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日回望:缝在大衣里的屠城血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22:14 1

摘要:1937年冬,南京城在日军的铁蹄下破碎。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下大屠杀的惨烈影像,成为历史最锥心的见证。

1937年冬,南京城在日军的铁蹄下破碎。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下大屠杀的惨烈影像,成为历史最锥心的见证。

为了向全世界揭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干事乔治·费奇将胶片缝进大衣,穿越日军层层关卡,冒死将约翰·马吉拍摄的屠城血证带出。

这段惊心动魄的跨国接力,让世界看见发生在南京的血泪真相。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和《南京照相馆》一样残酷、英勇的真实历史传奇。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这段以生命守护真相的历史,历经88载,依然叩击心灵,提醒着我们:真相不容湮没,和平弥足珍贵。

拍摄者

1937年11月,南京沦陷前夕,20多位外籍人士商议并组成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南京安全区位于南京主城西北,占地3.86平方公里,设置了25个难民收容所,此后救助了25万多名中国难民。

美国传教士约翰·马吉,正是“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一员。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约翰·马吉用手中的16毫米摄影机,秘密拍摄日军屠城的血证。

正如电影《南京照相馆》展现的那样,约翰·马吉这样的外籍人士受到了日军的严格控制,绝对禁止他们摄影摄像。马吉在影片的引言中写道:“必须小心谨慎地行动,摄影时千万不可让日本人看见。”

约翰·马吉拍摄的南京大屠杀历史影像

就这样,冒着生命危险,约翰·马吉真实记录下发生在南京的惨剧。视频中,有日军的坦克大炮正疯狂炮击南京城,有机关枪扫射手无寸铁的市民,有城内外累累的尸体……1937年12月21日,马吉还在南京鼓楼医院拍摄到许多被日军残害的市民。

这些充满血泪的资料,是留存至今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唯一动态画面。

运送者

1938年,为了向全世界揭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约翰·马吉决定将胶片对外公布。

这些被侵华日军绝对禁止的资料,如何突破重重封锁盘查?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干事、美国人乔治·费奇接下了这份沉甸甸的真相。

乔治·费奇

1938年1月,费奇有机会离开南京。他冒着极大危险,将这些珍贵的胶片包好缝在了大衣里,躲过日军盘查,成功将之带离南京。

到上海后,费奇火速将胶片制作了4份拷贝。这4份拷贝在战时曾经被带到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等地播放。费奇连续进行演讲,放映马吉拍摄的影片,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时,胶片的拍摄者约翰·马吉作为证人,向法庭陈述了他在南京目睹的日军暴行。1947年初,南京军事法庭在审判谷寿夫等战犯时,这千辛万苦保存下来的影片,作为铁证当庭播放。

约翰·马吉拍摄的影像中,有名正在被救治的病人,是当时怀有6个月身孕的李秀英。因反抗日本兵身中37刀,幸存下来的李秀英曾在战后多次赴日本参加证言集会,控诉日军暴行。

脖子被砍伤的伤者正在接受救治

翻拍自37分钟版本影片

重回南京

在一段时间内,由于未发现影片复制品,马吉拍摄的影片一度被日本右翼叫嚣为“鬼片”。

1991年,美国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总干事邵子平辗转找到了约翰·马吉的儿子大卫·马吉。当年7月12日,在大卫·马吉家中地下室里堆放的杂物中,邵子平翻找到装有影像胶片的铜盒,盒子上有马吉牧师亲笔标注的镜头说明目录,这正是他拍摄的记录南京大屠杀现场的胶片。

随后,大卫·马吉向“联合会”提供了当时认定记录侵华日军在华暴行、带有镜头说明目录的全部胶片。

邵子平与“联合会”骨干成员开会商议,将这些珍贵胶片送到影片处理公司翻拍后,把胶片原盒送还给大卫·马吉,并以翻拍片作剪辑,制成两套能直接在电视台播放的时长约37分钟的“一寸盘”。

“37分钟”版马吉影片“一寸盘”

2002年10月,大卫·马吉将其父在南京大屠杀时拍摄的摄影机及17分钟版影像的胶片,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05年,这台摄影机和胶片被评定为抗战类国家一级文物。

而“37分钟”版“一寸盘”,则在2019年12月13日,由美国纽约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的邵子平、陈宪中、姜国镇等爱国华人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专家表示,“37分钟”版马吉影像是目前已经发现的影像版本中,反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最为全面、内容最为丰富的版本之一。其中既有南京安全区范围内的镜头,也包含了城外一带侵华日军暴行的镜头。

如今,约翰·马吉曾用过的16毫米摄影机,和他拍摄下来的珍贵影像,都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陈列着。

文物无声,历史却在呐喊。铁证如山,真相不容遗忘。

文 |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郑文静 张文颖

图 | 现代快报资料图 部分图片来源于央视

来源:现代快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