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遂宁高新区物流港实验小学开展“开学第一课·守护蓝天白云”主题班会,借助PPT与视频,剖析污染成因,讲解环保知识,倡导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
新学期伊始,四川多地将生态环保融入“开学第一课”,通过多样化形式为学生播撒绿色种子,引导青少年树立环保意识,践行低碳生活。
遂宁:紧扣“两山”理念,打造互动课堂
遂宁高新区物流港实验小学开展“开学第一课·守护蓝天白云”主题班会,借助PPT与视频,剖析污染成因,讲解环保知识,倡导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
主题班会上,学生围绕“身边环保行动”展开热议,提出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塑料、绿色出行等建议,还通过生态小实验、环保情景剧,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具象行动,纷纷承诺践行低碳生活。
宜宾:老兵与志愿者携手,打造三维环保课堂
宜宾市女学街小学校以“生态宜宾·绿色启航”为主题,联合一曼老兵“退役不褪绿”志愿服务队与市生态环境局,推出“沉浸式科普+实战化演练+榜样化引领”三维课程,以此构建“政府引导+老兵示范+少年践行”新模式。
沉浸式科普:播放《非同“鲟”常》生物多样性宣传片,搭配有奖问答,老兵为答对学生颁奖,深化“守护生态平衡”认知。
实战化演练:开展垃圾分类互动游戏,学生手持垃圾卡片投入对应四色垃圾桶,老兵现场指导并奖励,让分类知识“玩着学”。
榜样化引领:老兵邓小刚分享退役后投身环保的事迹,诠释军人担当,鼓励学生争当环保小先锋。同学们表示,要以老兵为榜样,做家乡“生态小哨兵”。
资阳:传递环保责任,种下环保种子
资阳市南薰镇政府分管环保领导走进南薰九义校,以开学仪式为契机讲授环保课。授课结合实际,向学生们讲解环境污染现状,普及垃圾分类、水资源保护、节能减排知识,呼吁师生从“节约一滴水、随手关灯、做好分类”等小事做起,用绿色生活为家乡生态助力。
资阳市高屋九年制学校为一年级新生设计“变废为宝”主题开学第一课。教师用塑料瓶、旧纸盒制作的“机器人”,生动讲解“废旧物品是放错地方的宝贝”,还布置“家庭环保手工”任务,让孩子回家用废品创作并返校展示。
此外,还有泸州等地聚焦“生态文明教育课”,开展新媒体科普宣传,摒弃抽象理论,聚焦学生日常——从呼吸的空气、仰望的蓝天,到教室内的垃圾分类、校园里的绿植养护,用贴近生活的场景让学生直观感知“环保就在身边”,激发主动参与环保实践的热情。
来源:handle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