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面貌大变样,沛县让家门口的“微幸福”触手可及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7 10:04 1

摘要:推门见绿,出门进园,抬头赏景,百步闻香,如今,随着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提升行动的推进,沛县乡村环境发生了“蝶变”,美丽宜居成了村庄的代名词,居于其中,村民幸福生活触手可及、真实可感。

交汇点讯 推门见绿,出门进园,抬头赏景,百步闻香,如今,随着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提升行动的推进,沛县乡村环境发生了“蝶变”,美丽宜居成了村庄的代名词,居于其中,村民幸福生活触手可及、真实可感。

在栖山镇凤栖公园,绿化植物错落有致,休闲活动区域功能层次分明,亭台楼榭与美丽的墙体壁画相映成辉。很难想象,这里原来是一片杂草丛生的闲荒地,经过改造如今变成了有花有树的休闲小景。

从调研、设计到建造,栖山镇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对周边环境景观要素进行整体分析,努力让“微公园”体现乡村独特的历史文化韵味,丰富“微公园”功能作用,将“公园+运动健身”“公园+科普教育”“公园+娱乐休闲”融入公园建设中,提升乡村颜值的同时,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自然和文化之美。

“俺们农村人也过上了城市般的生活。”对于这一民生工程,群众纷纷点赞。和邻居一起来凤栖公园散步的村民孟宪侠高兴地说,如今,镇村的面貌已经大变样了,村民们茶余饭后都喜欢到公园来散步。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更让像孟宪侠一样的许多村民幸福感倍增。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沛县坚持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加快建设沿微山湖、沿大沙河两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新改建农村户厕2万余户,现有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7个,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由点美向线美、面美拓展,农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广大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抬头是“画”,入目是“景”。朱寨镇朱寨社区赵砦村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了颜值,“变”了气质。迎着和煦的春风走进赵砦村,如同踏入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民居整齐划一,村道干净整洁,村民漫步乡村小道和休闲广场,享受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气息清新的新农村景象扑面而来。

美丽乡村建设为村民打造了一个个有温度的休闲空间,让老百姓“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憧憬变成现实。为实现从“一时美”到“持续美”,赵砦村以每月21日的“村庄清洁日”活动为载体,通过“村委组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号召党员群众对“村内村外”“屋内屋外”“屋前屋后”进行志愿清理,并对村内环卫保洁、垃圾分类、再生资源回收、公共设施维护、便民服务等工作实施市场化运营,既激发了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主体作用,也焕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持久动力。同时,该村利用多种形式传播文明理念,以文明乡风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颜值”+“气质”,乡村有了新模样。如今在沛县,一个个像赵砦村一样的美丽乡村争先蓄力“破茧而出”,表里兼治,内外兼修,装扮“外在美”,涵养“内在美”,提升乡村风貌,涵养文明乡风。

沛县还倡导文明新风,开展“最美庭院”“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以典型带动,引导村民自觉爱护村庄环境;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道德文化墙”等载体,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等,培树文明新风尚,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环境整治、齐心共建文明家园”的浓厚氛围,让建设美丽乡村、呵护生态环境成为村民的自觉。如今,村民们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从“要我文明”到“我要文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通讯员 徐春艳 李辉 蔡胜楠

来源:山里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