐饮配套。目标不是人山人海,而是精准吸引热爱这种生活方式的人群。”麓湖CPI商业公园运营方成都万华投资集团战略研策总监杨帆向采访团介绍道。据介绍,该项目自2024年3月开业以来,SND国际买手店、Snow Peak户外旗舰店等先锋品牌相继入驻,年客流量达180万人次,约70%为来自全国乃至国际的访客。线上流量更是突破9000万,且以每周100万的数量不断增长。“早上遛狗散步,顺道喝杯咖啡选件设计品,已成为附近居民的日常。”杨帆表示,“公园商业”模式让在地生活与潮流体验无缝融合。
这份松弛感,恰是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的缩影:从兴隆湖碧波倒映的科研楼宇,到龙泉山星空下的蜿蜒绿道;从安公社区空中花园里的闲话家常,到新川机器人公园的80台智能设备水陆空共舞……十年间,“城市中建公园”已蜕变为“公园中长城市”。“这里如同一座微缩的‘桃花源’,它让我对成都的安逸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创业有速度,生活有温度,在成都全给配齐了。”郑国艳说。
红星新闻记者 方舟
编辑 包程立
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