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6日,西安市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在西安召开,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雷做了2025年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赵雷表示,一年来,全市法院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47.65万件,同比下降10.40%,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4.52万件,审执结4.06万件
3月26日,西安市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在西安召开,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雷做了2025年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赵雷表示,一年来,全市法院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47.65万件,同比下降10.40%,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4.52万件,审执结4.06万件。
近年来,西安法院从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入手,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司法实践。
纵观过去一年来西安中院案件审结情况,新质生产力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赵雷表示,通过对相关案件审理等司法大数据的汇总研判,可以清晰看到,近年来,西安法院受理的涉新质生产力案件相关领域,与本地经济产业布局高度一致,在涉新质生产力案件中,侵权类案件占比高达80.56%,这往往对研发成本大、周期长的企业影响较大,同时,专利技术的专业性、技术性、价值不确定性等特征明显,多元解纷成为可借鉴推广的解决途径。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找准保障新质生产力的发力点,为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提供精准、有力法治支撑,是我们必须答好的时代命题。”赵雷说。2024年,西安法院纵深推进“两行动、两措施”,推出11项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审结商事案件9.37万件。同时积极扛起发展新质生产力司法责任,构建西安知识产权法庭和西咸新区、高新区2个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一体两翼”架构。审理的邓某等生产销售假冒国际奢侈品注册商标案获评“推动新时代法治进程2024年度十大提名案件”。
同时,聚焦“秦创原”发展建设,以陕西西咸新区人民法院挂牌成立为契机,促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为园区科创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西安中院充分发挥涉外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公正审理案件,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通过高质量的司法裁判输出审判智慧。
积极促成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仲裁与调解中心就知识产权领域替代性争议解决开展合作,充分展示西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最新成果,融入司法领域全球治理,打造国际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更强吸引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本文来自【陕西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