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激素联合用药方案盘点:最佳搭档如何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2 21:08 1

摘要:《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2025版)》[1]指出,糖皮质激素(GC)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基础用药(1A);应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采用能控制疾病所需的最低剂量(1B);对轻度活动的SLE患者,羟氯喹或非甾体抗炎药疗效不佳时,可考虑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科学联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助力SLE患者安全控病

撰文 | 常怡勇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2025版)》[1]指出,糖皮质激素(GC)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基础用药(1A);应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采用能控制疾病所需的最低剂量(1B);对轻度活动的SLE患者,羟氯喹或非甾体抗炎药疗效不佳时,可考虑使用小剂量GC(≤10mg/d 泼尼松);对中度活动的SLE患者,可使用GC[0.5~1 mg/(kg·d)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2C)。

对重度活动的SLE患者,可使用GC[≥1mg/(kg·d)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2C);对合并狼疮危象的SLE患者,可使用GC冲击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1B);临床医师应密切关注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并酌情调整GC用量。对病情长期稳定的患者,GC维持剂量应减至5mg/d泼尼松,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尝试减停(1B)。

本文仅对GC在SLE治疗中的联合用药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羟氯喹+GC

指南 [1]推荐持续使用羟氯喹作为SLE的基础治疗(1A),长期使用可降低疾病活动度、减少器官损伤和血栓发生风险,改善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存率。推荐剂量为5mg/(kg·d),且不超过400mg/d。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2],强的松联合羟氯喹治疗SLE 14d,其不良反应发生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C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积分均优于单用强的松治疗的对照组(P

另一组临床研究显示 [3],羟氯喹联合醋酸波尼松片治疗妊娠合并SLE,能降低血清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明显改善患者母婴结局,具有较高安全性,显著优于单用GC治疗的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妊娠率无明显差异。

服用羟氯喹期间,需注意眼部不良反应,高风险患者建议每年进行1次眼科检查,低风险的患者建议服药第5年起每年进行1次眼科检查。

2 环磷酰胺(CTX)+GC

最新指南[1]指出,CTX适用于中重度狼疮肾炎(LN)、神经性狼疮和SLE伴免疫相关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对中重度LN患者诱导期和维持期治疗均有效,是对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受累SLE的有效免疫抑制剂。临床研究结果显示[4],醋酸泼尼松片联合CTX(500~600mg/m2,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ivgtt,1次/2W)治疗SLE 6个月,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病情,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和肾功能,显著优于单独用GC治疗的对照组。另一组临床研究也显示[5],CTX联合泼尼松可提高SLE治疗效果,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抑制免疫过度亢进,稳定病情进展,安全可靠,优于单用GC治疗。

CTX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肝脏损害、骨髓抑制等,本品具有明确的生殖毒性,增加发生肿瘤的危险。谷胱甘肽S-转移酶Pi 1(GSTP1)基因多态性(rs1695,313A>G)对不良反应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3 霉酚酸酯(MMF)+GC

指南[1]指出,MMF适用于中重度SLE,为诱导期和维持期的有效治疗药物,能降低复发率;也可用于轻中度神经性狼疮的诱导期及维持期治疗。轻中度、无脏器受累的SLE患者,MMF可减少严重复发及LN的发生;SLE合并活动性皮肤病变对于局部治疗[GC或他克莫司软膏及羟氯喹]疗效不佳时,可加用口服GC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甲氨蝶呤(MTX)和MMF疗效相当。

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RCT,纳入120例ITP患者,最长随访时间2年。与单用相

比,GC联合MMF治疗的失败率较低,且完全缓解率较高(91.5%vs63.9%,P [1,7]。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8],在SLE治疗中,MMF(1.5~3g/d,分2次po,若病情加重或复发则酌情加量0.25~0.5g)联合泼尼松治疗24W,可有效降低患者疾病活动度,且GC用量有更少的趋势;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的风险相较于CTX+泼尼松更低。但是需注意应用MMF的患者存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降低的风险。

另有研究通过Meta分析也显示 [9],MMF可有效降低患者疾病活动度,且GC用量有更少的趋势,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的风险相较于CTX更低。

MMF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一些患者会发生感染、骨髓抑制与肝脏损害;由于具有一定的致畸性,因此至少在停用6周后方可尝试妊娠。

4 他克莫司(TAC)+GC

指南 [1]指出,TAC适用于增生性LN和SLE伴ITP患者。TAC对LN的诱导期和维持期治疗均有效,能降低复发率;可用于治疗难治性LN,尤其是以蛋白尿为突出表现者;与其他免疫抑制剂或GC相比,引起严重感染的风险较低,孕期可应用。

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例使用GC联合TAC 1mg每天2次治疗SLE合并ITP患者。1个月后3例(15%)达到完全缓解,14例(75%)获部分缓解,其余3例(15%)无应答;3个月后,所有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均显著改善,完全缓解率提高至25%(5例患者),14例患者(75%)获得部分缓解;6个月后,完全缓解率提高至75%,所有患者均达到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且无复发 [1,10]。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11],与CTX相比,TAC(2mg餐后2h po q12h,用药4~8周后若全血谷浓度为5~8ng/ml,则维持用药剂量2mg/d;若全血谷浓度

一项纳入12篇文献,共计1360例LN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 [12],TAC联合GC治疗有助于改善LN患者的肾功能结局。

TAC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一些患者会出现肾脏、肝脏损害;肝脏功能受损者需降低用量,用药期间应监测肾毒性、血糖、血尿酸和血压。

5 环孢素(CsA)+GC

指南[1]指出,CsA适用于LN和SLE伴ITP,CsA和其他免疫抑制剂联合可用于治疗对标准治疗无效的LN,尤其是Ⅴ型LN,可缓解血液系统损害,孕期可应用。

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初始GC或其他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失败后接受利妥昔单抗或CsA治疗的43例SLE-ITP患者,随访至少6个月。结果显示,对于治疗失败的患者,CsA治疗仍可缓解,但缓解率低于利妥昔单抗治疗者 [1,13]。

1例SLE继发ITP患者,先后接受过泼尼松、CsA、吗替麦考酚酯、硫唑嘌呤和靶向制剂托法替布与泰它西普治疗,均无明显疗效,血小板计数持续低于50×109/L。改用全程监测CsA的血药浓度来优化CsA的给药剂量(50-75-100-125-100mg bid po),并监测CsA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将CsA谷浓度维持在100~150ng/mL,血小板计数维持在100×109/L以上,最终达到临床缓解,随访6个月未出现不良反应。说明CsA联合小剂量GC治疗SLE继发难治性ITP安全有效,治疗药物监测有助于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3]。

CsA主要不良反应为肾功能损害、肝脏损害、血压升高、胃肠道不适与感染。

6 硫唑嘌呤(AZA)+GC

指南 [1]指出,AZA适用于SLE的维持期治疗。孕期应用安全性较高,且严重感染发生率较低。

一项纳入抗核抗体(ANA)阳性ITP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GC联合AZA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60.0%vs22.2%)显著提高(P=0.038),而总体缓解率(86.7%vs55.6%)仅显示出上升趋势(P=0.070),GC联合AZA治疗组的累积无复发生存期显著延长(中位数:7.8vs3.4个月,P=0.038)。多变量分析还表明,GC联合AZA与更长的累积无复发生存期独立相关 [1,15]。

AZA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与肝脏损害,需检测硫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

7 来氟米特(LEF)+GC

指南 [1]指出,LEF对一些增生性LN治疗有效,耐受性较好。可用于LN的维持期治疗。临床发现GC联合LEF对SLE有较好疗效。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16],LEF(20mg qd hs po)与醋酸泼尼龙片联合治疗SLE 6个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中IL-8、IL-10的含量,显著优于单用GC治疗的对照组。

另一组临床研究显示 [17],泼尼松联合LEF对系SLE患者有显著疗效,研究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泼尼松联合CTX治疗的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LEF会引起肝脏损害、高血压、白细胞减少症、感染和一些并发症。由于有致畸作用,故建议停用24个月后或应用消胆安(口服8g,tid,持续11d),如果相隔2周的2次血药浓度检测均 [18]。

8 西罗莫司(雷帕霉素)+GC

指南[1]指出,西罗莫司适合中度SLE患者,对于对标准治疗应答不佳SLE患者可联合应用,改善关节炎、皮疹、血小板减少,以及LN的维持治疗。

2006年首次报道经其他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应答不佳的活动性SLE患者,经西罗莫司2mg/d治疗可改善疾病活动度并实现GC减量 [19]。我国的单中心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纳入了49例经标准免疫抑制治疗后疾病仍活动的SLE患者,应用口服西罗莫司治疗后,SLEDAI-2000评分显著下降,泼尼松减量,血清学指标补体及抗dsDNA抗体有所改善;其中41.2%的LN患者达到肾脏缓解[20]。

基于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CSTAR)真实世界队列研究显示在活动性SLE患者中,西罗莫司与他克莫司疗效相当 [21]。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活动性SLE患者经西罗莫司治疗后,SLEDAI、不列颠群岛狼疮评估组指数(BILAG)和泼尼松用量下降[22]。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23],雷帕霉素(1mg/d,po,用药4W后减至0.5mg/d直至病情稳定)联合GC治疗SLE 24W以上,效果优于单独应用GC,且降低疾病活动度。

9 结语

GC是SLE治疗的常用药物之一,但单独使用往往难以长期控制病情,且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联合免疫抑制剂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少激素用量。然而,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活动度、器官受累情况、药物耐受性等因素调整方案。此外,长期使用激素仍需警惕其潜在风险,如感染、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定期监测和随访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

[1]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2025版) [J].中华医学杂志,2025,105(23):1879-1906.

[2] 闵月.糖皮质激素联合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8,40(6):834-835.

[3] 王文静,赵东宝.羟氯喹联合激素治疗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母婴结局及血清IFN-γ、IL-10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8,26(12):1196-1199.

[4] 李思佳.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32):72-74.

[5] 刘玲,汤艳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29):56-59.

[6] Keyes E,Jobanputra A,Feng R,et al. Comparative responsiveness of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to methotrexate and mycophenolate mofetil: a cohort study[J].J Am Acad Dermatol,2022,87(2):447-448.

[7] Bradbury CA,Pell J,Hill Q,et al.Mycophenolate mofetil for firstline treatment of immune thrombocytopenia[J].N Engl J Med,2021,385(10):885-895.

[8] 张昕,李亦蕾.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1,37(19):2587-2590.

[9] 张昕.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学位论文]南方医科大学药学(硕士)2021年.

[10] Li Y,Feng X.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acrolimu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thrombocytopenia: a retrospective study[J].Lupus,2018,27(1):60-65.

[11] 袁桂芬.他克莫司与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8):93-96.

[12] 邢诒喜,陈维飞.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狼疮肾炎的疗效分析:一项Meta分析[J],临床肾脏病杂志,2024,24(9):728-736.

[13] Sun F,Chen J,Wu W,et al. Rituximab or cyclosporin in refracto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secondary to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a realworld observational retrospective study[J]. Clin Rheumatol,2020,39(10):3099-3104.

[14] 宋伟华,谢欣辛.治疗药物监测指导环孢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报告[J].复旦学报(医学版),2025,52(3):461-465.

[15] Su J,Xu M,Dong Z,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azathioprine plus prednisone versus prednisone alone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antinuclear antibodypositive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Hematology,2023,28(1):2196864.

[16] 高霞,张荣.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5):765-767.

[17] 刘翠莲,蔡文虹.糖皮质激素联合来氟米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有效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230):10-14.

[18] Stensen M,Khamashta M,Lockshin M,et al.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suppressive drugs and reproduction[J]. Arthritis Res Ther,2006,8(3):209.

[19] Fernandez D, Bonilla E, Mirza N, et al. Rapamycin reduces disease activity and normalizes T cell activationinduced calcium fluxing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Arthritis Rheum,2006,54(9):2983-2988.

[20] Peng L,Wu C,Hong R,et al.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irolimu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 realworld study and metaanalysis[J].Ther Adv Musculoskelet Dis,2020,12:1759720X20953336.

[21] Jiang N,Li M,Zhang H,et al.Sirolimus versus tacrolimus for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treatment: results from a realworld CSTAR cohort study[J].Lupus Sci Med,2022,9(1):e000617.

[22] Ji L,Xie W,Zhang Z.Efficacy and safety of sirolimu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Semin Arthritis Rheum,2020,50(5):1073-1080.

[23] 孙佩翠,刘新.雷帕霉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红斑狼疮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11):65-66.

本文来源:医学界风湿免疫频道

责任编辑:大晨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来源:医学界皮肤频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