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多年前,日本情报人员拍摄的开封!那时的开封,就如此壮观?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6 04:00 1

摘要:1908年,一名叫做桑原鹭藏的日本学者,悄悄来到了开封,他对中国的历史交通等领域,研究颇深。

1908年,一名叫做桑原鹭藏的日本学者,悄悄来到了开封,他对中国的历史交通等领域,研究颇深。

桑原鹭藏这次来到开封,借着游历之名,其实是为了搜集开封的影像等信息,为日后的野心扩张做准备。

桑原鹭藏

开封,古称东京、汴梁,是黄河之畔的一座“八朝古都”,4100年前,我国古人就在这里修建了都城。

宋代以后,开封的“东京汴梁城”,成为了宋代都城,也成为了那时的世界第一大城市。

关于当时开封的面貌,我们只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借着古人的画笔感受过。

所以,那些百年前的开封老照片,就显得十分珍贵。

下面,就让我们从1908年拍摄的这组老照片中,去看一看百年前开封的样子吧!

文庙仪门

1908年,开封文庙内的仪门,又叫启圣门,门前的院子里,长满了绿色的杂草,门两侧摆放着几块石碑,右边的这块石碑,就是有名的“金女真进士题名碑”。

金女真进士题名碑

这是一块金代的刻字石碑,又叫“宴台金源国书碑”,刻于公元1224年,距今已经800多年,石碑上用女真文密密麻麻刻着的,是金代科举中进士的名单。

这块石碑看似平平无奇,但是却比文庙中那些古朴的建筑,还要珍贵,这些刻字,对研究女真文字和金代的科举考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繁塔

与今天相比,1908年的开封繁塔周围,只有零星的几棵树,繁塔下面也没有石栏杆,但是塔的右侧,比今天多出一座小房子。

繁塔的塔身上,镶嵌着7000多块砖,每块砖上都雕刻着一尊佛像,从公元974年距今,已经过去了1000多个春秋,繁塔依然矗立在开封的繁台之上。

黄河大堤

1908年的黄河大堤旁边,大片绿油油的麦田已经抽出了麦穗。黄河进入开封后,成为了地上悬河,所以当时的黄河两侧,需要修建高高的大堤,防止黄河决口。

古吹台

这是1908年,古吹台内的景象,古朴的殿宇楼阁,被绿树围绕,清幽典雅。唐朝诗人李白、杜甫、高适,还有魏晋名士阮籍,都曾来此怀古吟诗。

古吹台,又叫禹王台,禹王台区就是因此得名的。古吹台坐落在10米高的一座高台之上,是西汉时,纪念春秋时期的音乐家师旷而建。

大相国寺罗汉殿

罗汉殿也叫“八角琉璃殿”,由中间的塔和八角回廊组成,从天空俯视,就像是一座八卦图,造型结构精巧复杂,巧夺天工。

大相国寺藏经楼

1908年,藏经楼甬道两侧,站满了好奇的人们,他们不知道此人的来意,只是看着他的装扮,和手里地照相机,好奇的打量着。

大相国寺始建于公元555年的北齐,唐睿宗由相王升为皇帝后,因梦里有感,于是在公元712年,改“建国寺”为“大相国寺”。

张良墓

张良墓在如今兰考县西面的白云山上,1908年的张良墓周围,种着一片密密麻麻的树,张良不贪图名利,晚年常年隐居在山林之中,这片看似不起眼的墓地,倒也很符合张良的心境。

二曾祠内的院落

1908年,二曾祠内的一处院落,正屋的前面,立着一座四柱的牌楼门,每一根柱子上面,都写着楹联,院子里青砖铺地,窗明几净。二曾祠分东西两院,像照片中这样的院落,数不胜数。

光渌亭

二曾祠北部的龙亭湖边,5名西装革履的洋人,正站在光渌亭前的木桥上拍照。仔细看的话会发现,湖的对面有一座高大的台阁建筑群,那就是当时的开封龙亭。

瓣香楼

二曾祠始建于1893年,距离1908年拍摄这张照片时,只过去了15年,所以二曾祠内的这座瓣香楼,看起来还是崭新的。人们倚靠在瓣香楼的围栏上,正在赏景。

瓣香楼不同于一般的古建筑,从这张照片中,我们能看出来,瓣香楼是一座双屋脊的大型阁楼,这种别具一格的结构,在古代的楼阁中十分少见。

关帝庙

1908年,开封宴台河村附近的一座关帝庙,庙前左右各立着一块石碑,原址就在今天清明上河园东面的宴河村。

信陵君祠

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热情好客,礼贤下士,广招四方门客。1908年的信陵君祠里,屋舍瓦檐都十分完好。

清代词人陈维崧,曾经从信陵君祠经过,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

犹太寺碑

1908年,开封朱仙镇犹太寺里的一块石碑,照片中的犹太寺早已坍塌,只剩下了一块孤零零的石碑,还在这里伫立着。

该寺建于公元1163年,是当时的犹太人,在这里修建的一座犹太教清真寺,康熙曾给此寺题“敬天祝国”四字匾额。

北宋名臣祠

这座拍摄于1908年的北宋名臣祠,位于二曾祠瓣香楼的东面,祠堂前站着两位文人,正上方的匾额上,写着“北宋名臣祠”五个毛笔大字。

孟子游梁祠

孟子游梁,说的是孟子去魏国国都大梁游学的故事。到了宋代,为了纪念孟子,在开封建了一座游梁祠,后来,这座祠堂几经变动后,最终修建在了今天的北道门街上。

行人车马

旷野中的这一大队车马,是当地知府派出的一些随行人员,陪同桑原鹭藏在此游历。

时光匆匆,110年后,再看到这些开封老照片,不禁感叹万千。如今的开封,旧貌换新颜,早已山河无恙。在古今的对照之下,我们看到了开封昨日的沧桑,也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来源:老照片拾忆

相关推荐